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十大名茶一半都是貴州茶,你怎麼看?

承藝茗茶官方賬號


貴州確實是全國最好的綠茶種植基地之一。

黔東南州(凱里地區)黔南州(都勻地區)以都勻毛尖綠茶為主打產品,加以雷山的銀球,黎平的慄香,翠芽,高山無公害。

遵義以湄潭綠茶,翠芽為主,風岡的紅寶石,綠寶石綠茶,主產地在田壩鎮。

安順地區歷史上就是產茶區,丘陵地帶,晨霧寵罩,茶葉品質好。有一個笑話,上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安順有些茶商,以次充好,害了很多的老茶客,那時叫假貨常以安順的茶葉代替,把安順茶歸納到假貨,偽劣行列,那時對正宗的安順綠茶傷害很大。

貴陽花溪茶,清鎮茶,興義茶,石阡的苦丁茶,等等,產量和綠茶質量在全國是上數的。

綠茶品種中都勻,湄潭,風岡,黎平,恩施,信陽,嶽西,六安,黃山,新昌,江山,雅安,嶗山,溧陽,等地(大家可補充)是比較好的。


正直與公正


貴州是產茶大省,但貌似很多茶葉都用來給名茶當“替身”了,除了貴州龍井,還有貴州碧螺春、貴州毛峰等等,據說還有貴州白茶、貴州鐵觀音。想買到原產地名茶的茶友,常常都得提防貴州茶的魚目混珠。

看到這裡,貴州人民表示很委屈。因為貴州自然環境得天獨厚,這裡的茶葉根本就不差,都勻毛尖、湄潭翠芽等等都是茶中珍品。只可惜,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貴州茶長期以來很少為外界所知,名氣不大。直到今天,貴州茶只能給名茶當“替身”,才能賣個相對較好的價錢。

如果當年乾隆爺外出旅遊,不是去富庶的江南,而是去偏遠的貴州鄉村遊,說不定今天貴州也會有一款像西湖龍井這樣的名茶哦!

當然,也有外因:其他茶區的知名茶葉要擴大生產,卻遭遇了局限,例如工業侵佔土地、人工成本提高等。於是,很多知名茶企都到貴州採購茶青原料。這一現象類似中國的企業給外國企業做貼牌加工。

貴州茶有什麼好?

歷史終究不能重現,現實卻是不可迴避,對愛茶的我們來說,瞭解一下作為後起之秀的貴州茶還是很有必要滴。

在很多人眼裡,一說到中國的產茶大省,就想到雲南、福建、安徽、四川,其實貴州也應是當之無愧的產茶大省。早在2015年,貴州的茶園面積就已躍居全國第一,佔了全世界的1/10,比雲南、四川還多,是福建的將近一倍。

不僅是種植面積,在茶品質量方面,貴州也擁有與任何茶產區分庭抗禮的實力:貴州是全國唯一兼具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無汙染的茶葉產區。懂茶的同學,看到這樣的描述,一定能判斷出來,這樣的生態環境是很容易長出優質茶來的。此前,懂茶帝的文章也聊過環境對茶葉品質的影響,親們可以再來複習一下。

▲貴州茶區的茶園

好學生自然有好成績,貴州茶多個重要理化指標都名列全國前茅,例如:水浸出物含量平均值在40%以上,高於國家標準6個百分點;氨基酸含量3%~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也就是說貴州茶的內含物質更豐富,而且滋味更鮮爽。

如今,“貴州綠茶”已經是全國首個省級茶葉類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貴州各地農業部門和茶人們也都幹勁十足,決心要讓天下人喝上乾淨的好茶。他們要求必須做到100%茶園禁止使用違禁農藥,100%不經營違禁農藥,確保不發生農藥使用安全事故和農殘超標。

貴州省農委、省茶產辦常務副主任胡繼承不止一次提到,生態好、環境好、山青水秀、空氣潔淨,是貴州最大的優勢,要讓貴州茶成為可以自由呼吸的茶。當然,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也不容易,貴州從政府到茶企把各種新式武器都用上了,粘蟲板、太陽能殺蟲燈等等,都是在全國較早推廣的。政府還統一給茶農發放採茶竹簍,這在其他茶區是極為少見。

▲粘蟲板在貴州茶產區已廣泛使用

▲這是在貴州茶區推廣的新式武器——殺蟲燈

▲這叫“誘蟲小燈”,也在貴州茶區推廣,像間小房子,是不是很可愛?

這些努力也得到了回報,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貴州省茶葉合格率達100%。目前,貴州茶葉主打“三綠一紅”四個品牌(即湄潭翠芽、綠寶石、都勻毛尖和遵義紅),可能只是一個開端。

另外,貴州政府和國家外交部還積極組織貴州茶葉到國外參展。其中,綠寶石綠茶和紅寶石紅茶還得到了苛刻的德國人的認可,獲德國農業協會金獎,被評委會主席克魯茲稱讚:“本產品的質量堪稱完美!”

在貴州,也有一些眼光超前的茶企開始有所行動,不再滿足於給別人當“替身”,而是要藉著貴州茶上升的東風,打造屬於自己的“貴州茶”品牌,逐漸向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邁進。它們專注提升茶葉品質,從中國茶的貴州原料、到貴州製造、再到貴州創造,打造與外界不一樣的綠茶,例如不用洗茶、按歐盟標準生產、100℃沸水沖泡。

寫到此處,小懂不禁感嘆,茶葉農殘超標是目前茶行業最大的痛點之一,多少年來都無法根治。如果貴州茶業界的這些積極的做法都能落到實處,倒也是全國茶友之福了!


懂茶帝


根據2018年的數據統計,貴州的茶葉種植規模位居全國首位。但是貴州茶的名氣卻一直不是太高。在各種全國十大名茶的評比中,一般只有都勻毛尖上榜。其他的貴州茶大多是外地人仿製作成各種名茶,比如說西湖龍井,比如說黃山毛峰。

貴州的地理情況得天獨厚,光照溫度土壤氣候都非常適合茶樹生長,也是我國最早種植茶樹的地區之一。但是由於貴州地處中國西南部,相對比較閉塞,交通不方便,茶葉的推廣和宣傳也不是十分到位,導致貴州茶控油產量卻無品牌,沒什麼太大的名氣和影響力。

但是總體上來說貴州茶發芽早,採摘時間比江南江北茶區要早1~2個月。長江中下游地區茶葉還沒有上市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大量上市了。所以每年的2月份,有大量的江蘇,浙江,安徽等地的茶商到貴州去蹲守,專門製作龍井和毛峰。

貴州茶葉的質量不錯,再加上人工成本比較低廉,而且上市時間早,所以很受茶商的歡迎。單純從茶葉外形上來講,同等等級的茶葉,貴州茶比江蘇,浙江安徽茶要便宜一兩百,甚至很多。所以,很多外地茶商會專門利用貴州茶鮮葉仿製各種名茶。目前,由於茶葉市場缺乏有限的監督機制和製作標準,也沒有很好的管理辦法,導致整體比較混亂。



坦白說,很多名茶都是利用其他地區鮮葉製作加工的,不僅僅是貴州茶,其他省份也有類似情況。就連省內不同茶區之間,也會互相仿製。因此,說天下一半名茶出貴州,有誇張的成分,但是,確實是很大一部分茶是利用雲貴川茶葉仿製的。可以說,這是行業內不是秘密的秘密。


茶人老七


到目前為止呢,我喝過貴州的湄譚翠芽、紅寶石還有天天在外面跑展會的貴州紅茶、綠茶,一百塊錢兩袋。

說實話,眉譚翠芽、紅寶石都沒有給我留下好的口感印象,達不到高端名茶的口感,工藝和生長環境沒有像西湖龍井、洞庭山碧螺春一樣那麼講究。

尤其是茶博會上頻頻出現的“廉價”貴州綠茶,給我印象更不好了。所以,說十大名茶一半都產自貴州,我真不敢恭維,或許貴州產的茶青量比較大,但並不代表口感就好。

好茶除了優美的外形,更重要的是精工細作,透徹明亮的湯色,回甘生津的口感,湯感醇厚鮮爽,葉底嫩綠柔軟,這才是名優綠茶該有的表現。


當然貴州肯定是有好茶的,但是貴州茶的渠道問題非常大,不能打造好的銷售渠道,做好渠道保護,品質永遠都不可能得到保證,期待能喝到好喝的貴州茶。


眼見不一定為實,用心看世界。

我是一個不正經的評茶師,最擅長正經評茶!

一起評茶、品茶——


不正經的評茶師


首先作為貴州製茶人我不認可這個說法,原因有兩點:

1.如果說是大家一直在說的中國十大名茶,那貴州只有都勻毛尖榜上有名。

貴州作為茶葉的原產地,是茶樹生長的極佳之地,同時貴州是立體性氣候,很多地方地理位置相差幾十公里,海拔落差卻近千米,十里不同天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對於貴州氣候條件的真實描述,高海拔,低緯度,寡日照這些適合茶樹生長的條件,貴州大部分地區都具備,所以貴州即出最早的春茶,也出優質的茶,也因此從70年代末貴州就在為十大名茶中的綠茶類做代加工至今,今天我也還在為客戶加工碧螺春,自2006年來,貴州省大力發展茶產業,我們的種植管理技術,加工技術已是有了長足的發展,如今,能和都勻毛尖質量相比美的茶品,比比皆是,獨特的氣候環境促成了貴州茶豐富的茶品,處處可見個性十足的經典產品,如果,全國範圍內再做一次中國十大名茶的評比,相信貴州茶一定不止一個茶品榜上有名。

2:如果說的是貴州十大名茶,那就應該全部是貴州茶而不是大部分了。

貴州歷史上比較偏遠落後,知道貴州的人非常少,就更別說什麼大文豪題字,皇帝親封了,卻也因此給貴州留下了一片茶葉的淨土,茶園的空氣是乾淨的,土壤是乾淨的,地下水是乾淨的,真正製茶人的心也是乾淨的,歷史沒有厚待我們,我們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踏實做乾淨茶,優質茶是我們唯一的出路,貴州七百萬茶園,就有七百萬茶農和無數茶葉從業人員 ,我們隊伍龐大卻沒有歷史悠久的市場認可度和知名度,但路總得開一條出來大家走 ,只希望大家放下固有對茶葉的認知,試一試貴州茶,好壞自有結果。

正值茶季,生產銷售已讓大家疲憊不堪 ,辛苦已是習慣不說的話題 ,當我們的春天綻放在你的杯中時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刻,不能再說了,茶葉該揉捻了,幹活!幹活!勞動最光榮!






清清87895


看到提問,本無心參與討論,因為“XX名茶”的提法,大多數是商業炒作的噱頭。

華夏產茶之地甚多,各地自然條件不同,生產工藝不同,其產品也各有優劣,商家借用“名茶”來促銷,是經營手段和技巧,咱們沒必要跟進起鬨。但翻閱了72篇(當時頭條所載)長長短短的回答文章後,有點想說幾句,特別是對帶“地域黑”觀點的人說上幾句。

先文不對題的擺個小故事吧:

十八世紀末、英國開始對中國施行掠奪政策,輿論宣傳、也緊鑼密鼓的配合。1838年、英軍少校勃魯士發文,說茶樹起源於英屬印度;稍後,為配合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御用“磚家”貝爾登撰寫出《阿薩姆的茶樹》一書,著重宣傳這謊言。1856年,在法、俄、美的支持下、英軍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對“茶”起源於英屬印度之說,列強默契為共識。

日本推行對華侵略政策後,軍國主義者加藤繁等人,更是罔顧事實,添油加醋編造出:“茶樹是571年、由天竺僧人帶入中國”的謊言。

謊言編造得很精細,加上列強們的大肆宣傳,世人都信以為真。

沒有話語權的先民,只得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瑰寶,被偷換了“生辰八字”。

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升起後,有識之士也撰文駁斥這彌天大謊,只因洋務派及買辦們掌控話語權,故而未見明顯成效。

還原歷史真相的曙光,顯現於1980年7月9日;晴隆縣農藝師盧其明、舒滕元在本縣雲頭山發現了茶籽化石,經中科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鑑定:這粒舉世無雙的茶籽化石,產於164萬年前。

鐵證如山,除美國還持“多源論”搪塞外,滿世界學者全都閉上了嘴。

近些年來,從事茶葉生產、研究的茶農、學者,又不斷地將貴州的古茶樹、茶種類統計上報;證據更加充分:茶!確實源出於黔。

看來,這滿世界的茶樹,都是黔茶的子子孫孫。即便你將它誇成“宇宙第一名茶”,它的祖宗“十九代”仍然姓“黔”。

“茶聖”陸羽在《茶經》中也指出:黔中(茶):“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基本上涵蓋了貴州全境。

再翻一下史料,歷史上、皇帝和王公大人一直給貴州下有茶葉攤派任務,例如:貴定“芽五十三斤十一兩六錢五釐;金築十三斤六兩一錢二分五釐;方番二十五斤一兩七錢三分;臥龍(惠水)十五斤三兩七錢五分” 。

對水西等地,規定“歲解本色茶芽一十一斤二兩四錢二分五釐”……

從“本色”、“茶芽”、等字眼上看,是為防止以次充好及異地採購來交差,從重量定到“分釐”上看,是為控制茶葉的乾溼度等品質指標;朝廷下達任務指標如此精細,說明對貴州茶葉的看重和檢驗之嚴格,這些貢茶應當都是好茶、極品茶吧?不過都未入而今的“名茶”之列。

“品嚐周公趙司茶,皇宮內外十里香”。這康熙大為讚歎的趙司茶、也不是“名茶”,乾隆極喜的“南貢茶”也入不今天的“名茶”之列。

是千百年、數拾代帝王將的相品味忒差嗎?不會吧?

華夏飲茶數千年,華夏產茶數千地,各有千秋話長短。作為飲品,飲者可按口味選擇,不必受商家引導消費的輿論左右。










郭正輝521


貴州茶葉規模以及發展現狀,一小編看主要有幾點?

1:雲貴川湘的大部分地區,

是亞熱帶溼潤季風性氣候,及降雨量偏多,給茶葉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而近十年來,貴州大力發展茶葉種植,因地制宜,打造了白茶,毛尖茶,紅茶,綠茶等品牌,

2:貴州產業規模

連續5年來,茶業連續排名全國第一,連續十年以30%的速度增長,茶葉面積總值達800萬畝以上,2018年11月,目前茶葉加工企業達到5000家,實現產值近550億元,

3:茶葉扶貧

直到2018年10月,茶葉產業帶動全省近50萬貧困人口中的近20多萬人脫貧,人平年收入近5500元,茶葉已成為貴州促進經濟發展重要產業。

以上是個人看法。



小山子無痕


貴州的自然地理條件確實非常適合茶葉的生產種植。但貴州地無三里平的交通狀況又限制了貴州的發展,當然那是過去,現在是萬丈高樓平地起,高鐵,高速四通八達,極為便利。貴州茶葉質量很好,但是深加工工藝差,賣相差,缺乏全國性的大品牌,於是便有福建江浙一帶茶葉商人潛來貴州收購茶葉,運回去一加工,就成了所謂的高檔名茶了。所以為什麼貴州窮,因為你出售的是原始資源,沒有增值!

現在這種狀況雖有改觀,但遠遠不夠,真心希望貴州能培養出N多個全國著名茶葉品牌來!

貴州不是隻有茅臺!


玉竹65570429


我是湄潭人,茶好我不敢說,但我知道我們全縣基本無工業汙染,全縣以前汙染大的只有一個化肥廠和一個水泥廠不過很多年前就關閉停產了的!


每日一笑開心活到老


西湖龍井、碧螺春、信陽毛尖、君山銀針、六安瓜片、黃山毛峰、祁門紅茶、都勻毛尖、鐵觀音、武夷巖茶,雲南普洱,雲南滇紅,安化黑茶等等都產自於貴州,貴州無論經濟,發展等等都是世界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