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为什么说华为迟早得倒下?

任正非:为什么说华为迟早得倒下?

原创 蒋军 2019-03-26 23:26:19

任正非:为什么说华为迟早得倒下?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罕见的接受了采访,打破沉默的同时与媒体进行了小规模的访谈。

任正非还被问到一个很哲学的问题:华为会不会倒下?他回答道:一定!

任正非认为,华为倒下是早晚的事情,这是个哲学问题,不是个现实问题,百年老店是很难的,最主要是懒怠。

任正非:为什么说华为迟早得倒下?

华为能从深圳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运营商;任正非能从40岁一无所有,成为今天广受尊敬的顶尖企业家,并不是偶然的。

1987年,因工作不顺,被骗200多万,任正非转而集资21000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创立初期,华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工程控交换机获得了第一桶金。1992年任正非孤注一掷投入C&C08交换机的研发。1993年年末,C&C08交换机终于研发成功。其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低三分之二,为华为占领了市场。

2011年12月,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论坛发布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篇文章,透露了华为的人人股份制。任正非透露,设计这个制度受了父母不自私、节俭、忍耐与慈爱的影响。任正非还创立了华为的CEO轮值制度,每人轮值半年。此举为避免公司成败系于一人,亦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

任正非:为什么说华为迟早得倒下?

2018年3月22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任正非不再担任副董事长,变为董事会成员。

2019年1月20日消息,任正非在接受央视《面对面》访问时表示,主动放弃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称号,称开会时坐不住两个小时。

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企业家,任先生曾经被人拍摄到排队轮候的士、坐地铁,对物质的享受没有多少兴趣。华为去年的研发开支高逾人民币一千亿,拥有八万七千多个授权专利。

任正非:为什么说华为迟早得倒下?

华为,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任正非同凡响,雄才大略和超越平常企业家的深刻思想,这也在任正非回答华为能走多远的问题时,可见一斑。

雷军在面对空前压力时,喊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这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少壮派企业家不认输的倔强;对于年过七旬的任正非,早已是耳顺之人,面对华为外遭列强围堵,内部质疑声起的现状,平静说出“华为迟早得倒下”的惊世之言,展现出一种“生死看透,自然接受”的先知风度,更有一种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歩的超然洒脱之态!

这种超越常人的回答,让记者只能心悦臣服……企业如人,形势比人强,商业竞争,群雄逐鹿,风云变幻,生老病死,是个常态,要想基业长青,又谈何容易?

任正非:为什么说华为迟早得倒下?

苹果这么伟大的品牌,一旦乔布斯离去,产品便失去了惊艳和魅力,诺基亚当年称雄全球,可面对智能手机的一夜风行,手机巨无霸也只能轰然倒塌……

任正非的回答,直抵企业的终极宿命,也是人的终极宿命,所以才有华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之感。

也才有华为在高速成长时,任正非在企业内部大谈华为的冬天已经来临,多次在公共场合吟唱北国的春天,这跟乔布斯力倡的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对未来充满危机感却又抱持足够的信心与耐心,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有这样的精神原动力,才有华为不断迭代而出的新传奇。

任正非说关于华为能走多远的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哲学是对世界本原、本质与规律的回答,而“华为迟早得倒下”的答案,就是对企业发展路径的哲学回答,他抛开了关于华为是否要做百年老店假大空式的愿景阐述,也无视了暂时的风雨冲刷对企业可能造成的伤害,以随时面对又欣然接受死亡的超然心态,从潜意识中放弃了对自己的绑架,换成用全球最高的标准,做好对客户的服务。

任正非:为什么说华为迟早得倒下?

以这样的境界,给世界展现一个智慧通透自然顺遂的华为,传递出来的,却是一种无所畏惧,又富有温度的领袖情怀。

有人说任正非是不仅是一个哲学家,也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英勇的战士…

任正非说:关键是一点,我们要聚焦成功的一点,不要把面铺得太开。铺开了就分散了力量,就炸不开城墙口,形不成战斗力,这是鸡头在作怪!

2018年,华为公司的业绩很好,总收入将近1,085亿美金,同比增长20%。

任正非:为什么说华为迟早得倒下?

我们在2019年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但目前我们制定的业务计划和目标是在2019年实现1,254亿美金左右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到20%。

任正非:我们不管身处何处,我们要看着太平洋的海啸,要盯着大西洋的风暴,理解上甘岭的艰难。要跟着奔腾的万里长江水,一同去远方,去战场,去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