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為什麼叫慈禧“親爸爸”,而不是叫“親媽媽”?

一德格天1


光緒對慈禧的這個稱呼,有人說是滿族傳統,因為滿人管老爹叫“阿瑪”,反而會把老孃叫“爸爸”,所以慈禧就是光緒的“親爸爸”,也就是親孃。

聽上去好像是那麼回事,但實際上,滿人確實叫老爹“阿瑪”,但老媽卻是“額呢”(即額娘)——有個清國宗室後代(據說是慈禧太后的侄孫女)寫的書裡就是這麼說的。

當然皇室稱呼又有些不一樣,漢人朝代,普通人稱呼父母為“爹”、“娘”,皇室子女則稱其父母為“父皇”、“母后”。而在大清國,光緒與慈禧是侄子和伯母關係,也是甥姨關係,最親近也只能算是過繼母子關係,以常理論,“皇額娘”是最合理靠譜的叫法。

但實際上,光緒在向老佛爺慈禧太后請安時說的一句話是:“親爸爸吉祥!”

為什麼不叫“皇額娘”?慈禧沒這麼做,難道是她潛意識裡在給妹妹保留了一個母親的名分?

或許有這個可能,但更大的因素,顯然不是這個。慈禧的親生兒子是愛新覺羅·載淳,也就是同治皇帝。19歲那年病死。皇位由誰來繼承?慈禧拍板,讓小叔子醇親王的4歲兒子載湉來做,便是光緒帝。

光緒帝的母親是慈禧的妹妹。從父系這邊稱呼,光緒帝得稱慈禧為伯母;從母系這邊稱呼,得稱慈禧為姨母。

但事實上光緒要這麼叫,慈禧馬上就得翻臉。因為她的地位,其實是太上皇。只不過一般意義上的太上皇,都是皇帝的父親。慈禧咋辦呢?

光緒皇帝能管慈禧叫皇阿瑪嗎?不能,因為就法理而言,光緒繼承的是同治的地位,同治才是他的皇阿瑪。當然,這樣就亂了輩份,實際上光緒和同治是同輩,在法律上也算是咸豐的兒子。

光緒皇帝能管慈禧叫皇額娘嗎?也不能,因為就法理而言,光緒如果算是咸豐的兒子,那麼慈安才是他的皇額娘。

所以慈禧就尋思開了,小光你就甭叫阿瑪額娘了,我雖然是個女人,你卻得管我叫“爸爸”,而且要加個“親”字。因為:“皇帝的父親是醇親王,母親是我的妹妹。我妹妹生的兒子,就跟我親生的一樣。”這個“親爸爸”,其實和“老佛爺”是一個思路。“爺”是滿族人對男性的尊稱,慈禧很喜歡。再來個“爸爸”,其樂融融是也。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答:這個問題我必須好好嘮叨嘮叨一番。

是這樣,以前我曾從慈禧和光緒皇帝的血緣關係、以及慈禧對政治飢渴程度作過一番分析,寫了一篇題為《慈禧身為女人,為何要光緒皇帝叫自己“親爸爸”》文章,該文後來收入了我的著作《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清朝》中。

這部著作問世,得到了很多讀者的檢閱和指導。

有讀者針對光緒皇帝叫慈禧“親爸爸”的問題,跟我進行了探討。

他說,“爸爸”的讀音,在漢語裡,自然是對父親的稱呼,但在滿語裡,卻是對母親的稱呼。

怎麼會這樣?

我大吃了一驚。

不信?

他舉例說,在漢語裡,稱呼母親的讀音是“媽媽”,有些地方,也叫“阿媽”。但在滿語裡,“阿媽” 其實是稱呼父親的。不過,作為區分,在用漢字表其讀音裡,寫成了“阿瑪”。

嗯,稱呼父親為“阿瑪”,相信廣大人民都知道,畢竟,鋪天蓋地的清宮戲裡,尤其是瓊瑤阿姨的格格戲裡,那幾個小燕子、小格格一口一句的“皇阿瑪”,大家都熟悉得很。

讀者又例舉了滿語讀音裡“媽法”表祖父,“達媽法”表高祖、“翁庫媽法”表曾祖父、“阿媽哈”表公公,來加強了論證效果。

他最後再一次強調,在滿語裡,“爸爸”的讀音就是對母親的稱呼。

……

對於讀者的說法,我還是存疑的。

但根據他的指點,我去看了慈禧太后的侄孫女、隆裕太后的親侄女葉廣芩著作的《採桑子》,書中侄子侄女對姑母的稱呼就是“姑爸爸”!

好吧,面對這種關係顛倒、匪夷所思的滿語讀音,我只能認輸。

那麼,再簡單理一理光緒和慈禧的關係,光緒管慈禧叫“親爸爸”,就很好理解了。

慈禧只有同治一個兒子。

同治年少駕崩,沒有兒子。帝位往下傳承,按慣例,得從“載”字輩的下一輩“溥”字輩近支宗室中,擇立一個孩子過繼為同治帝載淳的兒子,即同治立嗣,然後立這個孩子為嗣皇帝。但慈禧接受不了的。

慈禧之前曾以皇太后的身份進行垂簾聽政。

如果立同治的嗣子為帝,同治的皇后阿魯特氏就會成為皇太后,她則成了太皇太后,垂簾聽政的事兒只能由阿魯特氏去幹了。

慈禧不肯,胡攪蠻纏,為同治立嗣之議泡湯,改為為咸豐立嗣。

在慈禧的操作下,同治帝的堂弟載湉被選為嗣皇帝、入繼為咸豐帝的兒子。

為什麼是載湉?

載湉的父親奕譞除了是咸豐帝的弟弟,他的母親還是慈禧的胞妹,親上加親,血緣上最接近慈禧。

也就是說,慈禧和光緒有多重關係。

從父系這邊說,慈禧是光緒帝的伯母;從母系這邊說,慈禧又是光緒的姨母。

而當光緒入繼為咸豐帝的兒子,則慈禧又成了他的繼母。

伯母、姨母、繼母,這又雙叕母,從滿語的角度來說,稱“爸爸”不冤。

那麼,為了讓光緒孝順自己、永不背叛,永不忤逆,慈禧在“爸爸”之前再加一個“親”字,並非什麼理解不了的事兒。


覃仕勇說史


看過《走向共和》這部歷史正劇的觀眾們應該都知道光緒在劇中喊慈禧太后叫“親爸爸”,按照我們現在的理解,“爸爸”這個詞是專指男人的,慈禧一個女流之輩,怎麼就變成“親爸爸”了?




慈禧太后“親爸爸”這個稱呼,其實是慈禧逼著光緒叫的。那麼慈禧為什麼會逼光緒叫她“親爸爸”呢?其實,這都是虛榮心理在作怪。話說咸豐帝駕崩後,年幼的同治帝繼位。慈禧聯手慈安和恭親王奕訴絆倒顧命八大臣,至此實現了“兩宮垂簾聽政”。但由於慈安太后是咸豐的正宮皇后,地位比慈禧高,慈安居東而慈禧只能坐西,慈安在世時慈禧始終不敢胡來。




光緒七年三月(1881年)慈安太后暴卒於鍾粹宮,死因成迷。慈安太后一死,慈禧總算是熬出頭了。為了彰顯她尊貴無比的身份,慈禧超越太皇太后的身份,以太上皇自居,強迫光緒帝喊她“親爸爸”,而她居於太上皇的地位,似乎就名正言順了,這真是一種權慾薰心的變態心理。並且,她還找理由說,光緒是她親妹妹生的,她妹妹的兒子,她要像自己親生去對待(後來對光緒的態度實力打臉)。




不過,光緒喊慈禧太后叫“親爸爸”曾一度招到質疑。但曾經在宮廷生活過兩年的女官裕德齡女士在她所著《清官二年記》中就寫到,她曾親耳聽到光緒皇帝每次向太后請安時,都要說:“親爸爸吉祥!”看來,這不是野史,是確有其事。


大國布衣


關於光緒稱呼慈禧“親爸爸”之事,並非虛構,在出宮老太監的口述中,光緒不論是請安還是奏事,都管慈禧叫親爸爸。另外在容齡女士的著作《清廷二年記》中寫道:“皇帝及餘等皆呼太后為男稱。”她曾親耳聽到光緒皇帝向慈禧請安都要叫“親爸爸吉祥!”

也許很多人納悶,光緒為何不喊慈禧“老佛爺”、“太后”、“母后”,為何卻要管一個女子叫“爸爸”呢,叫爸爸也就算了,還要加上一個(親)字。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說法,便是出自唐海炘之口,在他的著作《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之中,他曾描述滿人也可以管母親叫“爸爸”,他自己在見到瑾妃之時,也會在行禮的時候喊“親爸爸萬事如意”、“親爸爸吉祥”、“給親爸爸請安”之類的話。在滿族文化之中,這個稱呼既可以稱呼父親,也可以作為對長輩和尊者的尊稱,因此並非慈禧專用。

光緒理論上應該叫慈禧“姑爸爸”,但是因為他是慈禧親妹妹的兒子,慈禧對小時候的光緒十分關愛,如同己出,為了關係更近一步,也讓外人看到老佛爺的慈愛之心,這才管慈禧叫“親爸爸”。

筆者很多年前去過河南一個鄉鎮,當地人管爸爸叫做“伯”,張口就是“俺伯咋啦咋啦”。當朋友為筆者介紹自己的父親時,說“這是俺伯”,初聽很納悶,但經過說明才知道這不過是一種方言稱呼而已。一個地域有一個地域的文化和稱呼,因此沒有必要嘲笑他人或者胡亂猜測。

當然,也有人不認同這種說法,認為根本不存在什麼滿族文化,而是慈禧太過於強權,她不甘心做皇太后,而是更傾向於成為太上皇,因此她以太上皇自居。太上皇的身份本該是男人,但慈禧這個女人卻要讓光緒以對待男人的方式稱呼自己為“爸爸”。她曾對外說,自己妹妹的兒子就跟自己親生的一樣,為了讓外人看到自己對這個孩子的好,也就在“爸爸”前面加了個“親”字。此後,“親爸爸”就成了光緒對她的特殊稱呼。

相對第二種說法,筆者認為第一種說法比較合理,光緒管慈禧叫“親爸爸”不過是一種滿人的文化罷了。比如在師雪松的著作《那年山裡的日月》之中,其中有個小媳婦,晚輩管她叫十三爸,管外婆叫外爸。你非要嘲笑人家,那麼只能說你不尊重人家的當地文化,該被嘲笑的是你,而不是人家。


大獅


親爸爸這個稱呼實際並非虛構,而是光緒帝對慈禧太后的稱呼,這個稱呼也是慈禧太后的專屬。慈禧是晚清最後半個世紀的實際統治者,實際上她也是一個很自負的人,她一直認為自己將大清帝國統治的非常出色,並不遜於任何男性統治者,同時也為了使自己的垂簾聽政看起來符合祖制,便要求光緒帝稱呼她為親爸爸,也是為了能夠讓她們原本比較生疏的關係看起來親近一些。


一、慈禧太后覺得自己不遜於清朝任何男性統治者:

慈禧太后是同治、光緒年間的實際統治者,她前後統治大清帝國長達四十七年之久,在其統治早期的同治年間,由於洋務運動的有效展開,清朝國力有所恢復,統治得以鞏固,出現了所謂的同治中興,慈禧太后因此引以為豪,她甚至一度認為自己的統治非常出色,並不遜色於清朝任何一位男性統治者,慈禧讓光緒叫自己親爸爸,就是向朝野上下宣稱,自己相當於皇帝父親,相當於太上皇。


二、用男性統治者稱謂使得垂簾聽政具有合法性:

辛酉政變發生後,慈禧太后開始了她熱愛的垂簾聽政生涯,這期間直到她去世,她都牢牢把持這請清廷朝政大權。慈禧的統治看似牢固,但是並不意味著垂簾聽政是合理合法的,不要說清朝沒有女主垂簾的先例,就是歷朝歷代,母子掌權也是飽受詬病,甚至傳為恥史。慈禧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的。慈禧在去世前也曾親口承認說垂簾聽政不符合清朝祖制,當時她是迫於形式,不得已而為之。慈禧讓光緒稱其為"親爸爸",也是為了讓自己本就不合法的垂簾聽政行為看起來名正言順一些。


三、這種稱呼有利於拉進慈禧光緒之間的"母子關係":

實際上,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的血緣關係很近,光緒帝被選為新帝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從咸豐帝的角度來講,慈禧太后是光緒帝的伯母,但是光緒帝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所以從這邊論,慈禧又是光緒帝的親姨媽。慈禧也曾親口說過:"我妹妹的兒子,那也是我的兒子,我也非常喜愛,就像我的親兒子一樣。"慈禧讓本是與她關係很近的光緒叫她親爸爸,目的就是為了拉進她們二人的關係。因為作為一個母親,她對於自己親兒子同治帝的教育毫無疑問是非常失敗的,所以,她要讓這位自己從小養大的光緒帝像對待父親一樣為自己盡孝。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還有一個疑問,爸爸是漢人對父親的稱呼,慈禧和光緒都滿族人,而滿族人稱呼父親為"阿媽",慈禧為何不讓光緒稱其為"親阿媽"呢?其實這是滿洲人長期漢化的結果,清朝經過二百多年的民族融合,到到了晚清時期,漢化程度已經相當嚴重,慈禧不是花崗岩,她也在不斷地漢化著。


歷史課課代表


看得出題主也是挺留心的,我們在看晚清電視劇的時候,確實能夠聽到光緒帝喊慈禧為親爸爸,顯得有些特殊。

首先,光緒皇帝並非是慈禧所生,而是醇親王奕譞與慈禧的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所生的。所以按照真實的關係來說,光緒應該喊慈禧為伯母加姨母,也正是因為這一層關係,所以光緒也是慈禧在同治逝世之後慈禧考慮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同治未留下子嗣)



而既然不是親生的,那麼在表面上就必然需要用更加親切的方式來維繫慈禧與光緒之間的關係。因為政治的需要,光緒早在幼年就從親生父母那過繼到了慈禧的名下,以古代封建的傳統,過繼之後,就是算是慈禧的兒子了。而對於光緒的親生父親,光緒也只能以君臣之禮待之。而既然沒有父親了,那就喊慈禧為爸爸也未嘗不可,為表示親切,在前面的再加上一個“親”字。

另一方面,在慈禧與慈安發動“辛酉政變”後,慈禧與慈安獲得真正的權力,而在慈安過世之後,慈禧就真正的將大權獨攬於一身,垂簾聽政,其地位直比太上皇。而對於如此權威的人物,光緒稱慈禧為“親爸爸”也並沒有什麼不妥。



實際上,因為光緒是慈禧一手帶大的,所以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可以以“不是親生,勝似親生”來形容。而在平時,為了表達光緒對慈禧的養育之恩的感激,光緒喊慈禧為“親爸爸”也帶有一種感恩的因素在裡面。


妙齡老翁談歷史


不僅光緒皇帝稱呼慈禧為“親爸爸”,光緒皇帝的正妻隆裕皇后,也稱呼慈禧為“親爸爸”。

在《宮女談往錄》中,曾經伺候過慈禧的宮女曾親見,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后去向慈禧請安時,稱呼慈禧為“親爸爸”。


而“爸爸”這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的《廣雅》中:爸,父也。不過,古代最初將“爸”寫作“八”或者“巴”。

清朝時,很多白話文小說中都曾用到爸爸一詞。例如: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回:“忽然一個小孩子走進來,對著他道:‘爸爸快回去罷,媽要起來了。

而要弄清為什麼稱呼慈禧為“親爸爸”,必須說下慈禧和光緒皇帝關係。

慈禧有一個孩子,就是英年早逝(花柳病)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六歲繼位,實際上都是慈禧掌權。可惜,同治皇帝19歲死了,沒有子嗣。


慈禧為了方便自己掌權,就選了自己小叔子醇親王(咸豐皇帝的弟弟)的兒子愛新覺羅·載湉為皇帝,年號光緒。同時,光緒的母親還是慈禧的親妹妹。所以,慈禧即是光緒的伯母,又是光緒的姨娘!

但是,光緒可不敢對慈禧用這兩個稱呼。因為,慈禧想當“太上皇”。而且,在當時,她實際上也是垂簾聽政的“太上皇”!可是,太上皇是男性啊,慈禧是女的。


於是,慈禧要給自己弄一個“男性化”的稱呼。自己這條鳳凰不比龍差!所以,大臣們在背後都稱呼慈禧為“老佛爺”,這裡的“爺”就是男性化的詞彙。

而對於光緒皇帝,慈禧說了:“皇帝的父親是醇親王,母親是我的妹妹。我妹妹生的兒子,就跟我親生的一樣。”我這個“太上皇”就是你的親爸爸!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光緒稱呼慈禧為“親爸爸”,這點在歷史上確實是真的。為什麼光緒要這麼叫呢?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

當時光緒皇帝還小,登基時候只有4歲,所以慈禧通過垂簾聽政,掌控著國家大權。慈禧雖然不是皇帝,但卻掌握著皇帝才有的權利。於是乎她就越來越膨脹,覺得自己就和武則天一樣,雖然是女人,但是卻比天底下所有的男人都厲害。

正因為這樣,後來慈禧就喜歡別人以男人的身份來稱呼他,老佛爺這個稱呼就是這麼來的。老佛爺是什麼意思呢?這原本是滿族人對祖先的稱呼,後來就成了皇帝的代稱。

慈禧讓別人稱呼她為老佛爺,其實就是在讓人叫她為皇帝。另一方面在漢人的習慣裡,也是成佛的意思,這都是對男人的稱呼。

而光緒跟慈禧是什麼關係呢?他是慈禧親妹妹的兒子,是慈禧的外甥。按照禮法,慈禧當時所處的位置是皇帝的父親才可以享受的,她連皇帝的母親都不是,只是一個姨媽,位置坐的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她就讓光緒叫她爸爸,把自己放在了皇帝父親的位置上。為什麼前面還要加個親呢?

這就是掩耳盜鈴的意思了,慈禧對光緒說:你是我妹妹的兒子,就跟我自己親生的兒子一樣。光緒聽慈禧這麼說,那就順水推舟的叫她“親爸爸”了。特意突出一個親字,表面上是親近了,但是也恰好說明了根本就不是親的。



漂浮菌


光緒皇帝稱呼慈禧太后為親爸爸的說法可以說是流傳甚廣,根據慈禧太后喜歡別人叫她老佛爺這樣原本屬於清朝皇帝稱號的名頭來看這恐怕未必不是真的,其實無論是要光緒叫她親爸爸也好要別人叫其老佛爺也罷都是慈禧太后的虛榮心在作祟。

我們知道禍國殃民的慈禧太后是掌控了中國近半個世紀的女人堪稱無冕之皇,可是無冕之皇始終都不是真正的皇帝距離權力和身份最頂峰還有一點距離,可是礙於強大的清朝祖制慈禧太后始終不敢學武則天一樣稱帝,因此沒有當上皇帝對於慈禧太后這樣權力慾望極強的人來說肯定要抱憾終身。



所以為了彌補自己的遺憾慈禧太后就會從其它地方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了,比如要別人稱呼她為原來清朝皇帝慣用稱號的老佛爺,這樣她也可以自我安慰自己已經是皇帝了,再有要光緒皇帝叫她親爸爸也是如此,皇帝的親爸爸不就是太上皇嗎?因此據說在李蓮英的提點下光緒皇帝只能無奈的叫慈禧太后親爸爸了。


當然因為光緒皇帝是慈禧太后妹妹的親兒子兼咸豐皇帝親侄子,因此慈禧太后即是光緒皇帝的養母也是姨母兼堂母,以至於有人說慈禧太后要光緒皇帝叫她親爸爸是為了給自己妹妹保留一個母親位置,因為畢竟慈禧太后妹妹活下來的親生兒子也就只有光緒皇帝而已。

還有人說清朝時期滿族習俗有叫自己姑媽為姑爸爸的說法,我認為這些或許也是慈禧太后要光緒皇帝叫她親爸爸的原因之一,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滿足慈禧太后她自己要和皇帝並駕齊驅的虛榮心。


執斧傳播開天名


一個女人,竟然讓自己的兒子稱呼自己“親爸爸”,有點兒匪夷所思,而且這種稱呼也是常人無法理解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會出現“親爸爸”這樣的稱呼。但是在一百多年前,慈禧太后就讓光緒帝稱呼自己“親爸爸”,一直到光緒帝駕崩,光緒帝稱呼慈禧太后都是“親爸爸”,為什麼這樣稱呼呢?

眾所周知,光緒帝不是慈禧太后的親生兒子,而是她的妹妹婉貞的兒子,因而從輩分上來看是慈禧太后的侄兒。1874年,同治皇帝駕崩,慈禧太后選擇了光緒帝繼承大位。

慈禧太后則垂簾聽政,慈禧太后有很強的權力慾,一直想像男人一樣當皇帝,可是她做不到,因而讓光緒帝稱呼自己爸爸,這樣就可以滿足慈禧太后的權力慾。為什麼要加上“親”字呢?

因為光緒帝和慈禧太后本來一點兒也不親,光緒帝本人也不是她的親兒子,所以為了讓光緒帝明白和自己的關係,慈禧太后讓光緒帝稱呼自己為“親爸爸”。

奇怪的稱呼背後都是權力在作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