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我不為996辯護,我向奮鬥者致敬,你怎麼看?

鴨綠江邊老漁翁


認識很多江浙的創業者,他們小時候家裡都很窮,有的連飯都吃不上!後來都是借錢買各種機器,都是全家齊上陣,機器不停人不歇,一天只睡3、4個小時覺,然後家裡就有錢了!我老家在東北,國企職工雖然掙得少,確實很舒服,下崗後各自謀生,開飯店的、做買賣的、去南方打工的。這時為了生存,為了過得好點,誰不是沒黑沒白地幹活!不加班的單位是沒人願意去的,因為掙得少!出來打工不是享福來了,沒那條件!所以,爭論這個問題沒有意義!你不願意沒人能強迫你,路是自己走的!


王工54643331


一談到這個話題,肯定會有大批人說這是壓榨工人的勞動力。的確現在我國的企業超勞現象嚴重,很多企業都在執行譬如996等的工時制度。但這是我國的大環境造成的,我國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廉價的勞動力,這是我們發展的優勢。我是一個七零後,我得父輩們當年在企業上班,每月開3,5十元工資,養活一家七八口人。那時候沒有勞動法,沒有996,沒有節假日,除了過年好像天天上班,不也過來了嗎?凡事都要有個過程,我國勞動力的現狀相比前些年已經有了很大改觀,包括五險一金,超勞補償,休假制度等都有了普遍覆蓋。而馬雲等人所支持的996工時制度,並不是從普通員工的角度出發,而是作為一個年輕人,一個對前途充滿憧憬的和渴望成功的年輕人,要有一份拼搏的決心。所謂人生能有幾回搏,成功的企業肯定需要大量敢於拼搏的人存在。看看阿里巴巴,華為,京東,騰訊,小米等,哪一個公司都在全力運轉,可能在他們的眼裡,時間總是過得太快,步伐總是走的太慢。我相信馬雲,任正非,劉強東,雷軍每天的工作時間也絕對不止九小時,這是時代的車輪推動的,不甘平庸,就唯有全力以赴


哈哈樂www


我公司小,不強制加班,但當天手上的工作,最好做完一個階段成果才走,如果工作比較趕,我自己都24小時工作,一星期才回家洗個澡就回公司,那我希望員工有一份齊上齊下的態度是必須的,不然你好意思待下去?加班沒有額外工資,但發工資時我會記得誰應該多發,年終時我會知道誰重要誰有獎,但如果幹沒兩天活,急不及待的跟我逐個小時要加班費的話,我就不再需要他了,我招人不多,公司就四五個人,沒有什麼空間容納那些混吃等死的人,996不存在的,如果工作都做好,班都可以不上,工作做不好的,應該自覺利用額外時間追回來


Ray神


什麼向奮鬥者致敬都是煙霧彈。

歸根結底還是階級問題。

馬雲總歸是資本家,資本家的目的就是剝削勞動力獲取利益,在馬的世界裡,追逐利益才是他最真實的目的。

平日裡梳理的一套套理論,之所以有那麼多人追捧,主要是因為他現在成功了,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加上一些“傻子”對他盲目的追捧,自然而然的被神化了。

在馬沒有創立阿里之前,可以說和我們一樣,都是一個勞苦大眾。不評論他創立阿里的初衷,現在的馬確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資本家,馬已經脫離階級很多年了,站在資本家的角度來看996確實沒問題,甚至007都沒問題,問題在於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上班族。

以往的言論,為他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現在的996動了他的奶酪,資本家的獠牙也就露出來了。

繼續灌雞湯,甩名言,除了一些熱衷追捧的“傻子”,都不買賬了,996的言論把自己玩砸了。

緊接著來一個二連彈,對996強行解釋一波,可是沒用啊,我等屁民理解不了你的高深見解。

大多數都是普通的上班族,也不是所有人都追求所謂的“成功”。

當我退休後,回望過去幾十年的工作經歷,沒有經歷過996,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不是沒有經歷過996會很遺憾。

追求合法權益,難道只能通過革命???

如果是的話,這一天還會有多遠?


MrJia


你知道為什麼把臨時工全讓一個規定交給勞務派遣公司嗎?硬給勞務派遣公司每個人頭上百塊幾十塊也不給臨時工,就是讓這些最低層的、付出多收入低的不能享受與受僱單位的一分錢的利益,甚至經常連星期天星期六都享受不了,什麼年休假、什麼逢年過節獎統統讓你無關!而且還經常大多數時間無黑無明的、隨叫隨到式的工作、逢年過節也是這些人在值班在堅守崗位,但還是隻能僅僅的拿個原工資!單位所有人都可以回家過年過節,這些人不能回家過年過節!誰發明這個勞務派遣真的用心良苦!996和這些人相比算已經享福了,而且荒唐的是明知道好些對待基層原工的限制是違法的,可笑的確實至今還有好多部門無人遵守勞動法、無人關心付出多收入低的勞動者!頂多只是單位或部門領導說幾句客套話,就是幾句話客套話、也是說完後還要再補充一句:望下面原工多付出!!!


高瞻6


996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錢,給的夠不夠?不要美其名曰,給你一個好的工作平臺和學習機會,很多老闆就會扯淡。

別一上來就畫餅,剛開始“員工與公司的關係只能是利益共同體,不可能直接成為命運共同體,需要一個持續利益的過程”。

是,沒錯。

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是應該努力、刻苦、勤奮這些都非常重要。

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努力專研,比誰都刻苦。而且鍥而不捨,持續不斷,精益求精。有閒工夫發牢騷,不如前進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

這是我們年輕人應該“修”的,但 絕不是 老闆 你壓榨我們的藉口。

對於老闆來說,企業一定要承載社會價值,感謝老闆 你給我們就業機會。

如果老闆 你的企業是需要壓榨員工的工作時間,才有利潤,才能發展,才能生存的嗎?這樣的企業就該倒閉 淘汰。

老闆 你 “給我是人情,不給我也是道理”,我會記住你的好,但 我不會奢望,我只會努力。

加油吧,各位8090後。



東方四驅強哥


在這點上,馬雲真不如馬化騰啊。

我就是給馬化騰打工的,人家馬化騰老闆這點特別好,人家從不和你講996,也不和你講情懷,更不和你講其他亂七八糟的話,只是給你一份冰冷的合同。

在這份合同上,刨去些律師亂七八糟的話,我就記住了一件事,你在我這掙的錢,咱倆五五分賬,稅錢也有你小子來出。

小子,你給老子好好幹,在老子平臺上,只要能五年以內掙到一百萬,那麼,我給你個大神頭銜,而你的收入,可以從五成增加到七成。

為了那份七成的合同,我每天只能睡六個小時,還沒有禮拜天,每天起床,就是打字,看書,然後再把書裡的知識轉化成文字寫上去。

是的,我每天八點起床,十一點睡,除了吃飯看孩子,每天要做的事,就是看書,寫字。

那你們問了,你覺得苦不?我只想說,一點也不,為啥,因為我還有理想,而文字就是我的理想。

可是重點是………

除了卡塔爾皇帝陛下,我沒看到那個資本家可以每個月給員工開二十萬加的工資。


劍筆聖本尊


湊個熱鬧,加班的確不是你情我願,但加入一家需要996的公司卻永遠是雙向選擇,馬爸爸至少足夠有說這句話的資格。

▲霸氣十足,不服來辯

馬雲的道理

“不是簡單的加班,不是單調的體力活,和被剝削沒有關係,因為現在的人並不傻,可選擇的機會也不少。我覺得真正的996應該是花時間在學習、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那些能堅持996的人一定是找到了自己的熱情之處,找到了金錢以外的快樂之處。”--馬雲

說來這個世界上只有願不願意,沒有應不應該吧。

▲朝九晚五的話,航天和航母至少再等十年,加班不是目的和終點,關鍵看你在想什麼和幹什麼

當你選擇工作的時候,是願意去應屆畢業生起薪數十萬的華為?還是願意在家鄉的小單位當一個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如果選擇前者,那你應該對華為的“狼性”有所耳聞,面試官也會跟你講清楚錢的含義;如果選擇後者,那麼意味著你基本放棄了趁著青春去打拼的理想。

生活如同強姦,如果抗拒不了,不如閉上眼睛享受--網絡名言

馬雲的話裡其實有這個意思,與其等著被強姦而無力反抗,用“精神勝利法”來調整自己的情緒和理念未嘗不是一種宣洩的途徑。

加班的現實和生活的理想

對996工作制和馬雲言論口誅筆伐的都是什麼人呢?

如果是阿里或華為這些大廠員工或者天天在加班的人,為何你還在公司虛與委蛇而不出走?如果你不需要加班,那有何必替古人操心?

因此,抱怨和討伐的背後反映的不過是人性罷了,既希望高收入,又渴求低付出的人性使然。

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殘酷的,企業給你高薪,不是給你養老,而是希望你創造更多的價值。

筆者當年供職於湘北某超級企業(某一)人力資源部負責招聘,當時搞校園招聘,有一個月朝七晚十二沒有休息日的體驗過。當時還非常年輕的我渾身都是幹勁,從來沒有覺得辛苦過,更不曾抱怨。說來既有回家之後被家鄉大企業收留的感恩,也有今日事今日畢的決心,但更多的是領導的讚賞(口頭)吧。

某一的技術實力今天依舊是國人的驕傲,但其做派是不對的,不給加班工資也就算了,工資還特別低,社保需工作滿一年後申請(不一定給),雙休單休輪流來,不強制加班,實際上事情夠你做到九點。

這就是網絡上說的“每天喂草,還問你為何沒有狼性”,筆者的踟躕來自於每天申請入司和離職的材料一樣厚,大概都超過一百份吧!熱血畢竟是暫時的,後來很快就離職了。

▲馬雲和十八羅漢,當年真的只是一家皮包公司

傑克馬先生至少還是懂事的,知道“三個人給四個人的錢,幹五個人的活”的道理,如果這個做不到,的確可以在獲取工作經驗之後選擇離職,去TM的。

加班不是一定不給錢,而是這個錢有時候不好算。所以阿里和華為的工資其實按工作量付的,至於什麼時候幹完,是自己的事,想不想的通,也是自己的事。

▲致敬傳奇,深夜獨行打車的任老先生

回過頭來說,當一個人不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候,有憑什麼奢望升職加薪的好事落到自己頭上呢?當我們羨慕著別人的豪車別墅時,為何不想想他們背後的付出呢?如果你幹不了這個辛苦的活,那為何不另謀高就呢?

生活的壓力和生命的尊嚴,那一個更重要?--趙傳《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

還是承認現實吧,從來沒有輕而易舉的成功,畢竟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永遠是少數,當我們為夢想而打拼,想著夫妻家庭的財務自由,後代成為富二代,操勞一生的父母能夠安享晚年時,這樣的辛苦不值得嗎?

致敬奮鬥著的人們

筆者2005年畢業於北京某高校,上班一年後隨即“逃離”北京,後迅速結婚生子,並於四年後考入體制內成為了公務員,期間也在企業上了四年班,加班的感覺我很清楚。

工作兢兢業業,平時愛好看書碼字,忽然發現今年整十年了,期間我幾乎沒有加班的經歷,除非是突發事件,因此我不累,但收入也就那麼回事吧。

這是筆者性格使然的選擇。一直沒想的是通酷愛文史地的我當年為何選擇了工科,現在每月混一兩個青雲計劃拿頭條一千多塊錢零花錢,感覺特別開心和有成就感。

但筆者自認為是省事的,那些奮鬥著的人們永遠值得尊敬。

中華民族最大的優秀特點就是吃苦耐勞,一個強大的民族不會因為現實的裹挾也隨意拋棄初心,每一箇中國人心中都有著恢復漢唐雄風的夢想。多少人盤桓於北上廣,多少人在深夜加班,多少人默默付出,多少人三過家門而不入?

沒有執著信念,何來的大禹治水?我們不需要諾亞方舟,我們相信人定勝天!

沒有篳路藍縷,何來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我們不充話費,我們願移山填海,不懼強敵!

▲馴服洪水還是造船逃跑,這不是手段的區別,而是文化的差異

沒有創新鑽研,何來領先於時代的5G技術?何來的航天事業?我們不搞拿來主義,我們家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

沒有團結一致,何來的民族復興?何來的大國風範?我們不需要指手畫腳,我們目光堅定而有神。

我想這才是馬雲的話之真正含義。

▲對這家公司,你一直都沒向往過嗎?

華為和阿里,其實某種程度上堅定了“中國人也能行”的理念,讓國人不至於在對西方的崇拜。當然,事實上我們也真的什麼都能做到。

老外不懂國人的韌性和文化,他們只會指手畫腳於人權、體制,進而使出三拒華為和貿易戰等上不得檯面的手段。

其實西方的發展停滯很大來自於荒唐的福利制度,當福利超過底薪的時候,不光會養出一堆懶漢,更為嚴重的是社會前進動力的缺失。西方當下忽略製造也而寄希望於高科技(這個沒問題)和金融業而對我們進行盤剝,但當我們真正成為對手的時候,他們也許撐不了幾個回合。

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信念,無腦加班還是於自己而言必要的打拼這個是有區別的,與其對於加班口誅筆伐,不如重新審定一下自己的職業目標和規劃。

不服嗎?那不如捫心自問,工資扣除一半來免除加班,你願意嗎?


涼州七里


呵呵,鬧得沸沸揚揚的“996”話題,還是如此的經久不衰!這說明了“996”工作制度已經挑戰了勞動者的底線,以前是不敢說,現在有暴發點了,有發言的導火索了,加上相關平臺的推波助瀾……所以,“996”話題,不火,就難了!

說“996”工作制與奮鬥有關係,這樣的說法是不是有些牽強?“996”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樣的上班模式無疑就是一種赤裸裸的勞動力剝削制度,我敢說,如果有選擇,相信不會有人會去選擇“996”上班模式的企業或公司的。但假如說不選擇“996”上班模式就是不奮鬥的表現,那應該是“996”制定者的一套說辭罷了。

年輕人奮鬥與否,與“996”模式掛上勾嗎?未必吧!按照這邏輯,支持“996”上班模式的是不是你們眼中的奮鬥有為的青年?而反對“996”上班模式就得背“大逆不道”的無為,不奮鬥的青年啦?那些起早摸黑,自己創業的的年輕人就不是奮鬥者了?那些有著自己的理想,想過著不是“996”模式的就不是奮鬥的有為青年了?……

奮鬥的釋義,不應該強加在某種模式之上,它不是專為某種模式服務的,而“996”模式,它不定能適應所有的勞動者,想不想選擇“996”模式是勞動者的選擇,而不是強加給勞動者,那樣做,只能適得其反。






中國民生週刊網


很是贊同馬雲🐴的觀點以及論述。首先作為一家公司和企業經常需要其員工996,證明很有生機,業務蒸蒸日上。而作為員工即個人能夠置身於這樣的工作單位也是一種被肯定和認可,彰顯了自身價值以及某種不可替代性!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不在該奮鬥的時候選擇安逸,是對企業和自我的最大負責及尊重。身體累了可以休息恢復,心累了⊙﹏⊙卻是一種很難癒合的痛。而不被需要不被認可,沒有人沒有企事業單位需要你付出,無需你996,恰恰是最大的空虛和落寞,這樣的落寞、無價值感足夠讓你懷疑自己,真正的傷心傷神,真切累到╮(╯_╰)╭!(︶︹︺)。最重要的,今天的播種,努力,996,是收穫你明天幸福及美好(✪▽✪)生活的最大基石和保障。奮鬥吧,青春/騷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