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火車的記憶

關於火車,我有許多不確定的知識,比如現在的高鐵,是不是也劃歸在火車這個陣營呢?按我的理解,高鐵還是有軌道站臺的,需要買票,也是一大串好幾節的,應該劃歸火車這一陣營;但是它又與傳統意義上的火車不一樣,它速度快,樣式新,外觀漂亮,內部現代。不管它怎麼劃分,我要說的是原來的綠皮火車。

關於火車的記憶

第一次坐火車大概是我三四歲的時候。那時候弟弟還沒有出生,我們一家四口人去爸爸工作的地方,因為距離遠,我們坐的是火車。至於怎麼上的火車,大概因為年齡小的緣故,一點記憶也沒有了,我唯一記得是到站時候的事情。因為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看見火車,感覺特別新奇,火車到站以後,我執意不走,要多看看火車,當時站臺上只有我們一家人,油罐火車就在我們跟前,我貪婪地看著它,越發覺得神奇:那麼一長列火車上只有我們一家人,我們一家人坐著一長列火車;還有,那個圓圓的鐵罐子是怎麼讓我們進去的呢?油罐火車因此久久留存在我的記憶裡,以至於許多年以後,我還在問母親,為什麼我們當年坐的是油罐火車,我們怎麼上的油罐火車。母親自然是一臉詫異,油罐火車也就成了我的未解之謎。

關於火車的記憶

不過我還是很幸運的,在很小的時候,與綠皮火車有過幾天親密接觸。那一年因為要去北京,到榆次進行了一次中轉,停留了兩三天。那時,大舅在榆次鐵三局工作,我們在他那裡住的兩三天,天天能看到許多的綠皮火車停在那裡,還有許多人忙來忙去,長大後明白他們是在給火車做維修保養。我也看到了油罐火車,仔仔細細確認之後,確定它不能拉人,只能裝油,至此確定我們當年坐的不是油罐火車而是綠皮火車,這才打消了當年的疑慮。

山西境內最早修建的鐵路應該是同蒲線吧,記得當年地理老師講到鐵路問題的時候,曾經引以為榮地說,我們正在同蒲線上,這條鐵路線貫穿山西南北,在這條線上的地方都比較好,而東部和西部因為沒有鐵路線,所以比較落後。後來去外地上學,發現情況比老師當初講的還要嚴峻,那些來自山西東部和西部的同學,有的沒有見過火車,有的回一次家要好多個小時,還要倒好幾次汽車,因為路途遙遠,道路高低不平,塵土飛揚,所以他們總是苦不堪言,遇到五一、十一這樣的節假日,他們從不回家。

關於火車的記憶

不過現在都好了,西部呂梁有了飛機場了,東部長治也有飛機場了,但是綠皮火車依然存在,還在運行。我想,綠皮火車沒有退休,應該是與它速度慢有關吧。因為慢,不著急的乘客可以打開窗戶,慢慢欣賞外面的沿途風景;因為慢,坐著無聊,共享同一個桌子的乘客也許會互相攀談,緩解旅途的困頓。

今年有一個朋友說想來看我,問我我們這裡有沒有火車。我直接笑了,這是什麼時候的概念啊!我們這裡不僅有綠皮火車,還有高鐵直通呢!

朋友說的情真意切,不過最終也沒有來。我倒是建議,如果朋友有機會的話,可以坐上綠皮火車,慢慢用發現的眼睛看看山西,看看山西今天的變化!

關於火車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