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化悲岩寺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后所乡辛立庄村南3千米处,距县城35公里,当地百姓称化悲庙,亦曰碧岩禅寺,俗名羊驮寺。据遗存石碑记载,化悲岩寺始建于辽,元至正年间扩建。寺院座落在翠微山东麓西侧山腰,依山傍势。四周险峰崔嵬,沟壑纵横,绿草吐翠,山花放香。山顶卧云流颠,沟底清泉宛迤,寺内石洞别致。相连奇特的八大景观更使人流连忘返、触发思绪。

第一景观:孤松独石

寺庙中有一块巨大的卧牛青石,上面挺立着一株千年古松,石底生根,树径70公分,高达3丈有余,树冠向西南角倾斜,形成迎宾式,四季郁郁葱葱,绿意常浓,荫庇着大殿众神。惜之文革后期被人砍伐。

第二景观:听响滴脆

寺内圣水洞有一青泉,常年水珠连串,叮咚有声,清脆悦耳,下有巨石承接,日久而滴水成穴,常储清水,盈满不溢,形似明镜,一目见底。传说此水有神效,能清心明目,疗治百病。

第三景观:两山夹一楼

北殿群组的南端,有两处东西对称笔挺的险峰,中间夹一不足两米宽的过道,凌空建一楼阁,宛若两个血气方刚的汉子,拔弓弩箭,被一慈祥威严的老人点拨超度,感悟到了无比佛力。

第四景观:钟鸣百里

穿过夹楼是南大殿,往南是钟楼,其构建青秀奇伟,别具一格。上悬铜钟一口,晨扣而响,其音萦绕山间,恢宏高亢,曼妙不绝,久久不去,百里闻声。传说遇有西风,钟声可传至浑源。原铜钟在解放战争时期被毁,后来人们在浑源仿铸了一口铁钟。

第五景观:二泉映月

越过钟楼,东行至观音楼,楼内有两眼清泉,泉水顺着石壁滴入下面约一尺深的石穴内,形成一汪池水,每每月亮当空,映照在水面,银光四射,彩虹若现,拱呈“二泉映月”的奇景。

第六景观:朱砂藏洞

最南端是朱砂洞。相传一年盛夏,天旱无雨,百姓上山祈雨,不小心把一只祭祀的牲羊弄跑,钻入山洞,但洞口太小,人不能入,羊不知去向。隔几日,有人发现羊从沙家寺老君殿钻出,满身朱红,从此该洞得名朱砂洞。

第七景观:碑岩晚照

朱砂洞前有一石碑,立于元朝,高达2米,碑面平滑,光可鉴人,每当夕阳西下,碑面正映着落日余晖,与背后山壁石岩浑然一色,如晚霞一道,光彩照人。

第八景观:佛灯长明

化悲岩寺素有全神之称,共二十六殿,三楼阁,背依天然石窟而建,据说当年凡是在化悲岩寺焚香祭神的香客,不论有多深的悲痛,只要在寺内祭拜之后,顿时化为乌有,因而香火鼎盛,佛灯长明,山下远眺似银河点点。


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厚重山阴之化悲岩寺八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