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ft、Uber組團上市背後丨網約車市場虧損現狀難解,盈利成未解之謎

Lyft、Uber组团上市背后丨网约车市场亏损现状难解,盈利成未解之谜

網約車江湖從來都不缺故事。

4月11日,Uber宣佈已經正式向美國SEC遞交IPO招股書,尋求按代碼“UBER”在紐交所掛牌交易。但Uber在招股書中並未透露具體發行價格區間、發行量等信息。Uber表示,該公司打算將此次發行的淨收入用於一般公司目的,包括運營費用和資本支出。Uber期望使用募集到的資金中的一部分,來滿足與結算該公司的未償限制性股票單位(RSU)相關的預期預扣稅和匯款。

如今,網約車上市不再是神話,前有Lyft探路,後有Uber緊緊跟隨,這些網約車市場的主力們正在用實際行動淌起了上市這條路。

揹負鉅額虧損探尋上市路的“網約車們”

從目前已經提交招股書的網約車玩家可以看出,“虧損”一詞頻繁出現,成為大家詬病的原因。在業務經營過程中,虧損彷彿成為互聯網公司繞不過的坎。但對於網約車市場來說,行業人士感嘆,歷史上很少有公司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擁有如此快速的增長速度、同時還擁有如此巨大的虧損數額。

1. Uber2018年運營虧損達30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Uber業務板塊涉及網約車、外賣、自動駕駛、共享滑板車等方面。該公司2018年的營收為112.7億美元,去年同期為79.32億美元,同比增長42%。當年,歸屬Uber的淨利潤為9.97億美元,上年同期淨虧損為40.33億美元。但9.97億元並不是說明Uber實現了盈利,而是由於出售了東南亞打車和外賣業務,以及投資滴滴的收益等,調整後EBITDA虧損18億美元。但其2018年的運營虧損達到30.33億美元,2017年同期虧損為40.8億美元。

Lyft、Uber组团上市背后丨网约车市场亏损现状难解,盈利成未解之谜

從財務數據來看,Uber在2016年至2018年的收入情況一直處於上升趨勢,對應的營收成本支出也在不斷增加。雖然收入持續增長,但增速開始出現放緩跡象。

Lyft、Uber组团上市背后丨网约车市场亏损现状难解,盈利成未解之谜

其中,營收成本佔據了大部分的成本支出,其次是營銷成本。這是由於Uber將大量資金投入至用戶的招募過程中。另外,在食品配送、滑板車、電動摩托車業務中,Uber也投入了一定資金。其CEO Dara Khosrowshahi在招股書中表示,“我們不會迴避做短期財務犧牲,因為我們看到明顯的長期利益。”

2. Lyft三年虧損數額達到22億美元

財務方面的數據顯示,Lyft也未能擺脫一家互聯網公司的虧損式發展的命運。Lyft在2016、2017和2018年淨虧損分別為6.83億美元、6.88億美元、9.11億美元。調整後EBITDA分別達到-6.66億美元、-6.96億美元和-9.44億美元。

Lyft、Uber组团上市背后丨网约车市场亏损现状难解,盈利成未解之谜

隨著用戶增長,Lyft在成本支出方面也在不斷上漲。Lyft在2016年-2018年的總支出費用分別達到10.36億美元、17.68億美元、31.34億美元。

其中,營收成本也在逐年大幅增加。Lyft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營收成本分別達到2.79億美元、6.59億美元、12.43億美元。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平臺保險成本、支付手續費、平臺技術成本的大幅增加。

在研發投入方面,Lyft也不斷加大投入。2016-2018年間,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分別達到6.47億美元、1.37億美元、3.01億美元。

Lyft上市第二個交易日破發,網約車估值虛高

據億歐汽車瞭解,在掛牌上市當天迎來股價暴漲後,Lyft股價在第二個交易日下跌近12%,跌破了72美元的發行價,市值跌破兩百億美元大關。這一情況引發了恐慌,有投資者更是表示,Lyft股價還將有更大的下行空間。同時,不少市場研究分析師對於Lyft盈利能力表現出了深深的擔憂。

外媒對此分析,Lyft在上市第二天就遭遇破發有三大原因:①現階段投機者交易活躍;②沒有可以參照股價的網約車上市企業;③其他科技股也存在類似的大幅波動情況。

另外,從估值角度來講,Lyft上市前,期望將估值定在200億至250億美元之間。在Lyft股市破發後,Hedgeye分析師阿米-約瑟夫(Ami Joseph)表示,Lyft的市場份額增長將趨於穩定,而非加速。這使得估值成為問題,Lyft實際的估值應該比當前低的多。他預計,未來將有25%的下行空間。

無獨有偶,此前消息顯示,Uber期望估值達到1200億美元。但最新消息顯示,Uber最高募集資金可能在100億美元,估值在900億美元至1000億美元之間。行業人士認為,Uber下調估值期望值主要是受到了Lyft破發的影響。

對比出行領域估值最高的獨角獸Waymo,其估值達到1750億美元,其在自動駕駛市場表現良好,擁有大量技術積累,未來發展前景良好。所以,Uber的估值遭到了行業質疑。作為一家網約車平臺,若將Uber業務進行拆解,主營的網約車業務,以及延展出來的無人駕駛、滑板車、共享單車、外賣、直升機等業務,雖然都在不斷講著新故事,但發展疲軟。所以,真正走進資本市場時,Uber超千億的估值很難經得起推敲。

可見,網約車市場上市預期估值虛高成為行業共識。

盈利遙遙無期,不確定性風險眾多

在正式上市前,Lyft曾經列出了多達十九項的風險因素,盈利問題成為突出風險因素之一。Lyft表示,“自成立以來,Lyft每年都遭受淨虧損,今後可能無法實現或維持盈利能力”。無法實現或維持盈利、經營業績不確定性、法律法規等因素成為該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

在Uber的招股書中同樣也提及了多項風險因素,而且是難以快速修復的硬傷。此前困擾Uber的多項因素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繼續成為該公司的困擾,包括商業模式、行業競爭和監管合規等多方面。其中,最刺眼的一條莫過於“未來盈利遙遙無期”。該公司在招股書中提到,考慮到公司計劃以低價策略和更多低價產品提高市場滲透率,其單次出行服務的毛賬面價值還要下降。這無疑是間接告訴市場,燒錢戰爭遠遠沒有結束,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Uber的經調整EBITDA都要為負數。

不只是盈利遙遙無期,此前發生的一系列負面事件讓Uber的品牌形象大受影響。特別是在2017年,Uber接連遭遇了“刪除Uber”的抗議活動,後又被曝出性醜聞事件。此外,Uber還因自動駕駛技術專利問題遭到Waymo的起訴。這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讓Uber很快陷入了輿論泥沼之中。

無疑,Uber當前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同時,該公司還在招股書中強調,可能無法成功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並將其商業化,甚至承認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不如競爭對手。

億歐汽車認為,對於網約車市場來說,上市雖然是重要發展階段,這能夠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讓企業獲得一定的資金支持,便於其繼續深化拓展業務。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網約車企業還是需要根據自身實力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減少惡性戰爭、理性面對市場。實現良性健康發展,才是網約車企業的唯一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