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坦克怎麼就打不完?這支不起眼的部隊竟成戰無不勝的關鍵保障

如果談及以色列的話,大家都知道它是中東的軍事強國,也是小霸主,戰不無勝,其實在1973年時,第4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曾經非常的危險,幾乎到了亡國之邊緣,當時敘利亞與埃及從兩個方向上對以色列發動夾擊,可是在戰鬥中的情況讓人們想象不到,明明以軍坦克在戰鬥中數量越打越少,阿軍不斷擊毀以軍的坦克,可是總有新的以軍坦克投入戰鬥,讓人沒想到在關鍵時,以軍坦克仍敢反擊,更成功扳回一局,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以軍坦克怎麼就打不完?這支不起眼的部隊竟成戰無不勝的關鍵保障

搶修訓練

那麼以軍坦克怎麼就打不完?原本以軍的坦克搶修部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支不起眼的部隊竟成以軍戰無不勝的關鍵保障。如果談及各國軍隊作戰力量的時候,也許很少有人會考慮到裝備保障單位,象坦克搶修單位就幾乎沒有人會關注,但是這支力量實際非常重要的。

以軍坦克怎麼就打不完?這支不起眼的部隊竟成戰無不勝的關鍵保障

損失不小

現代坦克技術雖然已經很先進,但是坦克實際並非人們想象的那麼可靠,各類小毛病小故障經常發生,大部分故障雖可由乘員自行處理,但是問題麻煩一點,即需要保障單位支援,也沒有任何一款坦克真正做到堅不可摧,在激烈的戰鬥中,坦克戰損是相當常見的事情,故而快速修理戰損坦克等於間接的增加己方坦克數量。

以軍坦克怎麼就打不完?這支不起眼的部隊竟成戰無不勝的關鍵保障

戰場搶修

以色列在1973年時,擁有的坦克數量不少,加上庫存的話,可以達到約2000輛,但是與對手的4800輛相比,依然處於劣勢,質量上也談不上什麼優勢,在具體戰場上,以軍也沒能形成什麼優勢,僅以戈蘭高地的戰鬥情況來說,以軍先後一共投入約700輛坦克於此地,據戰後統計,在戰鬥中每輛坦克至少被擊中一次,最終有250輛受到嚴重破壞,100輛直接報廢。敘軍在戈蘭高地投入的坦克數量達到1300輛以上,損失也不小,僅僅在開戰的頭三天內,就損失了多達611輛。

以軍坦克怎麼就打不完?這支不起眼的部隊竟成戰無不勝的關鍵保障

換髮動機

這時雙方的勝負實際由各自的坦克修理分隊來決定了,結果敘軍完敗,一共僅修復了95輛,相比之下,以軍在開戰頭十天內,成功修復了270輛坦克,到戰爭結束時,一共修復420輛,這相當於全部戰損坦克的一半,除此之外,還成功修復對手丟棄的坦克,交給已方部隊使用。

以軍坦克怎麼就打不完?這支不起眼的部隊竟成戰無不勝的關鍵保障

修理

以軍負責堅守戈蘭高地的第七裝甲旅,在戰鬥中遭受了不小的損失,最為關鍵的幾天內,實際使用的坦克僅十幾輛,但是憑藉著坦克搶修分隊不斷修復的坦克,該旅幾次死而復生。

由於搶修工作不利,敘軍不得不丟棄了大量坦克,結果大量落入以軍之後,據統計,僅在戈蘭高地就多達867輛。

以軍坦克怎麼就打不完?這支不起眼的部隊竟成戰無不勝的關鍵保障

以軍使用俄式坦克

以軍坦克搶修工作非常成功,以至於戰後連美軍都派代表團去考察,隨後學習以軍經驗調整了自已的坦克搶修單位,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以色列成為軍事強國絕非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