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軍武次位面】:XY156

小孩子們“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基本都是世界上每個國家的共識,中國小孩子從下就要參加各種補習班興趣班,都擔心孩子們在成長的路上被人甩開。俄羅斯人也相信孩子們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俄羅斯對小孩們的要求就硬核多了。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環球時報》報道

最近據俄羅斯《商業資訊日報》報道稱,俄空天軍前司令員,現任議員表示:“現在的小學生都害怕步槍,連手榴彈都不會扔了!用詩歌或畫筆是無法保衛祖國的,中小學生必須恢復軍事訓練”。

俄羅斯的小孩子們不會扔手榴彈都要被嫌棄了?那連真傢伙都沒摸過的小夥伴,是不是都不敢稱呼自己是軍迷了?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記得去年有一個俄羅斯坦克教官在網上火了,他被拍下衝一個裝甲兵學員發火,簡直是全程高能。可能是這名學員錯誤操作惹火了教官,教官大聲斥責:馬戲團的蘇卡熊都能騎自行車了,有的甚至還會騎獨輪車,但是我們這裡還有一堆還不會開坦克的蘇卡!(蘇卡在俄語中是罵人的話)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工作人員教俄羅斯小朋友肩抗單兵防空導彈

俄羅斯對於年輕一代軍事素養十分看重,像之前議員提到的“必須恢復的軍事訓練”實際上源於蘇聯時期的制度。在蘇聯時代,全國範圍內的中小學生都會進行一些必要的軍事訓練,包括隊列訓練、熟悉槍支和手榴彈,這也是議員邦達列夫質疑中小學教育的由來。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俄羅斯人戰鬥民族最真實寫照

這和俄羅斯這個國家的歷史、地理位置都有很大的關係。俄羅斯這個國家從建立後就一直在打仗,戰鬥民族是真的一直在戰鬥的民族。由於俄羅斯重要的城市都在平坦的東歐平原,基本無險可守,在加上地處東西方交流的咽喉要衝,隨時有被蕩平的危險。拼命擴展(侵略奪取)領土謀求更大的戰略縱深就變成了俄羅斯世世代代執著的追求(這也值得所有俄羅斯鄰國警惕,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俄羅斯成為了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東線的蘇德戰場上,德國和蘇聯兩個世界級工業強國以死相拼,從北極圈打到高加索山脈,從伏爾加河打到易北河,整個戰爭蘇聯付出了近三千萬的傷亡,也就是說全國一半成年男子非死即傷。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兵臨城下》中蘇軍士兵衝鋒被射擊的場面

在二戰中,蘇軍付出了慘重傷亡

惡劣的環境加上不斷的戰爭,使尚武的精神根深蒂固地根植在俄羅斯的文化當中。在這樣的形勢下俄羅斯人潛意識裡總是要求每一個孩子都能成長為戰士,學會用拳頭說話,也因此有些俄羅斯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們及晚輩那是相當的狠!

比如這套對剛剛出生的嬰兒進行“拉伸按摩”的手法,實在不能太硬核。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敢問這位大夫年輕時候是不是T72的駕駛員?這按摩手法怎麼這麼像拉坦克操縱桿?當幼小的身軀剛剛經歷完達瓦里氏“裝甲兵”的錘鍊,以為這樣就結束了?naive!作為戰鬥民族的孩子,人生才剛剛開始!

在俄羅斯很多人信奉東正教,東正教屬於基督教的一種,活過了“裝甲兵”之手的俄羅斯新生兒還要經歷“洗禮”!同歐美西方國家的洗禮不同,東正教的洗禮那是相當暴力: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上面這個動圖是格魯吉亞東正教主教對嬰兒進行洗禮。主教抓著嬰兒腋下,一邊唸唸有詞,一邊把孩子頭猛插進水中,提起來再翻個面兒再浸入水中。嬰兒經歷了這刀山火海後心裡只有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到底是誰在盤我?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誰在盤我?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還有更狠的!

俄羅斯有這樣一句諺語:孩子們即使沒有聰明的頭腦也要有強健的體魄。恰好俄羅斯廣袤的冰天雪地提供了廣闊的鍛鍊空間。冬季的俄羅斯日均最高溫度也只有-10度,若你還小不會走路,那麼你的家長會帶你出來冰桶挑戰!隔三差五的用冰水給你沖沖涼。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涼涼夜色為你思念成行~~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視頻中的孩子哭得很悽慘,老爹絲毫不以為意

下冰河是俄羅斯的一個傳統節日項目

當你成功度過嬰兒期後,戰鬥民族達成度已有30%,也愛上了冬天冰桶這項活動。於是乎就會呼朋喚友一起來和寒冷擁抱: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不僅不怕冷還很開心

上圖是俄羅斯一家幼兒園正在組織孩子們進行雪地冷水澆身訓練。他們的老師認為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意志力,還可以增強體制,讓孩子不容易得感冒。此時戰鬥民族達成度已有60%。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少年軍校學員槍械拆卸

組裝訓練AK-74M

當成長到青少年時期之後,一些俄羅斯小孩子還要被送到少年軍校學習。現在一些中國的孩子們嬌生慣養,單單入學軍訓就叫苦苦連天避之不及,在俄羅斯一些少年軍校那可是“一票難求”。

少年軍校只招收不超過11、15、16歲的男生,適齡孩子要通過俄語聽寫、數學筆試,還要接受學校體檢、體能訓練和 心理準備測試。這些都通過後還要接受必要的政審和麵試,一些軍校的報考和錄取比率常年維持在8:1。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稚氣未脫的少年軍校學員在認真訓練

少年軍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軍事化管理。入學的孩子們要經歷包括負重越野、輕武器使用、戰術動作學習、搏擊等均是訓練科目,部分高年級學生甚至可以參加傘降、模擬演習等高級訓練科目。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高年級學員進行傘降訓練

如果能在如此嚴苛的環境下成功畢業,那麼青少年的戰鬥民族達成度已有100%,成為一個小小的戰鬥民族。俄羅斯家長對孩子們“狠”的一面,成功塑造了俄羅斯人獨立、強硬的民族性格。

俄羅斯人硬核帶娃的方式對錯與否值得商榷,對嬰幼兒強行身體拉扯和冰水浴真的不會損傷到幼兒的身體?軍武菌覺得這樣的方式總有一些太極端了,但是俄羅斯人一些對孩子們的教育觀念還真的值得我們中國人警醒和學習。

畢竟: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你的手該用來守護,而不是扯媽媽的頭髮

說起中國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溺愛孩子,絕對要排前列,父母都想把自己能給的最好的給孩子。80年代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讓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獨子往往就變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怎麼嬌寵怎麼來,打不的罵不得。從上學到工作,父母們想盡辦法擺平孩子路上的障礙,無所不能的為他們遮風擋雨。

中國家長把“父母”這兩個字詮釋的淋漓盡致,但舒適的環境背後往往隱藏著很大的問題:這樣的教育下孩子們會長成什麼樣?想必也是脆弱敏感玻璃心、受不得一點氣,困難面前還沒開始就想放棄。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俄羅斯是一個尚武之邦,其實古代的中國才是真正的“戰鬥民族”。漢朝滅匈奴、破樓蘭、平羌人,中華帝國威懾四方的時候,俄羅斯人的祖先還在茹毛飲血。常說的一句,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脆弱則國脆弱,這一點上值得中國人向俄羅斯學習。

現在的小學生都不會扔手榴彈了!俄議員語出驚人,此話提醒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