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水泥價格問題?

如何看待中國水泥價格問題?

按國家調整後的統計可比口徑,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水泥產量21.77億噸,同比增長3%;熟料產量14.22億噸,同比增長3.56%。商品混凝土產量179612萬立方米,同比增長12.4%。雖然去年全國水泥和熟料總產量都略有增長,但仍有東北和西北11個省份是同比負增長。

2018年水泥行業總利潤1546億元,全國PO42.5水泥均價427元/噸,比2017年上漲77元/噸,同比增長22%。

一、水泥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1、去年用於水泥生產的原料、燃料、運輸成本總體有所上升。

2、企業用於環境保護的改造投資加大,尤其是脫硝和無組織排放改造投資加大,增加了新的生產和運營成本。

3、部分地區的環保限產“一刀切”,水泥生產企業(含粉磨企業)全面停產,造成當地水泥短期供應不足,水泥價格過快上漲,也影響和帶動了周邊大部分地區價格推高。

4、主要消費市場水泥需求增加,尤其是浙江、兩廣、河北、西南等主要消費市場需求表現突出,需求強勁,價格也相應走強。

5、協會強化行業自律誠信後,絕大多數企業轉變了傳統的“低價跑量”的營銷方式,主動尋求“價本位”的經營理念,更注重品牌、品質、服務等方面的提升,實現水泥價格的合理迴歸。

二、水泥價格上漲和利潤提高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1、2018年,全國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利潤增長43%,水泥作為非金屬礦製造業也同步增長在情理之中。其實水泥和煤炭的生產都是消耗不可再生礦產資源,我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價值認識要提升。

2、歐洲和各發達國家的噸水泥價格基本穩定在80-100美元,折算人民幣約550-650元。中國煤炭的價格已經與國際接軌,行業和企業也期望水泥價格能向國際靠攏。

3、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尤其像東北、西北地區,一年有效生產期僅有5個月左右,產能發揮率低,導致企業單位產品成本較高,5個月的生產量帶來的收益要用於平攤全年12個月的開支費用,因此,即使水泥上漲至較高價位,北方地區仍有許多企業出現虧損。

4、環保約束力日益增強,企業未來環保投入仍將持續加大,淘汰過剩產能,去產能任務艱鉅,只有獲取更高的收益才能為不斷提高的環保成本支出和推進落實去產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如何看待水泥價格的穩定

1、水泥價格波動是常態,穩定價格是目標。水泥價格波動是由於水泥產品特性所決定的,企業的水泥庫存量和週轉期都是有限的,而水泥生產和消費又是受雨雪季節、施工進度影響,市場需求量的波動必然帶來產品價格上的波動。

去年水泥價格大幅上漲是供求關係出現扭曲原因,絕不是壟斷的結果。今年只要不再出現環保限產“一刀切”的強制性行政執法現象,水泥大幅漲價的情況也不會再現,市場供需平衡,價格自然趨穩。

2、去年短期內水泥價格漲幅過大,給下游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尤其是部分規模較小的商品混凝土企業。因此,水泥企業應當控制價格過快增長,與下游用戶做好溝通和銜接,主動化解行業之間的矛盾。

3、各區域水泥平臺公司對穩定區域水泥價格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平臺公司更是為了今後淘汰落後產能、優化市場佈局、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建立市場化的去產能專項基金設立的。目前在山東、新疆、遼寧、吉林、內蒙古、黑龍江、河北、安徽等省區內,已經成立的區域水泥平臺公司有14家,都處於創新試點過程中。

4、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很難出現一家或幾家水泥集團能夠完全壟斷市場,即使是大型的中國建材集團或海螺水泥集團都做不到。要感謝信息化、大數據、互聯網時代,讓企業和協會對市場需求的變化數據比以往更容易採集,從而更準確地做出市場分析,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更精準,加上行業自律行為,價格體系會自發形成。

四、水泥錯峰生產並不是水泥價格走高的根本原因

水泥錯峰生產與其他行業的錯峰生產有本質的不同。水泥錯峰生產只是停窯不停磨,即煅燒熟料的窯爐停產,以減少錯峰生產期間的燃煤帶來的汙染排放,同時也有降低熟料庫存後穩定或提高熟料價格的因素。而加工水泥的粉磨工序錯峰生產期間是正常運轉,不論是北方的冬季,還是南方的雨季,停窯錯峰生產期間從不影響水泥的市場正常供應。

造成去年下半年水泥價格短期走高的原因主要是受環保影響,個別地方政府部門採取突發性“一刀切”的強制限產,同一個省區所有水泥磨統一停產,必然導致市場供應短缺,水泥價格飆升,甚至無貨供應。

水泥行業的停窯錯峰生產已經連續執行四年了,通過對不同季節、需求的淡季旺季,合理地制定不同階段的停窯錯峰生產時間,是水泥行業探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踐,確實起到了有效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穩定價格機制。但去年南方水泥價格的走高並非是停窯錯峰生產的決定因素,同樣執行了停窯錯峰生產的泛東北地區,水泥價格不但沒走高,相比上年還下降。

五、2019年的水泥價格總體求穩

根據協會對南方多家大集團營銷負責人的分別調研,企業負責人都認為2019年水泥價格有必要保穩定。而泛東北、西北地區水泥企業負責人更希望新的一年裡能走出困境,減少虧損,實現盈利。中東部地區企業盈利水平有望略好於去年。

南方水泥價格能否穩住,北方水泥價格能否提升,主要還是取決於市場需求是否有增量,以及主動改善供給結構和質量。

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加大淘汰落後產能力度、堅持推行錯峰生產、從嚴減量產能置換政策、建立市場化的去產能專項基金仍是水泥行業今年乃至今後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

應該說水泥行業在探索一條產能嚴重過剩的傳統制造業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謀求競爭、合作、共贏的創新發展思路。沒有企業利潤和行業效益的穩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是不成功的。

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官網)中國建材信息總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