為什麼根本沒有放魚苗的山間水潭或乾涸了好幾年的水塘注水後就會有魚生長?

敏兒聽見


我記得很早之前就答過與“千年草籽、萬年魚籽”有關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與那個問題有一點點相似,即乾旱多年的魚塘也可能會有魚,唯一不同的是螞蚱是螞蚱魚是魚,畢竟二者之間存在生殖隔離沒有必然的聯繫,而馬和驢交配所產的“混血兒”騾子就是一個很現實的例子,因此這個關於“螞蚱的卵在雨天會孵化成魚、乾旱的時候魚卵孵化成螞蚱”的傳言是不可能是真的。

那麼既然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為何干涸幾年的池塘或者陸間水坑,甚至是遠離江河湖海的內陸山上也會存在活生生的魚兒呢? 原來這大自然賜予魚籽具有自我保護的能力有關,即有些魚籽具有十分頑強的生命力,未達到適宜的溫度和水量以及含氧量是不會孵化的,並且魚籽的外表有一層類似於雞蛋殼的保護膜,能夠在乾旱的環境下起到保護作用,一旦有水就開始孵化,而風的吹拂以及動物間的新陳代謝也有利於魚籽的“遠行”,說到這裡我來先講一個很切實的例子。

我的家鄉在大別山區南麓,小的時候家家都種二季稻(早稻和晚稻),由於田裡經常長一種叫稗子的雜草影響水稻的正常生長,因此家家戶戶隔三差五都會到水田裡拔掉稗子,但是這種雜草是牛的菜,特別喜歡吃,因此都會帶回來喂牛。 但是在喂牛之前都會把稗子接的果實去掉並丟到土灶裡燒掉,因為牛吃了難以消化最終會有一部分草籽通過牛糞(土肥)返回田間。

其實魚籽也具有這樣的“特異”功能,主要體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魚籽比較輕,大風隨便刮一下有可能就會把魚籽和塵土吹到較遠的荒地,二是由於河塘乾涸後那些還沒來得子產卵的魚被夜貓或者其他動物叼走帶到叢林之中享用,有些魚籽會散落在草地中,經過水流等作用被帶到其他地方,三是河沙的採挖和運輸也可能使魚籽被帶到或撒落到更遠的地方。

不過,要是在山上或者在根本不可能有魚的荒地之中發現有黑魚這一類魚的蹤跡,這就更不為奇了,因為黑魚本身就有藉助露水翻山越嶺的本領。


地理那些事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瞭解魚產卵的過程。

近期魚快到產卵的季節了,清明過後,水溫慢慢升了起來。我們這裡是北緯40°,相距我們半個小時車程的地方有一條灤河,水質特別好,經過這麼多年治理,達到了飲用水級別,這條河裡的魚特別多,一般每年清明節前後,開始大量覓食,準備為產卵積蓄能量, 4月15日-20日左右開始產卵,並尋找合適的地方。下圖

以鯽魚為例,在快要產卵期間,從水深處向岸邊慢慢移動,大致在水深1-1.5米處,找到雜草或枯枝落葉的地方,便躺在草叢上靜靜地產卵,把魚籽甩在草叢上,待產完後,用盡最後的力氣,一動也不動休息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就是就是被人捉,它也不想跑。

魚把卵產地枯枝落葉上,這裡的水流速比較小,或者是水沒有流動,魚卵的粘性附著在枯草上,避免河水把產後的卵沖走。二年冬齡的鯽魚一次產卵5萬左右,一年產兩次,總計約10萬左右。一般在合適的水溫,從魚卵產下授精到孵出小魚需要3—7天。這些魚卵全部成活的話,河裡魚就成災了,事實並不是如此,魚卵的成活率很低,一方面要抵禦自然界天敵的侵害,大黑魚吞食魚卵,鳥類傷害等,另一方面還要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乾旱引發河水枯乾,洪水帶走魚卵沙埋。

那麼為什麼根本沒有放魚苗的山間水潭或乾涸了好幾年的水塘注水後就會有魚生長呢?

我們從魚產卵的過程就可以知道,魚卵附著以枯枝落葉上,為魚卵的傳播帶來好的條件。

風能把枯枝落葉捲起,隨大氣流動,可以傳播到山間的水潭飄落,從而把魚卵帶到這裡。鳥類去河邊築巢啄泥,又飛到山間水潭,這種交叉活動使魚卵得到傳播。此外人類的交叉活動也會帶來傳播。

也有一干涸的水塘注水後,也會馬上就有魚生長了,除上面的傳播條件之外,魚卵為了適應自然環境變化,物種不斷進化,可能在一定溫度溼度下進入休眠期,待水來後,喚醒它開始發育,有人說"千年草籽,萬年魚籽”就是這個道理。在黃河流域傳說著魚卵幹後就變成蝗蟲卵,成蝗災。蝗蟲卵旱三年,淹三年(變成魚,再變回來?),可能是因為河灘多出蝗,並且多旱災河灘才幹了。這只是個傳說而已,這是沒有科學道理的。

鯽魚一年後就可以產卵了,超強的繁殖能力,種群數量又非常龐大,生命續接得到保障,為此特別容易傳播,山間水潭或乾涸了好幾年的水塘注水後就會有魚長出來了。


地理縱橫


我們家的池塘冬天幹了,夏天有水了,魚就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