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看似粗獷的兩位好漢,一位是真英雄,一個是真小人

在中國傳統名著裡,有許多相貌粗獷作風豪爽的人物,這些人物大多是言語中多是市井俚語,沒有文人士子的窮酸氣,比較接地氣,而且性子直,心直口快為人四海,比如《三國演義》中的張飛,《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還有就是《水滸傳》中的魯達與李逹。

梁山看似粗獷的兩位好漢,一位是真英雄,一個是真小人

張飛

粗略看來,魯達與李逹還真有點相似之處,都是相貌粗豪的好漢,並且同列三十六天罡星,同為步兵頭領,只不過花和尚魯智深上應天孤星排在第十三位,黑旋風李逹上應天殺星排在第二十二位而已。

梁山看似粗獷的兩位好漢,一位是真英雄,一個是真小人

花和尚魯智深

可是細細看來,才發現這二人非但一點也不像,為人更是有天壤之別,這在天上的就是魯智深,而李逹呢?則應該打入十八層地獄。

梁山看似粗獷的兩位好漢,一位是真英雄,一個是真小人

黑旋風李逹

梁山好漢打的旗號是“替天行道”,但是梁山一百單八將真正體現俠義精神的只有魯智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下魯智深的落草經歷。

梁山看似粗獷的兩位好漢,一位是真英雄,一個是真小人

梁山好漢

魯智深原名魯達,是渭州經略府的提轄,相當於現在的正團級左右的幹部,負責渭州府的軍隊訓練及抓捕罪犯等事宜,從魯達自報家門出自老種經略相公府上來看,魯達很有可能是原來西軍出身的軍官,後來因軍功或是不願意在軍隊中發展而轉到渭州府任提轄的。

梁山看似粗獷的兩位好漢,一位是真英雄,一個是真小人

梁山好漢

在任提轄時卻因為打抱不平而丟了飯碗,就是很出名的那段《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曾經國民革命軍在北伐之前,邀請瞿秋白給全軍政工人員作演講,瞿秋白只說了二十六個字:“宣傳關鍵是一個“要”字,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拳拳打在要害上!”可見這段故事深入人心。

梁山看似粗獷的兩位好漢,一位是真英雄,一個是真小人

梁山好漢

打死鄭屠之後,魯達逃到山西五臺山出家當了和尚,法名叫做智深,卻因為受不了寺院的規矩而屢屢破戒,無奈之下長老推薦他去東京大相國寺當一個雜役僧人,那樣可以不用太受戒律約束,據說東京大相國寺的僧人幹什麼的都有,曾經有位僧人的豬肉做的居然是東京一絕,也算是奇事了,而且大相國寺是北方最大的地主,有錢有勢一般麻煩也能擺平。

梁山看似粗獷的兩位好漢,一位是真英雄,一個是真小人

魯智深

可就是這樣,魯智深還是惹到了擺不平的人,他為了相救林沖而引起了高俅的仇視,不得不亡命江湖,最後與武松、楊志等人落草二龍山,魯智深行走江湖多年,一直是行俠仗義,沒有濫殺無辜。

梁山看似粗獷的兩位好漢,一位是真英雄,一個是真小人

林沖

而李逹則恰恰與魯智深相反,他本是與人爭執打死了人在外出逃,因為遇到了赦免而在戴宗手下當了個小牢子(用現在話來說就是不在編制內的獄警),後來宋江發配到江州牢城,李逹迅速搭上了宋江這條線,從此成為宋江的心腹馬仔,從而在梁山大富大貴。

李逹本身武藝一般,只不過仗著身蠻力(小名叫鐵牛可見一斑)和嗜殺在江湖立足,三打祝家莊時,他將祝家莊合莊老小殺了個雞犬不留,為了騙朱仝上梁山,他親手殺死了天真浪漫的小少年衙內,最無恥的是他戰陣之上殺人不行,殺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倒是利索。

李逹真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粗魯嗎?其實不然,只不過大哥宋江希望他是那麼樣一個簡單的人,為討大哥歡心,人粗俗一點怎麼了?咱梁山講究的不就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嗎?但是為了討大哥的歡心,李逹就變成了一個雙手沾滿無辜百姓鮮血的劊子手,就是他殺了扈家莊老小多人時,宋江也只是看在扈三娘面上嗔怪的瞪了他一下,何其冷血。

梁山看似粗獷的兩位好漢,一位是真英雄,一個是真小人

宋江

魯智深在擒方臘之後,就在杭州六合寺出家,突然聽到錢塘潮聲,念出師父交待他的偈語“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便坐化了,在古代時,僧人能夠預知自己死期的便算是得道高僧了,所以雖然魯達吃肉喝酒殺人是個花和尚,但是仍然不失為一代高僧。

梁山看似粗獷的兩位好漢,一位是真英雄,一個是真小人

方臘

反觀李逹,雖然在徵方臘後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因宋江飲高俅等奸臣送來的毒酒中毒,害怕李逹在他死後造反覆仇,於是讓李逹也喝下毒酒,不久李逹毒發身亡,做了個糊塗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