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參與3500次滅火救援,消防老兵“水哥”的烈火情緣

23年参与3500次灭火救援,消防老兵“水哥”的烈火情缘

消防支隊特勤大隊特種車輛駕駛員、技師劉水金 記者 陳帆 攝

4月12日,傍晚。位於莞長路的東莞市消防支隊。

坐在記者面前的劉水金,一頭短髮,顯得強壯精幹。這是一位有著23年消防工作經歷、先後參加過3500餘起滅火搶險救援任務的“消防老兵”。

“如果讓你重新選擇一次,你還會選擇消防這個職業嗎?”記者問。

“毫無疑問,我還是會選擇它。”劉水金回答,沒有絲毫猶豫。

1995年,劉水金參軍入伍,成為一名消防兵,一干就是23年。23年來,他做過消防戰鬥員、班長、裝備技師、中隊長助理;他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2015年深圳市光明新區山體滑坡等重特大事故救援任務。目前是東莞市消防支隊特勤一中隊特種車輛駕駛員。

“每一次能救民於水火、救民於危難,是我喜歡與堅持這個職業的理由。”劉水金說。

羨慕軍人 辭工入伍

劉水金還記得1995年的那個秋冬時節,他決定辭去工作,報名當兵。

劉水金是湖南人,大專畢業後,他做了兩年臨時工。由於工作不穩定,他決定換一份工作。此時,村裡的同齡人有不少人都報名去當兵,劉水金經過深思熟慮後,覺得自己嚮往的正是軍旅生活。於是在和家人溝通後,便報名參軍。

“其實當時沒考慮太多,就覺得當兵是很自豪的一件事,很嚮往穿上軍裝的生活。”劉水金說。他是在安徽入伍的,後被分配到武警部隊,成為一名消防兵。

一開始,劉水金的職務是戰鬥員。剛到消防隊時,他每天的任務就是訓練和滅火。他說:“第一次進火場的時候,生平第一次見到那麼大的火,自己內心不禁有些緊張,而自己的職責卻是要直面大火,衝鋒在前。救援行動之後,我真切感受到消防員的不容易和奉獻精神。”

火中救人 畢生難忘

1996年11月份,劉水金從安徽來到東莞,一直幹到現在。在東莞的這些年,讓劉水金畢生難忘。

2000年,作為當時東莞消防支隊石龍中隊的班長,劉水金曾在一次房屋倒塌的救援行動中,遇到一起讓他至今回想起來都後怕的救援任務。他回憶說,當時的救援中,一棟樓房倒塌埋壓了兩名群眾,作為救援人員,他趕到現場時,發現被壓的兩人疊在了一起,上面的人已經沒有生命體徵,而下面的人還有一絲生存希望,現場死者的內臟等被擠壓噴濺得到處都是,慘不忍睹,當時就想吐了。“但下面那個人還有生命氣息,你要移開上面那人,才能把他救出來,所以我就顧不上害怕和恐懼,先救人要緊。”劉水金坦言,他每次回想起那次救援都有點後怕,但在救出那名群眾之後,他又覺得很自豪。

除了害怕,還有危險。2012年4月9日,東莞建暉紙廠發生火災,劉水金作為消防員參與滅火。由於火災面積大,火勢兇猛,這場大火持續了六天六夜。救火期間,劉水金穿著幾十斤的裝備,拿著水槍與烈火對抗,他浸泡在水裡,沒有換過衣服,連吃飯都是在救援現場解決。他還強忍腰椎間盤突出帶來的疼痛,靠前偵察、帶頭內攻,最終成功打通滅火關鍵通道。

“整場火救下來,感覺整個人都虛脫了,沒有力氣了。但火滅了那一刻,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劉水金說。

經驗豐富 人稱“水哥”

目前,劉水金作為市消防支隊特勤一中隊特種車輛駕駛員,負責駕駛舉高類消防車,每天24小時在單位執勤備戰,很少有時間陪伴家人,不過家人也很理解和支持他的事業。

“一開始矛盾是有的,但是後來老婆孩子慢慢理解了我的職業,也理解了我。現在他們都很支持我做這一行,覺得(消防)是個光榮的職業。” 劉水金說,工作休息之餘,他也會打電話給家人,休假時,他也會擠出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

而同事眼裡,劉水金已是“前輩”級的人物,所以大家都習慣叫他“水哥”。

“他的工作經驗豐富,處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多種多樣,平時我們都向他學習。而生活中,我們都有打籃球的愛好,平日相處就像哥們一般,他是一個很溫和、很隨性的人,對我們都很好。”劉水金的一位同事告訴記者。

他的榮譽

成功救出被困群眾36人

曾經榮立個人一等功

除了參加本市的救援任務,劉水金也參加過其他省市的救援任務。

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劉水金主動請纓,冒著餘震以及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的危險,成功解救都江堰的8名被困村民。

2015年深圳市光明新區山體滑坡,劉水金也參與到救援任務中。

“消防作為一支救民於水火、救民於危難的隊伍,我們每天負責訓練、執勤、安保等任務,隨時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劉水金說。在他眼裡,消防是一個光榮的職業,它不僅是一份工作,還是一份事業,更是一份對理想信念的崇高追求。

23年來,劉水金先後參加過3500餘起消防救援任務,成功搶救被困群眾36人,曾榮立個人一等功一次、個人三等功五次、“全國優秀士官人才一等獎”等諸多榮譽。

記者 梁盤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