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家书】你总先想别人却不心疼自己

【特别家书】你总先想别人却不心疼自己 | 想起您吃的苦就不觉得苦了

【特别家书】你总先想别人却不心疼自己 | 想起您吃的苦就不觉得苦了

寄信人:妻子秋田

收信人:丈夫姜爱军

我想对你说:

●老伴,你咋这么傻,只知道心疼别人,却从来不知道心疼自己。

●你的工作量一直保持在车队前三名水平,年年都拿安全奖回家。

●大家忘不了你,因为你的心里总是先装着别人,然后才是自己。

逝者生平

姜爱军,1950年出生于河北沧州,1978年转业到克拉玛依从事驾驶员工作,专门拉运水、货物,为油田生产服务。工作期间,荣获过十多次单位先进个人称号和安全运输奖。2008年去世,享年58岁。

【特别家书】你总先想别人却不心疼自己 | 想起您吃的苦就不觉得苦了

你总先想别人却不心疼自己

老伴儿:

你好吗?在你离开我11年零48天,我终于有勇气写这封信给你。

我有很多话想对你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老伴儿,你知道么,今天小孙子兴冲冲跑回家,告诉我,他的数学单元测验又拿了100分。

看着小孙子鹅蛋般的小脸庞,还有那双和你一摸一样的眼睛,我总能想起你。

你走后,亏得还有小孙子在我身边,只是,我多想和你一起享受这天伦之乐。

你只吃了一个鸡蛋,剩下的全分给了战友

老伴,你还记得咱俩刚认识那天的情形吗?

那天,你随着部队第一次去我们村里,看到扛着铁锹刚从地里干完农活回家的我,你就向村里人打听:那个留着两个大长辫子的,是哪家的姑娘?

说实话,那时,我真没看上脸黝黑的、个子高得和竹竿一样的你。

后来,在老村长的介绍下,咱俩认识了。只要一有时间,你总找各种理由给我家干活:翻土、除草施肥、挑水、打猪草、扫院子……家里里里外外的活,就没有你不会干的。

有时忙完,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你就回部队了……渐渐地,我感觉,你这个小伙子不错。

我妈说,这孩子真好,别看长得普通,但心眼实在,话不多又勤快,将来肯定实心实意地对我。

1976年7月28日,我们刚完婚没几天,唐山就发生了大地震。

“轰隆”一声巨响,我家的一面院墙因为余震波及,瞬间倒了一地。

你放心不下我,一大早就开车来看我,匆匆交待了几句,就随着大部队拉救援物资奔赴灾区了。

临走时,我往你怀里塞了几个熟鸡蛋,嘱咐你路上吃。可后来我才知道,你只吃了一个,其他全分给了战友们。

15天!只有15天!你再回来的时候,整个人瘦得不成样子。看到瘦了9公斤的你,我忍不住哭了。在灾区,你每天只吃一个馍,你把省下的口粮全部分给了灾区的老人和孩子。

老伴儿,你咋这么傻,只知道心疼别人,却从来不知道心疼自己。

虽然埋怨你,但我知道,我没嫁错人。

你说这样车轮胎能用的久些,给单位省钱

老伴儿,我很想你。

过去你在的时候,总是特别忙,为工作、为孩子、为咱们这个小家。寒来暑往,几度春秋,即便再累,也从来舍不得休息一天。

有一次,你胃痛得无法直立行走,才去医院看病,结果已经到了癌症晚期,三个月后就匆匆离开了我们。

老伴儿,你走了,天塌了,我当时也垮了。

我一病不起,在床上躺了好几个月。后来身体好些了,但时常精神恍惚,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女儿劝我说,如果你活着看到我现在的样子,不知有多难过。

是啊,为了让你走得安心,不给儿女增加负担,我必须努力好起来。

1978年,你转业来到克拉玛依工作。那时候条件异常艰苦,住都是地窝子。你不想让我和孩子们受苦,不让我们来,每次写信都说挺好的。

但每年回来探亲,你的身体总在日渐消瘦。1981年,我毅然决定来克拉玛依和你一起生活,有你的地方就是家,一家人在一起,再苦也是甜。

老伴儿,你知道吗?这辈子,我最崇拜的就是你。

记得你开水罐车的时候,每天要往返各井队送水。为了能多拉几趟,你每天早晨8时就出门了,晚上10时才能回来。

有时晚上回来,累得倒在沙发上就睡着了,脸都顾不上洗。

还有你每次出车前,总要把轮胎仔细检查一遍,用起子把小石子全部剔出来。同事问你为啥费这事儿?你说,这样车轮胎能用的久些,给单位省钱。

克拉玛依的冬天是真的冷。气温到零下二十几度的时候,你总在凌晨一两点去单位发动一次车,热上二十多分钟再回来睡觉。你说,天太冷了,车冻一晚上,第二天早晨肯定发动不着,会耽误工作。

那时候公路不好走,去一趟乌鲁木齐要跑七八个小时,再加上来回装货卸货,一般人至少需要3天,而你经常是两天打一个来回,除了上厕所,其他时间都在车上。

出门时,给你带的二十块钱,你总是舍不得给自己花一分钱,经常从自家带点馍馍和水就解决了两天的伙食。但回来时,却给孩子们买了一堆好吃的。

正是因为你的认真和踏实,你的工作量一直保持在车队的前三名,年年都拿安全奖回家。

当时疼得你直冒汗,愣是没听到你喊一声疼

每年过年,来家里拜年的老朋友、老战友都很多,虽然你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但大家心里都一直挂念着你。

还记得和你关系最好的老郭吗?每年他大年初一总是第一个来拜年。这两年,他身体也不太好了,我劝他别来了,他却说不行。他说谁家都可以不去,一定要来咱家。

老郭念旧情,二十多年前,他家里遇到了难事,四处借不到钱,是你想都没想就将家里的全部存款2000元全借给了他。

你的老队长赵师傅还记得吧,咱两家人关系一直很好,我啥时候见了他,哪怕是在大街上,他只要一提你,就会掉眼泪,说特别想你。

他说,就喜欢你的热心肠。

记得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次你刚从东疆跑车回来,单位院子里正在卸木头。本来你可以不用管直接回家休息,但你就是这么热心,非要留下来帮同事一块干。

结果,一根比你腰还粗的木头没放好,滚了下来,刚好砸在你的小腿上,造成粉碎性骨折……赵师傅说,当时疼得你直冒汗,愣是没听到你喊一声疼。

你就是这样,哪怕是陌生人,只要有困难,你就要帮。

那一年,女儿刚出生不久,你突然急匆匆回到家,让我挤一点母乳在小碗里。

当时,我正在坐月子,虽然很纳闷,但也没多问就挤给了你。你小心翼翼地端了出去。

原来,小区旁边盖房子的江苏队里有个小伙子被电焊光刺伤了眼睛,医生说用母乳洗眼睛,疗效最好。

后来听说,没过多久小伙子的眼睛痊愈了。

还有,你用咱家去世的小狗的脂肪炼了一碗狗油,装进瓶子里,小心地摆在窗户台上。我当时还生你的气,小狗死了,孩子们难过,你还摆这东西在家里。

后来,街坊邻居谁家孩子被烫伤了,都到咱家借狗油。原来,你早就知道,狗油是治烫伤最好的药。

你走了,我慢慢的知道了,为什么大家都忘不了你,因为你的心里总是先装着别人,然后才是自己。

我听了以后笑着告诉他:这都是随你姥爷了

老伴儿,你的好,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啊!

受到你的影响,孩子们也像你:大女儿对工作认真负责,总是利用放学和周末义务为成绩不好的孩子补课;二女儿是个热心肠,见谁有困难,她都热心去帮……

有一年,二女儿带着3岁的儿子坐公交车,遇到一个老阿姨摔倒了,她想都没想就和孙子一起把人家送回了家,孙子回来特自豪地给我讲这事。我听了以后笑着告诉他:“这都是随你姥爷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老伴儿啊,对我来说,你就是我人生中最美的风景,遇上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现如今,也有人要给我介绍老伴,可我总是回绝,在我心里,谁也填补不了你的位置。

老伴儿,孩子们都孝顺,我过得挺好的,你就放心吧!

如果有来生,下辈子我还嫁给你!

妻子:秋田

本报记者 郭雪梅 记录整理

【特别家书】你总先想别人却不心疼自己 | 想起您吃的苦就不觉得苦了

收信人:母亲韩淑萍

寄信人:女儿华荣

我想对你说:

●我在婚礼上哭成泪人,我多希望,那天能跪谢您的养育之恩。

●村里有您太多故事,是您做的好事多,积了德才保住了弟弟。

●我学着您的样子,想起您吃的那些苦,再艰难都不觉得苦了。

逝者生平

韩淑萍,1951年生于重庆黔江,1987年支边新疆,在新疆农一师九团从事棉花种植工作,先后被评为连级先进个人、团级三八红旗手。2009年因病逝世。

想起您吃的苦就不觉得苦了

亲爱的妈妈:

您还好吗?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南疆沙漠边上的那个小城阿拉尔,也到了梨花怒放、草长莺飞的时候。

每年这个时候,您就会忙碌起来,院子里那一畦闲了一冬的菜地,您一点点翻开,挖沟,施肥,打埂,今天撒点菜籽,明天又买来西红柿苗辣椒苗,弯着腰,一株株栽下去……

菜地角落里那颗灰枣树,也渐渐吐绿发芽,您总能从养牛羊的邻居家要来农家肥,埋到树下……

几个星期后,绿油油的小白菜一茬茬地长出来,用来下汤面最好吃;几个月后,菜园就热闹了起来,茄子、辣椒,还有西红柿,挤挤挨挨地等着我们采摘……

到了第一波辣椒成熟时,您会挑个全家都在的日子,从鸡圈里抓只鸡宰了,扯几根葱,一会功夫,满院飘香的辣子炒仔鸡就出锅了,全家人围在一起……

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味道,至今无法企及。

没有了妈妈您,我们哪里还有家啊

等我工作了,每年这个季节,您就会打来电话:荣啊,我种了你最爱吃的黄皮辣椒,又养了好多鸡,等你回来,妈就能给你做辣子鸡吃了。还有那颗灰枣树,今年的花开得特别密,那树上结的枣,你最爱吃了……

絮絮叨叨的言语里,满满都是期望……

这样的时光多美多好啊,我以为,这样的时光会一直长长久久……

美好一瞬间被打破。

10年前,就在这样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最爱的女儿捧着装着您身体和魂灵的那个轻轻的小盒子,从梨花盛开的小径之中穿过,带您回家。

喧嚣热闹的春日,我却觉得比冬日还要寒冷。

一阵风来,梨花纷飞飘落,您一手带大、不谙世事的孙子突然问我:姑姑,奶奶什么时候回家?

我膝下一软,抱着您的骨灰,长跪痛哭。

回家?

没有了您,没有了妈妈您,我们哪里还有家啊!

是您的隐忍和坚强,让我真正长大

妈妈,您在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厉害,一个人可以抵挡一切。可您突然离开后,我才知道,没有了您,我干什么都没了力气。

我多想您教教我,生死离别的悲和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要怎样撑过来?

那年,最疼爱您的父亲、我的外公,您的弟弟我唯一的舅舅,还有三姨的公公和儿子,在一次意外中全部罹难。

噩耗传来时,已过去了两个多月。

那时候我还小,只记得您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不说话也不吃饭,等起来时,满头青丝中已是斑斑白发……

家里穷,您终是没有回去,很快就像没事人一样,把自己忙成了陀螺。

很久以后你开始念叨:你们的外公最疼我,可他走了,回去也见不着了。你们外婆早就走了,妈妈的家,也没了……

直到您走后,女儿才恨自己,恨自己真是蠢啊,您那样无助悲痛难挨的日子里,女儿却未能给您一点点安慰,哪怕是抱抱您呢?

您愧疚没能早点把外公接到身边,给他做他最爱的油炸干辣椒,给他买他爱喝的酒,您说等我们都大了,就回去给外公上坟修墓……

可您走得太着急,这些小愿望都没来得及实现。

不过您放心,您走后不久,我就回了老家,替您买了好酒,亲手替您炸了辣椒,也圆了您给外公修墓立碑的愿望……

不知不觉中,是您的隐忍和坚强,让我真正长大。

不光我们想您,还有好多人都想您

今年的这个春天,就是您离开我们的第十个春天了。

10年前您走的时候,还有两个月就是我结婚的日子,弟弟把您准备好的红包转交给我时,我哭得不能自己。我多希望,结婚那天,能跪谢您的养育之恩……

10年里,医院里看到别人搀扶着妈妈,我想您,我连一次陪您看病的机会都不曾有过;去逛街,看到适合您的衣服,我想您,这辈子,您才穿了女儿给您买的两身衣服;去旅游,我想您,这辈子,我没能带您去外面看看;去吃饭,遇到您爱吃的,我想您,这辈子,为了我们,您没吃过好的没穿过好的;生孩子疼痛难捱时,我想您;一个人带孩子无助时,我想您……养儿方知父母恩啊!

妈妈,您知道吗?您走后,不光我们,还有好多人也想您。

那年,我回老家接父亲。刚到家,婶娘一瘸一拐提着一篮土鸡蛋送到家。

1989年,您从新疆回老家接我们,在村口碰到婶娘用手帕包了4个鸡蛋,要走到10里之外的街上卖了换盐。您不忍,给了婶娘1块钱把鸡蛋买回家。

婶娘说,那时候4个鸡蛋最多卖2角钱,可您却给了她那么多,“你妈是好人。”在婶娘的讲述中,我哭成了泪人。

我没要婶娘的鸡蛋,她抹着泪提着鸡蛋回去了。

等我和父亲离开时,婶娘站在村口,将一兜煮熟的红鸡蛋塞到我手中,像妈妈您一样叮嘱我,“有空回来啊,婶娘给你煮饭吃。”

我又一次哭成了泪人,你走了那么久,却让我们仍然沐浴着您的福荫。

我一步一回头,在这个宗族小山村里,您的能干和善良是出了名的。做得一手好菜和拥有一手好刀工的您,不管谁家办红白喜事,都会叫您去帮忙,您总是精心替主人家打算:肉切得越薄越好,香肠要斜刀切薄片,这样不但好吃摆盘也漂亮大气……

那年寒冬的傍晚,一老一小的赤脚医生经过村里,眼看天就黑了,可村里没人愿意留宿他们,是您,把他们请进家,给他们煮了热腾腾的腊肉面。

老赤脚医生感恩您的善良,临走时,给了您一副治风湿的药方,没想到,竟治愈了困扰您多年的风湿病。

1987年,知道舅公得了肺病,您给他家邮了20块钱。那个年代的20块是巨款。靠着这笔钱,舅公治好了病。

……

弟弟三四岁时,坐在马路边上看我割草,被路过的牛顶下马路。马路下,是三四米高的悬崖乱石丛,有牛曾经在哪里摔死过。我吓坏了,只知道哭。

弟弟被崖下那家人送回来时,只是腿上擦破了皮,我忘记了自己是不是挨了打,只记得他们都说,是您平日里做的好事多,积了德才保住了弟弟的命……

想起您吃的那些苦,就不觉得苦了

您对所有人都善良都宽容,对我们却严苛:逼着只有五六岁的我们干农活、站板凳上炒菜做饭、放牛砍柴剁草喂猪、栽秧种红薯掰包谷……

小时候,觉得自己好苦啊,每天有干不完的活。可长大后才发现,劳动的苦哪里算苦呢,心里苦才是真的苦。

结婚至今,我和丈夫一直两地分居。在这个没有一个亲人的小城里,我一个人工作,一个人撑过孕期,一个人带大儿子,期间的艰难和苦楚,只有自己知道。

撑不住的时候,就想起您,想起您吃的那些苦,就不觉得苦了。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我学着您的样子,和邻居、同事、朋友相互帮忙,相处愉快。于是,我忙得抽不开身的时候,邻居叔叔会帮我到幼儿园接孩子;周末加班的时候,儿子会被朋友接走照看;他上学了,中午我来不及回家,打个电话给对门阿姨,儿子就有可口的饭菜吃……

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儿子也特别懂事善良,小小年纪已学会了很多家务,有好吃好玩的也懂得分享给朋友……

听说您做饭特别好吃,他也特别想您,总是对着您的照片说:外婆,要是你还在的话,我该多幸福啊。

是啊,要是您还在,我们该多幸福啊。

如今,我们一家三口也迎来了相聚时光,每天家里都有欢声笑语,当然也有吵闹,可日常的家不都是这样的吗?

要不是您的言传身教,哪有女儿今天平淡而幸福的小日子呢?

10年了,妈妈,您牵挂的每一个人都挺好的,弟弟又给您添了一个孙子,姐姐一家也很好,爸爸跟我们在一起,也过得很满足……

妈妈,我时常回阿拉尔,每次路过老房子那个路口,我总忍不住一直望,总觉得您就站在那儿,昂首翘望接我回家;离开时,我也总会扭头看向那个路口,总觉得您还在那儿,深情而眷恋地跟我摇手告别……

永远想你的女儿:华荣

本报记者 田华英 记录整理

【特别家书】你总先想别人却不心疼自己 | 想起您吃的苦就不觉得苦了
【特别家书】你总先想别人却不心疼自己 | 想起您吃的苦就不觉得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