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現實也最無奈,有錢才是成年人最硬的底氣!

今天,想聊一個最俗氣,卻也最現實的話題:錢!

王爾德曾說過一句話:

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一語道破錢的重要性,而且貫穿一生。

最現實也最無奈,有錢才是成年人最硬的底氣!

前段時間爆火的《都挺好》中,很多人都被霸氣側漏的“蘇明玉”圈粉了。

原因很簡單,她的出現,總是能讓亂成一團的局面,瞬間變得簡單起來。而究其根本,最深層次的原因不過一點:因為她有錢。

有人說,所有能用錢解決的麻煩都不叫麻煩,然而很碰巧的是,我們所遇到的事情,十之七八都可以用錢解決。

最現實也最無奈,有錢才是成年人最硬的底氣!

就像蘇明玉面對蘇家接二連三的麻煩:

蘇母去世,她花40萬買墓地,葬禮一條龍全包。

蘇家人賣老宅,她花150萬託人偷偷買下;

蘇父被騙,她直接拿出6萬來安慰;

明成給父親買房首付錢不夠,她二話不說拿出20萬;

有細心的網友算了一下,在四十多集的劇情裡,光為蘇家就花了將近200多萬。

還給失業的大哥介紹工作,為被坑的二哥擺平領導,最後陪伴患有老年痴呆的父親,也不用擔心缺錢而無法陪父親安度晚年。

因為有錢,她才有底氣和麵對風險的實力。

其實回過頭再看《都挺好》,和現實大多數家庭一樣,幾乎所有的矛盾根源還是在錢,蘇母沒錢供養子女一再賣房,沒錢讓明玉繼續讀書......

最現實也最無奈,有錢才是成年人最硬的底氣!

因為沒錢,就沒有底氣,更可能喪失生活的勇氣。

大哥蘇明哲,失業時在家低聲下氣,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後,一下子就有了底氣,對於父親要買房的事大包大攬;

明成和妻子答應贍養老父親後,拼命加班賺錢,當收到獎金和得到升職的消息時,也有底氣去面對接下來的生活;

就連討人厭的蘇打強也逃不了,明成一家決定收養他,還給他每月補貼的時候,一下子腰桿就挺直了,喝最貴的飲料、一個人小酒小菜,買彩票都大氣了不少。

還有這麼一幕:

父親蘇大強被診斷為阿爾茨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女兒蘇明玉知道後,說了這麼一句話:咱明天就去上海,上海不行我們就去北京,再不濟我們就去國外看,我給你找最好的醫生,用最好的藥治病。

很現實,卻又真的無可置否,成年人的的底氣就是錢給的。

最現實也最無奈,有錢才是成年人最硬的底氣!

我有個朋友,剛實習的那段時間,一個月工資少得可憐,只有2000,可是,光房租就要1200。

有一次我去找他玩,他請我吃飯,在一個路邊攤,聊著聊著,他竟有些哽咽,他說他已經三個月沒有買新衣服,沒有在飯店吃過一頓飯,點餐app上特價9.9的快餐也捨不得吃,一日三餐,要麼是方便麵,要麼是米飯配拌飯醬和炒青菜。

沒錢,所以生活沒有質量一說,工作上也不容易。

因為是實習生,領導交代的任務,就算再難,都不敢說拒絕。

因為沒錢沒底氣,所以沒脾氣。

成年人的底氣是錢給的,沒錢可以苦中作樂,但一旦需要錢,你才真正體會那種生活的苦澀。

最現實也最無奈,有錢才是成年人最硬的底氣!

圓桌派有一期節目,話題是金錢。

丁學良說,他在美國讀書那會兒,有個好朋友,是猶太人。這個猶太人有句話讓他印象很深:

大家總覺得我們猶太人愛錢,我以前也會因為談錢而感到羞恥。

但是,後來我父親的一句話,讓我徹底明白:為什麼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愛錢。

因為,一旦遇到迫害,無論什麼原因,能把一家人的命買下來的,就是錢。

或許錢的重要不在於它本身,而是在於它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候用來交換更重要的東西,甚至是生命。

我有個朋友是外科醫生,他說,見多了生離死別,只想感慨,關鍵時刻,人還是得要有錢。

有些人捨不得檢查的錢,有些人只能用低價療效一般的藥,在醫院裡,最多的便是靠錢續命的人。

最現實也最無奈,有錢才是成年人最硬的底氣!

所以,越長大越覺得愛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是虛榮,也不叫拜金,愛且尊重錢,並且親手去得到它,因為錢最公平,也最能帶來安全感。

毛姆在《刀鋒》裡寫過:

錢能給人帶來世上最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不求人。

《當幸福來敲門》裡的男主加德納,因為沒錢繳納罰款,他被拘留了10天。

從牢裡出來後,加德納沒錢交租,被房東趕出門,只能帶著兒子在地鐵衛生間過夜,甚至在最困難時要通過賣血為維持溫飽。

後來他從最底層的推銷員做起,拼了命一樣付出自己的一切,最後成為知名金融投資家。

加德納用自己的努力,掙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讓家人衣食無憂。

加德納對他兒子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想要什麼,就要去努力爭取。

其實換句話說就是,努力賺錢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說起來很有意思,被很多人視為俗物的錢,其背後卻是自由和獨立,而這恰恰又是他們所認為的最高精神訴求。

有一個朋友,他夠慷慨,朋友遇到麻煩,他總是不遺餘力的幫忙,他絲毫不避諱自己愛錢,經常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愛錢,但更愛賺錢。

或許,這應該是成年人最為正確的金錢觀。

最現實也最無奈,有錢才是成年人最硬的底氣!

所以成年人的底氣是錢,但不是有錢這個狀態或者結果,而是來自於在掙錢過程中,發展自己,理解世界,為他人增添價值,對自己的打磨和完善。換言之,就是掙錢的能力,就是創造現金流的能力。

當然,人不應該只是向錢看,這無可非議,我也足夠認可。

但事實上,我們的目標,比如生活質量、健康、教育等等,想離開錢談這些,並不現實。

本質上,我們追求的,是錢帶來的價值。

社會固然殘酷,可同時也該覺得幸運​。

畢竟,我們都還有爭取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