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皇帝赐自尽后,可不可以不自尽而逃跑?

wucf72


有一个大王,要搞死自己的儿子,结果被反杀。

公元前672年,楚成王弑杀了兄长,夺了楚国王位,然后一路干了40多年的楚国大王,也挺好。

公元前626年,太子商臣得知老爹楚成王想改立王子职为太子,自己恐怕小命不保,顿时急了,不过他还是想验证一下事情的准确性。

于是商臣把老爹的妹妹也就是自己的姑姑江芈请来吃饭,宴席上,商臣言语挑逗,故意激怒姑姑。

于是姑姑急了,大怒说:你这贱役之人,难怪君王要杀你而立王子职为太子呢。

消息看来是真的了,等死是不可能的,逃跑估计也跑不了,太子狠狠心,决心举大事。

很快,太子带着自己的私家兵马包围了楚国王宫,不过毕竟是自己的父王,商臣也不忍亲自下手杀父,更不想背负弑父之名,就派人进宫,催促父亲自杀。

楚成王想了想,对外传话说:让为父吃完一只熊掌再死吧。

这是想拖延时间啊。

商臣没有同意,催促父亲快点去寻死,没办法,楚成王只能拿根绳子准备了结了。

自缢后,大臣们为他定谥号为“灵王”,他不闭眼;再改为“成王”,老大王这才闭上了眼。

于是,商臣坐上了楚国大王的位置。

还有一个例子,皇帝为了赐死自己的舅舅,可谓是用心良苦。

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他为汉文帝登上帝位立下大功,也因为汉文帝登基才得以从一无名小辈一步登天为大汉朝的头号权臣,所以渐渐地就忘乎所以,甚至胡作非为起来,胆子也越来越大,有一天竟然杀死了皇帝派来的使臣。

私下里虽然是舅舅和外甥的关系,但在正式场面上毕竟是皇帝和臣子的关系,薄昭这一举动几乎是抄家灭族的重罪。

这事儿朝野反响激烈,汉文帝没办法,但也不忍下手,于是就想让舅舅自杀算了。

于是,皇帝派了十几个老臣去薄昭家喝酒吃饭,酒足饭饱之余,大家就苦劝薄昭:皇帝不忍杀你啊,不想走正式司法途径弄死你,毕竟那样你会很受罪,你要不就自己了结了吧,这样大家都轻松啊。

薄昭位极人臣才多多长时间啊,哪肯舍得死,就是死活不肯自己了断。

这皇帝就很尴尬了,这舅舅不肯去死啊,没办法,汉文帝只能不断派大臣去做思想工作,但是任凭各路人马磨破嘴皮子,薄昭就是拒绝自杀。

最后,汉文帝使出“终极损招”,他派了许多大臣,穿着丧服在薄昭府邸前哭丧,大声痛哭,对着薄昭说,我们是来给你吊丧的。

薄昭知道挨不过去了,只好拔剑自刎了。

总体来说,如果皇帝要弄死你,几乎就是顷刻间的事情,大臣在事前几乎不可能有得到信息的机会,等到皇帝的使者来到,一切都来不及了,而且,使者肯定会带兵。

不管使者带的白绫也好,还是毒酒、刀剑也好,反正死路一条,根本跑不了。

当使者拿着自尽用的物件站在大臣面前,大臣只能跪谢皇恩,然后自我解决,使者一定会等到大臣彻底断气才会回去复命。

如果侥幸有机会跑路呢?

那也很惨啊,万一皇帝大怒,牵连你家人该如何?毕竟你不可能带着一堆家人跑路吧。

毕竟跑掉了,在熟人社会的古代,一个陌生面孔很容易被百姓举报,除非你躲进深山老林里,永远不要被人发现,兴许可以浪一阵子了,但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生命延续的时间是不长的。

总之啊,皇帝想杀你,但还是赐你自尽,这是给你面子,还是认命吧,这不是你想跑就能跑的。


云中史记


当这是躲猫猫捏?

赐自尽的情况,是因为这个人很有地位,所谓“刑不上大夫”,不是说高官犯了法就没罪了。他们只是死得比较体面而已,赐毒酒、赐白绢等,都是“体面的死法”。普通人甚至普通官员,连被赐死的资格都没有,都是直接从监狱里押赴刑场。

既然被赐自尽的是重臣,那么情况就很简单了。要治重臣的罪,朝廷必然提前布局、监视。对于重臣,没有不调查就突发奇想“要不我赐死他玩玩”这种情况。除非这个皇帝脑子有病,忽然宣布“我看你不顺眼你赶紧去死吧”。

不过历史上还真有人这么搞过,这家伙就是梁太祖朱温。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约三十余朝廷重臣,后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杀人的原因,居然是“这群清官居然自命不凡”,既然清高,那就投进黄河“永为浊流”。

你看这逻辑。

一般情况,都是在监控情况下赐自尽。你想想,既然是“赐”,那证明你是受人管控的。有能力赐你东西的人,也有能力赐你死。况且,毕竟这时候是“调查”阶段,朝廷也不怕你跑。你跑了,你全家和整个家族也跑不掉,治个看管不严之罪,夷其三族,就更惨了。赐自尽时,都有使者(钦差)专门负责你的死,必须等咽气了才能回去复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被赐毒酒而死的大臣,喝了毒酒以后不会死那么快,一般都要等一段时间,几分钟到一小时不等。即便是现在,世界上也还没什么毒剂能瞬间(几秒内)致死。等死时的绝望,可参考金正男。


这也解释了“我跑得远远的不就行了么”为啥行不通了。皇帝一心想搞死你,天涯海角也能把你弄死。


豆子人民艺术家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一个比较著名的皇帝赐自尽的例子吧。

白起,长平之战后,他本想趁胜追击,继续攻打赵国的邯郸城,但韩国与赵国派苏代前来游说应侯范睢,范睢也担心白起的功劳太大,以后他的地位会不如白起,所以就劝秦王停战,秦王答应了,白起知道后,对范睢与秦王不满。

邯郸之战的时候,白起称病不出,所以秦军在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还有邯郸城的赵军的围攻之下,败得很惨,白起还说:秦王就是不听我的话,才有此败的。

秦王听了十分的生气 ,就命白起出战,但是白起仍然称病不出,所以秦王免去了白起的爵位,变成了普通的士卒,并且命令白起离开咸阳城,到阴密去。白起离开了咸阳城,走到了西门十里的杜邮。

秦王和大臣们讨论说:我让白起离开咸阳城,他还很不高兴呢,很不服气呢。秦王就派使者赐白起一把剑,让白起自刎,白起说:我究竟有什么错呢?上天竟要这样对我?

过了一会儿,白起又说:长平之战,我用欺骗的手段坑杀了几十万赵军,我确实是该死,然后自刎而死。

那我们想几个问题,秦王为什么要赐白起自尽?白起为什么顺从了?白起如果不顺从,那么他有其他的法子逃生吗?

显然,秦王并没有夷白起三族,他之所以要杀白起,是因为邯郸之城的战败再加上白起拒不听命,还冷嘲热讽,秦王一气之下就将白起贬为庶民,并令他离开咸阳,并将之赐死。

而白起,此时已是个庶民,派去的使者,当然不可能只有一个人,而是带着一队人马过去的,如果白起不自刎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对白起行刑的,另外白起如果自刎,那只有他一个人有事,如果他逃跑的话,那么他的三族将被株连。

白起,这个时候也逃不了,即使逃了,也只能逃一时,终究还是会被秦王抓住的,而且还会连累三族,所以一般来说,被赐自尽的人都选择了顺从,而不会选择逃跑,其实自尽算是最体面的死法了,罪止一人,不祸及其他。


历史简单说


赐死是古代皇帝对有过错的罪人赐其物品,让其自行了断 常见有毒酒、赐剑、赐绫、赐绳等物,由其自毙。

历代帝王并没有将赐死制列入到国家正式刑典中,而情愿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法来随意使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赐死与其被视为一种特殊刑罚,不如视其为一种皇家的私刑更为确切。

赐死制成为君主专制下君主随意处死大臣的一种手段。这是从帝王的方面来说,从古人的角度来说,古人讲究忠君爱国,皇帝想将你赐死,你哪里回转的余地。皇帝若在赐死你的同时,不牵连你的家人,已是万幸,哪敢奢求太多?

何况,若只有你全家上下只有你自己孤身一人,你不想死,还有逃跑的机会。但很多时候,你不可能孜然一身,因此“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加上皇帝若有心讲你赐死,定会派人把守,确保你能顺利自尽,以免逃跑的现象发生。

综上总总,你是没有逃跑的机会。

举一个不相干的例子,唐玄宗“安史之乱”时期,唐玄宗和爱妃杨玉环逃到马嵬驿。

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

唐玄宗言国忠乱朝当诛,然贵妃无罪,本欲赦免,无奈禁军士兵皆认为贵妃乃祸国红颜,安史之乱乃因贵妃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继续包围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劝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这也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之典故。

皇帝想保护自己的爱妃不被赐死,但仍无力回天,更不用说是皇帝想要赐死的对象了。


婉宝宝是老大


当然可以跑,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跑的好还可以把江山和美人全得到!晋国皇子重耳当年就选择了逃跑,这一跑跑出一个名满天下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跑出一个延续千古的佳话“秦晋之好”。

晋献公娶的新夫人想让自己儿子继承王位,就设计诬陷太子申生和太子的兄弟重耳下毒弑父。太子申生愚忠愚孝,自知解释无用,不愿辩驳。又觉逃跑会自认其罪,坏了名声,也不愿逃跑,干脆自杀,本来没罪也变成了畏罪自杀。

重耳就完全不同了,晋献公在气头上,辩驳肯定没有用,面对父亲的乱命,重耳选择了不服从而逃跑。申生的选择是愚忠愚孝,重耳的选择才是真正的孝。孔子就说过“小仗则受,大仗则走”,轻轻的打就受,重打就该跑了,违背正道的曲意顺从,那可是真正的不忠不孝啊!

重耳在外多年,终于等到机会。秦国因不满当时晋国的国君,要扶持重耳回晋国登基,并且把秦国的公主嫁给重耳。有这样的好事重耳当然愿意,重耳接受了条件回国做了晋国国君,并且把秦国公主接回晋国做了正室夫人。

正因为重耳不肯屈从,一跑了之,在外多年等待机会,最后才能够收拾因父亲的错误导致大乱的晋国,使晋国成为天下第一强国,自己也成为名满天下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同时更使晋国和秦国修好,自己娶了秦国的公主,使两国有了姻亲的关系,逐渐被百姓认可,成就传为千古佳话的“秦晋之好”。


叁品姐姐的小幸福


在古代被皇帝赐自尽后的人他必须自尽,他也跑不掉。能够让皇帝惦记,并且赐以自尽这样的人都不是一般的人,不是大臣就是武将,在朝中能够掀起波澜的人,自己不检点到了皇帝赐自尽那自己也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一切都悔之晚矣,当然有些人他永远也不会悔之晚矣。

只要皇帝赐自尽的人基本上那是皇帝身边上的人早已侦查摸清赐自尽人的一切情况,案情清楚、确有其事,或对皇家不满,或怨言不休,功高震主而又任性妄为,这样的人大多让皇帝惦记,起疑,而后赐给他明白那就是自尽。


秦朝崛起的关键人物吕不韦,持国炳、理朝政,秦王嬴政称之谓仲父,赐封十万户,功高盖世,由于他自己误认为自己有大功与秦,又是和嬴政母子关系暧昧,他的任性与不检点引起了成年秦王嬴政的警觉,而后赐他几句话,他不得不饮鸩自尽。秦国大功者武安君白起者,功高不自量,秦王多次命他出征,违命不召,加之应侯范睢暗中挑拨,白起怨望颇多,最终得到秦王赐予的一把长剑,他行到杜邮的时候接剑自裁,他往那儿跑?行皇帝命令的人还的等着回去向皇帝复命哪。


杨柳青青春之声


被皇帝赐自尽,突然不想死,想逃跑。说实话你以为皇帝给你闹着玩啊!皇帝一言九鼎,让你今天死,拖不过明天。

但凡能被皇帝判处死刑的犯人,估计也是罪大恶极或者是让皇帝青睐的“倒霉蛋”。重点对象自然有重兵看守,要想逃跑估计要有郭靖的武功、黄蓉的智慧才能侥幸逃跑,最重要的还有一个附加条件,要有一个外援。典型案例:比如水浒传中及时雨宋江,宋徽宗的手下要杀他,黑旋风不是就劫了法场了吗?宋江有外援相救外加吴用的智慧,他才得以逃走了。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宋江这样幸运。明朝的9999岁的大太监魏忠贤就没逃跑,按说魏忠贤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年的耕耘朝廷,能没有自己的势力吗?崇祯一句话“赐自尽”,他就乖乖的喝了毒酒,可见皇帝的话还是管用的。老魏最多就是和解差对付了个把时辰,贿赂了点金钱,多活了一会,老魏也觉得值了。还是那句话,宋江比魏忠贤幸运,虽然宋江逃了一时,但逃不了一世,最后还不是被宋徽宗赐了毒酒,皇帝想让你死,尽管天地很大,却没有宋江的容身之所。

历史上还真有被皇帝赐自尽而侥幸逃走的人,比如唐玄宗李隆基赐杨贵妃自尽一事。安史之乱爆发,唐明皇带着杨贵妃逃难,途经马嵬坡时,六军不发。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但接下来事情峰回路转,据历史记载杨贵妃并没有死,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有个将军暗恋杨玉环,偷偷把他放跑了,其二是:高力士进行偷梁换柱找了个替死鬼,杨玉环乘船偷渡去了日本,据说日本有她的衣冠冢,还有就是日本电影明星山口百惠说是杨玉环的后代。不知道是真是假。看来女人就是比男人幸运。哪怕富可敌国的和珅也比不过杨玉环,和珅按说不比魏忠贤能力小,但和老魏命运差不多,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练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练,知道死期已至。写下了一首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赋诗完毕,和珅拿起白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悬梁自尽,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50岁。

看来无论多大的官,皇帝让你死,你不想死也得死,这就叫做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也叫自作孽不可活。


秉烛读春秋


被皇帝赐自尽后,当然可以不自尽,因为还可以选择逃跑。

但是,有一个前提,你必须能跑的掉才行。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说皇帝都要赐死你了,你能往哪里逃?

大家不要忘记,一般能被皇帝下命令赐死的人,那可都是朝廷中的重臣。这样的重臣,多多少少是对国家做出过贡献的人。由于在后来因为犯了错,皇帝追究起来,不得不把他们给处死。

下面我们看看历史上发生的这样的真实事例的时候,那些大臣是如何做的?

先说秦国的战神白起,他就是因为违抗秦昭襄王的命令,不去打赵国。导致秦国派出去的军队,接二连三地失败。在加上小人的煽风点火,秦昭襄王一怒之下,就赐给了白起一把剑,让他自杀。

白起没有选择逃跑,他是有身份的人,他就是死,也要死的光明磊落。只有这样的死,才不会让他失掉士大夫的气节。所以,最终,白起选择了体面的死去,而不是苟且偷生。

当然这时候的秦昭襄王,还不是皇帝。但是,他对于白起来说,是和皇帝没有什么区别的,因为白起只效忠于秦王。

我们再说发生在汉文帝朝的一个重臣,这个重臣就是汉文帝的舅舅薄昭。

薄昭是汉文帝唯一的一个舅舅,也是汉文帝最为器重,最为信任的一个大臣。那么既然薄昭对汉文帝这么重要,汉文帝为何还要赐死他呢?

因为不得不处死他,他犯了法。这件事和薄昭的侄子有关,薄昭的侄子,在地方仗着薄昭的势力,强抢民女,被当地的县官抓住并且给处死了。

薄昭知道了这种结果之后,他很生气,就直接把那个杀他侄子的县官给杀死了。

就是这件事,县官的家人把薄昭给告了,汉文帝虽然贵为皇帝,他也不能保自己的舅舅,因为他要维护法律的公平性,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所以,汉文帝赐死薄昭的办法,就是让他自尽。

薄昭那里肯死,他可是国舅爷呀。他以为自己的外甥,也仅仅是在气头上,随便说说而已,所以,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真的会死。

可是,汉文帝还在等他死呢,一连几天过去,薄昭竟然还一点要死的征兆都没有。

汉文帝只好出大招了,他让朝中的文武百官,都穿上丧服,去薄昭家吊唁他。薄昭看到大臣都哭自己的时候,知道自己活不成了。这个外甥是真的要对自己痛下了杀手了,所以,他也就选择了自杀。

当然,历史上关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说只要皇帝要赐死的人,大多数都是选择体面的死去的。因为死了你一个,就可以救活你全家。

要么你选择不死,带着全家逃走,可是皇帝想追杀你,天下之大,哪里有你的藏身之地呢?

所以说在皇帝要赐死大臣的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直接如了皇帝的意,要不你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来偿还。

被皇帝赐死的人中,大家应该最为熟知的就是大贪官和珅了,他就是在乾隆死后,被嘉庆皇帝给刺死的。


史学达人


大家要明白,所谓“赐自尽”其实是一种特殊的死刑。是打算要执行死刑,但是从宽处理的一种刑罚,有专门的实施程序,也有专人监督,根本不可能逃走。

比如,雍正三年(1725)十二月,川陕总督年羹尧被逮入京,以犯有92项罪行,皇帝念他有平定青海的大功,“谋逆虽实而事迹未著,不忍加极刑”,故特派内大臣和步军统领各1人,捧诏书前往宣读:“狱中令自裁。”



乾隆时期,这一特殊死刑的施行,就更为常见。乾隆十三年(1748),皇后死亡。湖广总督塞楞额,因违反“国恤后百日蕹发”的旧制,被逮入京究办。刑部拟为处斩。但皇帝以塞氏“尚为旧臣”:“从宽赐自尽”。



所谓从宽,实际上只不过免去了绑赴刑场、有失体面地当众处死,如此而已。从当时发生的一些实例上看,诸如前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营私受赃”(1748);前任浙江巡抚鄂乐舜“婪索盐商”(1756);曾任江苏等省布政使、辞官在家的彭家屏,书写皇帝名字不循例缺笔(1758);云贵总督杨应琚“欺罔,掩败为胜”(1767);前湖南巡抚李因培掩盖属员亏空(1767);四川总督阿尔泰“赃私”(1773);都受到赐自尽的处分。

他们大多属于方面大员(布政使)和封疆大吏(督抚),绑缚刑场一是不体面不好看,二是不便留全尸。三是过去有功,皇帝曾经给过一些奖赏和鼓励,公开处刑,意味着过去的奖赏给错了。因此大多采取这种执行方式。被赐自尽后,如果真想逃走,也需要里应外合,难度不比劫法场来的小。这么说,题主明白了吗?


林海


历史上,被皇帝赐自尽,少有听说过不按要求不自尽的,不自尽还逃跑的更是闻所未闻。要知道,能被皇帝赐自尽的可不是一般人,大都是亲信大臣、皇亲国戚、著名将领等重要实权或清贵人物,一般采取挥剑自刎、鸠酒毒死、白绫自尽等方式,这取决于被赐死人的年龄性别职务等因素。

服从命令自尽是明智之举

历史上被皇帝赐自尽而死的人物可以说数不胜数,如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兰陵王高长恭,杨贵妃杨玉环,大贪官和珅等等,上述人物面对赐死命令,虽然感到冤屈或不舍或悲愤,但无一例外地执行了皇帝的命令。缘由何在?原因在于这些人权衡利弊,服从皇帝命令自尽是明智之举,决意反抗非但不能挽回局面,反而会使自己的名誉或家族亲人面临更大的灾难。毕竟,皇帝使者带着诏书,是有备而来的。如果被执行人顺利自尽,那就皆大欢喜;如果被执行人违背皇帝命令,使者将会强制协助对方自尽;如果对方动用武力反抗,一般情况下,使者还可以凭诏书调动周边的武装力量予以扑灭,到这一步,等待被执行人的下场就不止是自尽这么简单,这表明对方对抗皇帝威严,可以对被执行人的家族亲人一并问罪。考虑到反抗无济于事,自行了断是稳妥可行受损程度最低的选择,也就成了他们最后的归宿。

不自尽逃跑是更大的灾祸

假如被执行人不自尽,而采取武力反抗或其他方法潜逃,那将是更大的灾祸。这时皇帝将会宣布对方为叛逆,叛逆的家属亲族将会被视为叛逆,下狱、流放甚至诛九族。被执行人也将被全国画影缉拿,敢于窝藏人犯的个人和团体也将会被一并治罪,在这种情况下,被执行人难以藏匿,只能潜逃深山湖泊沙漠等人迹罕至的地方(如果逃得到的话),过着担惊受怕、饥寒交迫的生活,这种生活一般持续不长时间,或被发现捕获或因病痛饥饿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