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1】 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呵護家庭幸福

以案释法【1】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呵护家庭幸福

家庭,

是所有人的避風港,

讓我們慰藉心靈,

感受溫暖與幸福,

也守護和指引著我們的成長。

以案释法【1】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呵护家庭幸福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夫妻雙方一方有賭博、吸食毒品等惡習屢教不改的,一方起訴離婚,經法院組織調解和好無效,應准予離婚。以上是《婚姻法》關於的判斷夫妻雙方感情是否破裂的法定標準之一。如夫妻雙方一方有吸食毒品的惡習,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離婚,並向法院提交對方有該類惡習的證據,在實踐中該類證據通常是公安機關出具的接受強制戒毒的決定書或是社區戒毒決定書,上述決定書當事人可以向公安機關申請調取或是向人民法院申請向公安機關調取。其次,作為受害方,在發現一方有吸毒惡習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家中的未成年子女,盡最大的可能避免其受毒品的危害。

案情回顧

以案释法【1】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呵护家庭幸福

近日,維西縣人民法院審理了兩起涉及吸毒人員家庭的離婚案件,案件的當事人原本夫妻和睦,子女成才,後因拆遷徵地後結識了一些吸食毒品的人員,從而沾染上毒癮,後被告長期吸食毒品,屢次戒毒後又屢次復吸,特別是其中一起案件,不僅丈夫吸食毒品,十五歲的兒子也吸食毒品,導致夫妻感情破裂,原告起訴至本院要求離婚。

在調解時,承辦法官耐心的做夫妻雙方工作,勸導被告遠離毒品,珍惜社會的幫助和家人的關愛,戒除毒癮後迴歸社會開始新生活。勸說原告不要因為被告吸食毒品就嫌棄他,更要給他更多的關懷,但兩名原告均堅持要離婚,最終在法官耐心的勸說下,被告同意離婚,更因自己吸食毒品導致夫妻雙方感情破裂悔恨不已,紛紛流下了悔恨、無奈的眼淚。

以案释法【1】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呵护家庭幸福
以案释法【1】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呵护家庭幸福以案释法【1】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呵护家庭幸福

吸毒家庭中孩子的命運堪憂。

孩子缺少父母的愛,卻每天看到自己的父母自顧自地吸毒,孩子天然的好奇心很容易驅使他們吸毒進而上癮。而孩子吸毒後為籌集毒資,極易走上犯罪道路。同時,吸毒的青少年往往對前途失去信心,覺得前途渺茫,注意力不易集中,導致性格缺陷,行為具攻擊性和反抗性,家庭觀念淡漠甚至仇視家庭。另外,吸毒者虐待遺棄子女的現象也很普遍,給青少年帶來了許多痛苦和不幸。

吸毒導致家庭經濟困難甚至破產。

吸毒是一件支出非常高的行為,一個人一旦吸毒成癮,就會人格喪失,道德淪落,為購買毒品耗盡正當收入後,就會變賣家產,六親不認,四處舉債,傾家蕩產。夫妻雙方一旦有一人染上毒癮,就會失去在家庭中的義務和責任。一些嚴重的吸毒者,把供養子女穿衣上學視為拖累,他們吸毒需要大把地花錢,為吸毒變賣光家產後,竟滅絕人性地將自己子女賣給他人而為自己籌集吸毒資金。

吸毒行為影響吸毒者與家人的感情。

吸毒者都趨向於自我封閉,對家人的情感需要漠不關心,往往會讓家人感到他(她)對自己漠不關心。不少吸毒者為毒資而謀算親人,或用詭計拉家人下水,以不再阻攔自己。極端情況下,還有吸毒者在毒癮發作的瘋狂中殺死親人,亦或親人在憤怒和絕望中了結“癮君子”。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

出現吸食毒品的人,

極可能毀掉整個家庭。

所以,

不僅自己要做到拒絕毒品,

還要多多關心家人,

瞭解家人動向,

傳遞禁毒知識,

讓所有人都明白,

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以案释法【1】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呵护家庭幸福

—END—

以案释法【1】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呵护家庭幸福

掃碼關注

忻州市婦聯

2019驚喜不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