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年輕不996,何時996?“,看看醫生視角的996

“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沒有機會。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996,你什麼時候可以996?”

這段話最近已經廣泛流傳了,阿里巴巴馬雲的“996”論。此話一出,立即引起軒然大波,反對派和贊成派各有理由,吵得不可開交。

馬雲說”年輕不996,何時996?“,看看醫生視角的996

我們先看看什麼是996工作制?是指工作時間變為早 9 點到晚 9 點,一週工作 6 天。而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週工作40小時;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所謂“996工作制”很顯然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規定讓員工加班。然而實際情況卻是,互聯網工作、公司員工、醫護人員,加班已經是常態化了,對於很多工作崗位的人來說,996是家常便飯,全年無休都是常有的事情,施行996工作制,不過是把以前隱性的加班變成明文規定,並無本質不同。

企業通過996工作制來延長員工時間,追求利益和成本最大化,無可厚非,畢竟談理想不賺錢的公司都是“耍流氓”。但在追求996的同時,萬萬不可忽略一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人。

人是複雜的個體,至今身上還存在著各種未解之謎。個體差異性也是一種奇妙的因素,在同樣的條件下,有的人會生病,有的人卻沒事。雖然,馬雲自己年輕時長期“996”,現在看著也沒事,但科學研究顯示,長期“996”給年輕人帶來的健康隱患不少,慘痛教訓很多。

馬雲說”年輕不996,何時996?“,看看醫生視角的996

過勞肥,這是一種工傷

以前總認為每天干活、做事,付出大量的精力和體力,會越累越瘦,然而現在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央視新聞說“肥胖是一種'工傷',工作越努力,越容易發胖”。每天忙得跟陀螺一樣團團轉,出差、加班、熬夜,身體卻像吹氣球一樣日漸圓潤。體重秤上飆升的數字,日漸突出的大肚腩,腰腹部越來越多的“游泳圈”,看著令人發愁,也很鬱悶,為何努力程度和體重成正比?

這就是央視新聞裡提出的“過勞肥”。所謂過勞肥,正是越忙越胖,即便壓力繁重,體重依然堅挺。

為什麼會過勞肥呢?過勞肥往往是由於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睡眠不規律導致的,醫生、司機、教師、律師等都是高危人群。

工作經常加班、熬夜或者夜班頻繁,有的時候甚至熬夜通宵。睡眠不足,該睡的時候不睡覺,體內的胃腸道要抗議了,往往會感到飢餓,夜宵必不可少。飽餐之後,加重胃腸道負擔,會進一步影響睡眠。而夜間睡眠不足,會影響白天的工作效率,影響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更加容易發胖。

工作壓力大,體內腎上腺素分泌增加,會增進食慾,更容易感到飢餓,食慾大增;工作不開心,大吃一頓可以紓解部分壓力,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人在進餐的時候攝入過量食物,日漸肥胖。

三餐不定時、飲食不規律、運動量不足,長時間對著電腦或坐著工作,攝入含糖飲料過多,如此種種,都是引起肥胖的元兇。肥胖不僅影響形體美和自信心,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醫學界早已清楚地認識到,肥胖會引起多種併發症,肥胖是對人類健康和生命的最大威脅。

馬雲說”年輕不996,何時996?“,看看醫生視角的996

過勞死,這是玩命了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加班,是每個職場人無法迴避的問題。除了過勞肥,過勞死的案例也越來越多。

這些年,我國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正常工作時間內無法完成任務,只能犧牲工作外時間“加班加點”,是多數人的常態。據全國總工會第八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顯示,每週加班超過8小時以上的職工佔比 21.6%。 更嚴重的是,近幾年,因加班過多導致的勞累、高壓,已經嚴重 威脅到職場人的身心健康。”過勞死“已經呈年輕化趨勢,在“最易加班猝死人群”榜單裡,互聯網、媒體、醫療等行業從業者與創業者, 都是高危人群。

最新研究顯示,長時間加班會增加人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16~35%。

擁有1份全職工作的人每加班1小時,患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絞痛、心臟病、卒中)的風險增加1%。

每週工作

46小時或更多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

每週工作55小時的人患心血管疾病或卒中的風險是16%

每週工作60小時的人,患心血管疾病或卒中的風險是35%。

馬雲說”年輕不996,何時996?“,看看醫生視角的996

996,應該區別對待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有這樣一段話:”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趁著年輕,可以有很多機會——因為年輕,摔倒了可以再爬起來,一切從頭開始;因為年輕,有著充沛的精力,做什麼事情都充滿幹勁。在年輕的時候好好拼搏,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馬雲的”996工作論“需要從多角度來解讀,從這個角度來看,996,鼓勵年輕人拼搏,奮鬥,不虛度青春,有一定被肯定的意義,但我們需要區別對待——996,並不適合所有人。

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完全不同,有的人長期加班、工作強度大,睡眠少,但是體檢時的各項身體指標都是ok的,精神狀態和心理健康狀態都很好,這樣實行”996“當然沒有問題。

但當身體條件不允許時,存在健康隱患不予重視,還拿著”年輕的時候不996,什麼時候可以996?“的話語來給自己打雞血,透支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慘痛代價,這樣的確是拼搏過了,但也過早的消耗了自己的生命,實在得不償失。

把每個人都比喻為不同長短、大小的蠟燭,體能、天賦截然不同,大的、長的、粗的蠟燭燒的慢,時間長,而短的、小的、細的蠟燭卻會早早燒盡生命之火。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再去為之奮鬥,這樣才是明智之舉。

馬雲說”年輕不996,何時996?“,看看醫生視角的996

被迫”996“,我該怎麼辦?

首先,強制加班肯定是不對的,即使員工工作時間很長,也很難保證他們會有高效率高產出。因此,如果通過推行“996 工作制” 這樣的制度來壓縮成本、提高效率,其實是很不聰明的。倒不如從改善員工福利、激發員工熱情入手,倒可能會讓企業與員工實現雙贏。

其次,個人要學會維護自己的利益,當合法權益被侵犯時要學會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現在也有政協工會界委員呼籲,要遏制過度加班現象,在企業層面建立健全工時協商機制,在行業層面科學制定勞動定額,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相信以後被迫”996“的情況會有所改善。

最後,當”996“不得不為之時,記住以下措施可以減低健康隱患:

健康飲食,營養均衡,每日攝入大量蔬菜和水果,減少飽和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

減少鹽的攝入,預防高血壓。

保持健康的體重指數(BMI),肥胖者要減肥。

不要久坐不動,定期鍛鍊。

最好戒菸戒酒。

馬雲說”年輕不996,何時996?“,看看醫生視角的996

馬雲說”年輕不996,何時996?“,看看醫生視角的996

馬雲說”年輕不996,何時996?“,看看醫生視角的996

我們不可能都成為馬雲,做好自己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