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一箩笋三箩壳,有人吃没得人剥”啥意思?为何没人剥竹笋呢?

农夫也疯狂


这句俗语我听了很多次。意思其实也是挺通熟易懂的。我给大家说这句俗语的意思。

一萝笋三萝壳的意思是笋看着少,其实剥下来的笋壳是非常多的。我记得小时候,在春季刚生长出来的鲜嫩小竹笋,就吸引我们一帮人去采摘。而这些小竹笋看着是真的少,结果剥完壳之后,我就发现怎么笋壳会有那么多,连原来装载的空间都装不下这些笋壳。而由于这些笋肉是真的新鲜而且嫩甜,是一道很受欢迎的美味佳肴,笋壳挺难剥开的,因此等你剥完一大堆小竹笋,你就发现已经吃完了。剥壳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吃的速度,剥壳的人往往吃得少,这是没有人剥竹笋的原因。所以就有“一萝笋三萝壳,有人吃没得人剥”这一句俗语的由来。

大家那边有这种说法吗?不过现在的笋肉挺贵的,我们这边大概要几十块一斤,不知道你们那边价格如何。我是三农领域创作者牧豆人,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牧豆人


我小时常听到的是:一箩笋三箩壳,有人吃没人剥。说得多顺口,话有点儿夸张,却又是事实。说明壳多笋少,剥壳不易,有人勤吃懒做,怕苦怕难。

雨后春笋节节升。春后万物复苏,竹得雨润,其笋生长持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笋生于竹而高于竹。这是非常有哲理的话。作为南方人,竹是多见的,也吃过好几种竹的笋。我是特喜欢吃竹笋的,那酸笋,酸辣嫩脆,一闻其味,就垂诞三尺,满口生津了。所以,如我好吃笋不少。挖笋不难剥壳难。竹笋是由层层壳密密包裹着的,不借由工具剥壳是不易的,剥不净,剥壳更会弄脏手,壳毛会痒手,有皮肤过敏的会红肿,也易伤到甲根肉,很不舒服的,所以有说竹笋好吃壳难剥,有人吃没人剥了。一箩笋剥出层层壳,自然是见笋少壳多,也即三箩壳了。一三对比就是笋少壳多。一三未必是实数,是突显笋少壳多对比的。如果论重量计,还是笋重壳轻的。

明说的是笋壳多与少,吃与做的关系,暗里是可有喻指,弦外之音吧,就看人怎么看怎么想了。壳在外,笋在内,有人吃,没人剥,可以展开想象了。





树德汉硕


在农村,竹笋,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的最爱的食材之一。而且在中医上来讲,竹笋性甘味凉、无毒,食用之后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排尿排毒的功效,而且现在很多人都患有三高,食用竹笋对于降低三高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现在市场上竹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说到竹笋,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一萝笋三萝壳,有人吃没得人剥”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相信大家都明白,说的是竹笋看起来很大,实际上将外边的壳剥掉之后,就剩里面嫩嫩的竹笋心,而且拨竹笋壳是非常费手的。



小的时候,老张是非常喜欢到山上去掰竹笋的,尤其是每次下雨过后,竹林里面的竹笋长得非常多,仿佛一晚上之间全从地里冒了出来。下雨过后的竹笋生长速度非常的快,因此那个时候特别喜欢跟爸爸一起去山上挖竹笋。俗话说得好“竹笋好扯不好剥”,挖竹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同时也是一个体力活,这是因为,竹笋有很大一截都长在土壤里面,因此要用锄头把竹笋周围的土挖开。小的时候,一时心血来潮,或许会挖上一两个竹笋,但是如果要挖很多的话,就会显得非常的疲惫劳累,经常还会在手上磨出血泡。所以老张喜欢和爸爸一块去,这样挖竹笋这种体力活就靠爸爸,我就只用最后把竹笋掰出来,遇到那又嫩又小的竹笋,老张还可以现场就生吃,那感觉嘎嘣脆!



竹笋挖下来之后,还要面临着另外一个难题,那就是是否要剥皮。因为竹笋外边都包裹的是一层一层的竹壳,有的毛竹的竹壳上还有细细的刺,很容易扎伤手。这个时候如果竹笋掰下来立马就拿回家要吃的话,就可以在山上就将竹笋壳剥掉。但是如果挖的竹笋比较多,或者竹笋需要放的时间比较久,那么竹笋就不能立马的把壳全剥掉,否则的话,吃的时候竹笋已经失水变得口感极差。竹笋外边的壳非常大,而且一层一层的,有拇指粗的竹笋,加上外面的壳就有手腕一样粗,再加上竹笋的壳非常的紧,所以拨竹笋壳非常的困难,经常会抠的指甲疼。有的时候不小心,还会被竹笋壳割伤手。而且竹笋里面含有一些物质,剥竹笋壳的话,会让手变得非常的黑,这个对于每一个爱美的人来说,都是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所以很多人自然不爱拨竹笋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