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SCI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随着SCI写作发表的日渐普遍化,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需要写作SCI文章。但写作发表SCI文章与写作发表普通的文章不同,因为SCI文章属于科技类文章,科学性和真实性都十分的重要。在SCI写作发表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问题?

当SCI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1、SCI文章包括哪些内容?

署名:署名要求真实,这样才可以体现责任,通常包括真名与工作单位。第一作者必然是文章的全程负责人,而这之后的署名需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序。其中行政领导人不署名,对SCI论文写作过程有贡献的人员也可以在致谢里体现。署名中切记完整的署上每个有参与的人员名称,不要忽略了某个人员。

引言:引言要做到引人入胜,行文简练,好的文章通常都有一个发展历程与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突出文章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及文献。引言部分在对前者研究内容的评价时要中肯,不可以踩低前人的研究来凸显自己的论文内容,也不可夸大自己的研究内容。

材料和方法:了解所投期刊杂志对此方面的格式要求,严格按照期刊杂志的要求去撰写,这是提高被期刊收录的要素之一。

1.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2.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3.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

讨论:讨论在SCI论文写作中的地位也比较高,但难度也很大。应从全局下手,找到主要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对实验结果应作出分析与推理,不要重复的叙述实验结果。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当观点的对立情况,我们在撰写中要适时的给予论述,不可避而不谈。

另需注意文章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讨论部分一定要把握好假设的提出,不可因过分提出假设而使得论文虚假、不真实。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力求真实可信,不能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但如出现误操作或设备故障这样所得的数据可以不用。实验结果的行文应简练合理,剔除不适用的数据也可以留做它用。应注意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因为实验结果是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的,专业术语的使用是为了更好的凸显实验结果的特性。用表优于图,但要适当注意篇幅,图表各项不能重复。如有偶然现象也需交代清楚。图表的使用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但一般都是用表格。

参考义献:这是文章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文章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文章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文章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文章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文章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当SCI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2、SCI文章期刊投稿如何选择期刊?

首先,在本领域内的、预期影响因子范围内的期刊中,从期刊名初步筛选可能合适自己文章内容的期刊。然后找到期刊的介绍,阅读其“目标和范围”(aim and scope),以确定稿件是否符合。接下来再看看期刊近几年内影响因子的走势,以其保持上升或稳定为佳。

另外一个可以参考的指标是该期刊是否曾在过去发表过相当数量的中国作者的文章。学术期刊终归是商业杂志,出版商以赢利为最终目的。世界各地的期刊,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有自己的偏好。并不是说没有发表过中国作者文章的期刊就一定不能投稿,但是相较而言,在其它各方面差不多的情况下,曾经发表过大量中国作者文章的期刊一般会对中国作者更友好,期刊编辑也更熟悉和中国作者的交流方式。

最后,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期刊的审稿周期(turnaround time),指的是从期刊收到投稿到编辑发出第一封关于决定的回复的时间(接受,需修改,或者拒稿)。很多期刊会在网页介绍中列出审稿周期,这是给作者的一个参考,也是一种承诺。在前面的一篇博文里我曾提到过,如果作者在已经过了审稿周期之后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复,可以给编辑写信进行咨询。

当SCI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投稿前检查:投稿前需要检查的地方有很多,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用一句话将自己文章里面的创新点总结并写在纸上,然后浏览全文查找文章是不是具备这些创新点。这一步做完之后就是关于论文题目的检查了。

论文的题目一般主要是看其是否符合自己文章的主题内容,千万要避免题目与文章完全不相关的现象出现,当然题目切记太长,最好给人一种简单明了的感觉。接着就是按照论文的程序检查文章的摘要部分,摘要的字数一般都要求控制在250字以内,同时摘要要能概括整篇文章的大意,检查的时候不妨看一下其是否含有背景、方法以及结论等几个方面。SCI文章的关键词一般大概是5~6个左右,具体的数目根据自己文章的内容进行决定。

检查了以上几点之后我们要开始正文的检查。正文检查的关键点是看它的思路是否整个文章意思相契合,即符合文章的一个大体框架。另外要看它具体的研究内容是否实现在段落之间的平稳过渡。

当然,它层次的清晰度以及文献描述的完整客观性都是要考虑进去的。正文部分检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用它的整体结构是否紧密,如果不够紧密的话要记得删除那些与文章的主题无关的一些文字部分。

当把整篇论文检查一遍之后,先将发现的错误纠正然后再进行二次检查,第二遍检查不同于第一遍,它往往注重图文之间的结合,看所配备的图片是否符合所对应的文字描述。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整理自己论文的检查结果。尤其对于文章的结尾部分,一定是基于全文内容的总结而不仅仅只是跟主题相关就可以,同时展望的内容不能有太大的跨度,一定要保证合理。

当SCI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