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臨死前為何大喊“龐德公救我”?為何要在死後往嘴裡放七粒米?

nothintao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人物,27歲出山輔佐劉備,經過27年的“南征孫吳、北伐曹魏”,終於為劉備打出了一片天地——建立了蜀國。

諸葛亮一生為蜀國鞠躬盡瘁,最後“出師未捷”病死在五丈原,享年54歲。

諸葛亮臨死前為何大呼“龐德公救我”?為何囑咐姜維在他死後往口中放“七粒米呢?

要想了解這兩個問題,我們先看看誰是龐德公?

龐德公是襄陽著名的隱士,據說知識淵博,會祈禳續命、隔牆取物、奇門遁甲等技藝。諸葛亮在隱居的時候和龐德公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諸葛亮)

諸葛亮和龐德公是忘年交,諸葛亮比龐德公小23歲,龐德公把他當成徒弟對待,經常教給他一些奇門異術,諸葛亮的夜觀天象、能掐會算都是龐德公傳授的,可以這樣說,龐德公就是諸葛亮的啟蒙老師。

龐德公是憤世嫉俗的隱士,認為和諸葛亮有師徒之實則足已,諸葛亮也就沒有執意舉行“拜師儀式”,這也是後人不大瞭解二人師徒關係的原因。

其實二人還有一層關係,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是諸葛亮的姐夫,龐山民娶了諸葛亮的二姐為妻。

瞭解了龐德公情況後就不難理解諸葛亮為何臨死前大呼“龐德公救我”這一問題了。龐德公是諸葛亮的師傅,徒弟遇到了難題,自然想到讓師傅來救自己。諸葛亮遇到什麼難題了呢?

原來諸葛亮病重前用師傅教的祈禳續命辦法,在大帳中點燃“七星燈,步罡踏斗”施法續命,假如能成功保住象徵他的那顆將星不墜,那麼諸葛亮將會續命10年。



(龐德公)

正在諸葛亮施法時,他的老對手司馬懿看出了端倪,急忙讓夏侯霸去劫大營,目的就是破壞諸葛亮的法術,夏侯霸領命而去。

當時先鋒魏延得知魏國來襲就風風火火的闖進了“施法”大帳,由於走的匆忙,就把七星燈撲滅了,諸葛亮仰天長嘆,“我命休矣”!原來燈滅預示人亡。

諸葛亮的徒弟姜維得知後要殺了魏延,丞相說,“天命如此,殺了魏延也於事無補”。諸葛亮想不出補救的辦法,因為他師傅龐德公從沒教過如何處理這種情況,於是諸葛亮臨死前大呼“龐德公救我”。當然龐德公不可能聽到,師傅在他輔佐劉備後就隱居到了鹿門山。

其實不管是平常百姓還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死之前都有強烈的求生慾望。

比如清代的民族英雄林則徐臨死前高呼“星斗南”,其實就是求生的呼喊,林則徐死前得的是“痢疾”,清朝醫生治這些病不如西醫來的快和有效,林則徐喊“星斗南”是粵語,實際是喊“新豆欄”,我查了一下地圖,“新豆欄”就是當時洋人開的醫院所在地。顯然林則徐要洋醫生來救他。

諸葛亮臨死前高呼的是讓師傅來救他,二人的做法何其相似啊!




(魏延)

諸葛亮死前交代了後事,讓姜維往他口中放“七粒米”。難道諸葛亮死後怕陰間路上餓著才放七粒米嗎?當然不是這個意思。諸葛亮是這樣說的:

吾死之後,不可發喪。可作一大龕,將吾屍坐於龕中;以米七粒,放吾口內;腳下用明燈一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則將星不墜。——引自《三國演義》

諸葛亮死後還為蜀國軍隊退兵想盡辦法,這樣做目的就是嚇唬住司馬懿,為退兵提供時間。

為什麼不含八粒、九救、十粒……?這就是當時風俗的原因,人們認為人死後的靈魂七天會回家來看看,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燒頭七紙的原因,再有就是七粒米對標天上的七星北斗,諸葛亮可能考慮用七粒米吸收七星北斗的能量吧!



(諸葛亮)

還有一種說法,這是表明諸葛亮兩袖清風不奢侈操辦喪禮,想想看,禍國殃民的慈禧死後口含價值連城的夜明珠,到最後不是被東陵大盜孫殿英敲掉牙齒把珍珠搶走了嗎?所謂珍珠辟邪簡直就是一個笑話,慈禧機關算盡卻落得一場空。而諸葛亮死後陵墓千年不被破壞,兩相對比,水平誰高誰低顯而易見。


秉燭讀春秋


龐德公是荊襄名士,和司馬徽、龐統、諸葛亮、徐庶等人交往密切,和諸葛亮更是有著類似師生的關係。

諸葛亮為何要在臨死前大喊,讓這位老師救他呢?以及口含七粒米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第一:為什麼大喊“龐德公救我”?

以諸葛亮的教養,直呼老師的姓名那是絕不可能的發生的事(古人稱字不稱名,直呼其名其實是很不禮貌的)。可偏偏這樣有失禮節的事就發生在了最講究禮節的諸葛亮身上,這就很令人奇怪了。

龐德公善知人,司馬徽的水鏡、龐統的鳳雛、諸葛亮的臥龍等名號都是他賜予的。從某一方面來看,龐德公可以說是整個荊襄名士的主腦人物,而諸葛亮臨死前直呼這位即是領袖,又是老師的龐德公的名諱。其實就是因為龐德公早就算準了諸葛亮會有這麼一難,包括七星求命失敗,病逝五丈原等等,龐德公其實都預料到了。

而諸葛亮也知道自己的結局會如何,可是他還是要拼,所以他才急需和曹魏決戰,甚至不惜以破壞自己的形象為代價,派人去送女裝給司馬懿。糟糕的是他遇到了司馬懿,戰局被拖了太久,諸葛亮也已經支撐不住了。直到七星求命失敗後,他才想起了老師龐德公對他做出的預言,所以他最後才抱著一線希望,大喊“龐德公救我”,而直接喊名字就是要讓在場的姜維和魏延等人知道:“此人能救我,趕緊去找他”。

真是造化弄人啊!魏延雖是襄陽人,卻又是個大老粗,沒有加入過名士之間的交際,姜維又是涼州人,兩人都不知道龐德公到底是誰,白白錯過了這個大好時機。

第二:為什麼要含七粒米?

諸葛亮臨死前才想起龐德公,只可惜已經來不及了,龐德公終究不是神仙,沒有千里眼順風耳,不能收到諸葛亮的召喚。自知難逃厄運的諸葛亮,又放不下辛苦為之奮鬥的漢室江山。於是運用水鏡先生教給他的“將星不墜”之法,拼盡最後一點心血,才保住了蜀漢賴以生存的軍事力量。

諸葛亮這招“將星不墜”之法,作用就是以自己的陰魂之力鎮住自己的將星,繼續維持一段時間,保住將星不墜,迷惑住同樣是觀星高手的司馬懿。而諸葛亮的這招做了不少佈置:口含七粒米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施展“將星不墜”之法必須做的佈置就是:“作一大龕,自身坐於龕中,以米七粒放於口內,腳下以明燈一盞,自身之陰魂自起鎮之”,如此則“將星不墜,可保眾人無憂”。可見“口含七粒米”是諸葛亮保持“將星不墜”的工序之一。

諸葛亮去世後,楊儀、姜維等人帶著北伐大軍,雖然途中有司馬懿追擊和魏延之亂,但總算有驚無險,安然撤回了漢中。鞠躬盡瘁的諸葛丞相也已經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狐史首丘


諸葛亮是漢末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在小說《三國演義》中,羅貫中把諸葛亮塑造成為了多智而近妖的人物。不過無論正史或者小說中,諸葛亮死前都沒有大喊“龐德公救我”。這個故事實際上是後人杜撰而成,屬於民間傳聞。



“龐德公救我”的由來

先說一下,龐德公是是東漢末年荊州襄陽人,著名的隱士高人。他是司馬徽的至交好友,龐統的叔父,同時也是諸葛亮二姐的公公。三人【水鏡】、【鳳雛】、【臥龍】的名號就是由龐德公所賜。

諸葛亮因為二姐的原因,經常到龐德公家中做客。按照輩分,龐德公比諸葛亮大出了一輩,所以諸葛亮畢恭畢敬的稱呼龐德公為老伯。龐德公當時也看出了諸葛亮前途無量,所以對其青睞有加,經常傳授一些奇門遁甲之術。

後來劉表聽聞了龐德公能力出眾,所以準備邀請龐德公到荊州為官。不過龐德公淡泊名利,拒絕了劉表。並且說世人追名逐利,只不過是將危險留給了後世子孫。反觀堯、舜急流勇退,所以後世子孫得以保全的身家性命。劉表得知了龐德公歸隱的決心,所以無奈的選擇退去。最終龐德公隱居在鹿門山,採藥而終。



雖然正史中劉表看到龐德公歸隱的決心後離去,但在一些坊間傳聞中,龐德公拒絕劉表之後,劉表心有不甘,所以在龐德公屋外防火,準備逼迫龐德公出山。

當時龐德公躺在石床之上,任憑大火在周圍燃燒,後來眾人查看之時,龐德公氣息全無。不過等劉表走後,龐德公便重新活了過來,而且從口中拿出了七粒米。以此向摯友展示了奪生續命之法。

相傳後來諸葛亮佈下【七星燈】續命失敗後,便想到了龐德公的方法,所以大喊“龐德公”救我。

當然這件事實際上純屬後人杜撰、牽強附會,而且諸葛亮去世之時,龐德公早已經去世多年,所以龐德公也根本沒有辦法去營救諸葛亮。



諸葛亮口中放七粒米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去世前曾經對楊儀吩咐說,自己死後,不可發喪,做一個大龕,把自己的屍身放於龕中,然後在自己的口中放下七粒米,腳下點一盞明燈。

關於放七粒米,實際上古人一種迷信的說法。當時諸葛亮帶著眾人看到了自己的將星忽明忽暗,搖搖欲墜,知道了自己將要不久於人世。但是自己一旦去世,數萬蜀軍將陷入群龍無首的地步,很有可能被司馬懿消滅。



這時諸葛亮為了迷惑司馬懿,需要製造自己在世的假象。所以諸葛亮選擇口含七粒米,鎮住魂魄,足下點明燈,使自己的將星不墜。交代完了自己的後事,諸葛亮又對楊儀說;“自己死後,軍中應該安靜如常,切勿舉哀。這樣即便司馬懿料到自己已經身亡,但看到將星不墜,也不敢深追。”


我是越關


以下純屬民間野史,故事性極強,閒來無事,略作回答。

五丈原內,諸葛亮手執羽扇,仰天觀望,乃見自己將星若隱若現,掐指一算,將不久於人世,遂感嘆人終究還是鬥不過天。

夜晚,諸葛亮心有所思,想起年少時在德公身邊學來的“七星續命”之法,若七日內主燈不滅,可增壽一紀(一紀為12年),便死馬當作活馬醫,命心腹姜維準備蠟燭、長劍等物品,並下令誰也不許進帳內。

帳內,49支蠟燭,按不同方位,擺在桌案前的木板地面上,與桌案上的一盞主燈形成環繞之勢,隨後諸葛亮親自將蠟燭擺成七星陣並且逐一點燃,拿著長劍不斷的揮舞著,嘴裡時不時念出聲音來,具體是什麼也聽不清楚,幾天之後,諸葛亮面容見笑,即將成功之時,魏延突然闖入帳內,隨著一陣風掠過,七星主燈熄滅,只見諸葛亮雙目凝視著魏延,一會兒就摔倒在地,前一秒嘴裡還喊道“龐德公救我”。

翌日,諸葛亮逐漸甦醒,“七星續命”被破,萬事不可強求,也並沒有責怪魏延,但是仍然心有不甘,決定再試一次,他先下令軍隊撤回,喚姜維到跟前,輕聲在其耳邊嘀咕幾句,之後便雙目緊閉,姜維則在諸葛亮口中放置七粒大米,諸葛亮隨著士兵一同撤退,最後被安葬在定軍山腳下。

那麼諸葛亮為何在臨死前大喊“龐德公”?又為何在死後讓姜維在自己的嘴裡放七粒大米?

龐德公是東漢末年的隱士,本領大,結交了許多好友,例如龐統、司馬徽等人都是,諸葛亮年少時也經常拜訪龐德公,時常虛心請教,學了不少本事,龐德公還稱諸葛亮為“臥龍”。

據說諸葛亮的本領都是龐德公所教,龐德公見諸葛亮為人謙遜謹慎,尊師重道,遂將其畢生所學傳授於他,除了天文地理還有奇門遁甲、占星卜卦、延長壽命之術,因此諸葛亮在臨終無助時脫口而出“龐德公救我”。

而在其死後嘴裡放七粒大米也深諳寓意,原來龐德公曾說道“若是七星續命失敗後,還可用七粒大米放置嘴中,如果三天之後安然無恙便可起死回生。”然而諸葛亮在跟隨士兵一路撤退時,因為山路顛簸,嘴裡有一粒大米漏了出來,這才失敗。

綜上所述,顯然是不能再假的民間故事,其實三國史上確實有龐德公一人,此人才華橫溢,襄陽人士、為人低調、勤儉節約、善結好友、常與司馬徽等人開懷暢飲。

龐德公一生淡泊名利,視金錢如糞土,隱居山中,不與世人爭權奪利,荊州劉表幾次三番邀請出山無果,遂將其房屋燒燬,龐德公這才隱居於鹿門山,主要以採藥為生。


羽評郡主


龐德公,荊州名士之首,和龐統、司馬徽、諸葛亮、等人都交往密切。

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娶諸葛亮的二姐為妻,放大點說,龐德公和諸葛亮還是親戚。

諸葛亮小龐德公20多歲,他從小就很敬重龐德公,每次探訪他,都要行跪拜大禮,以示尊重,諸葛亮的思想,深受龐德公的影響。

龐德公雖然滿腹才華、能力出眾,但他淡泊名利,對出仕不感興趣,平日裡閒居鄉野,和司馬徽、龐統等人時常歡聚,自得安閒。

荊州劉表屢次請龐德公出山,但龐德公都婉言謝絕,劉表以高官厚祿相誘,龐德公說:追慕名利,只會留給子孫危險……而我留給子孫的是安居樂業。

根據野史記載,為了逼迫龐德公出山,劉表不惜放火燒他的房子,不過龐德公以假死騙過了劉表,後來又奇蹟般地復活了,這讓世人誤以為他有起死回生的功力。

實際上,為了擺脫世間煩擾,龐德公最終帶著家人匿入鹿門山,以採藥為生,雲遊四方,不再回到塵世。

對於龐德公來說,漢末亂世,戰亂橫行,遠非他一節布衣能夠安邦定國,即使加入仕途,也不過是助紂為虐,而不是保全天下。

不過雖然龐德公以實際行動表現了“隱士”的情懷,但他的朋友們基本上都個個最終踏上了仕途,其中包括諸葛亮。

諸葛亮一生都視龐德公為人生導師,在諸葛亮的成長過程中,龐德公的思想給了他很大的影響。

傳說龐德公在被劉表“逼迫出仕”過程中,口含七粒米偽裝假死,等到諸葛亮等人都以為龐德公已死的時候,龐德公從床上坐起,吐出七粒大米,大笑若常人。

當司馬懿排兵佈陣五丈原,與諸葛亮對峙時,諸葛亮已感覺命不久矣,於是,他想起了龐德公的“起死回生術”,為了續命,諸葛亮在軍營內布好陣勢,使用七星燈,揮劍起舞,祈求續命。

此時,司馬懿夜觀天象,知諸葛亮命將休矣,就派大軍衝擊蜀漢軍營,魏延驚慌之下,匆忙進入諸葛亮的軍帳之中報信,不巧把七星燈給踩滅了。

這燈一滅,諸葛亮頓時口吐鮮血,大喊:“龐德公救我”,跌倒在地,暈了過去。

姜維和魏延大驚失色,不知龐德公為何方神聖,更不知該如何處理。

半晌,諸葛亮醒來,看著眼前的魏延和姜維,掙扎著說:如果我死了,你們就讓我坐著,在我的口裡放七粒米,在我的腳下點一盞明燈,如果七天之內,明燈不滅,這就說明我能起死回生,這是龐德公教我的起死回生術。

不過,在於曹魏軍隊的對峙中,由於匆匆忙忙,諸葛亮口裡的大米掉了一粒,只剩下六粒米,明燈也滅了,諸葛亮只能抱憾而終了。

當然,以上後半部分大多都是野史傳聞,杜撰的成分居多,龐德公再神奇,也不可能讓人起死回生,劉備死後,諸葛亮事無鉅細,皆決斷之,他是過於勞累,結果沒熬過司馬懿,即使十個龐德公在他身邊,也救不了諸葛亮的命。


雲中史記


這個沒有史實的問題問得有趣,不能考據,不然就沒勁了。可以答得好玩點。

諸葛亮的舉動,是一種隱晦的讖語,共三個字:龍久困。

七米在口中:本來應該九粒米,是一個“九”字,“九”就是“久”。現在只剩七米,米在口中,去掉兩粒。是個“困”字。

為什麼要去掉兩粒米呢?

跑到龐德公的“龐”字上,把“廣字頭”變成了“病字頭”。“救我”就是“去病”,“龐”就變成了“龍”。

諸葛亮臨終前,預言了劉禪被司馬氏抓捕的命運。令人信服的是,歷史上劉禪丟了蜀漢,自身卻沒被殺害,只是被監視居住,應了“龍久困”!


歡迎來關注“輕讀經典”,一起讀有趣、有格局的原創文章、一起玩……

輕讀經典


諸葛亮臨死前為何大喊“龐德公救我”?

遍翻三國史料,也沒提諸葛亮死前說過“龐德公救我”,他倒是交代過一些身後之事,向劉禪的使者李福提交過掌管天下大事人選的看法。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劉備打起漢室的旗號,在三國之中,謀得一方天下,諸葛亮居功至偉。劉備後來命喪徵吳之路,託孤白帝以後的諸葛亮對漢室兢兢業業,一直是鞠躬盡瘁的獻身朝政。只是阿斗是個很扶不起的劉禪,蜀國經濟衰微、資源貧乏,日漸凋敝。

諸葛亮按照先前的計劃,平定南蠻以後,北征曹魏。準備充足以後的諸葛亮帶領蜀軍奉命北伐,第五次發動對魏國的北伐戰爭的時候,軍隊行至五丈原,諸葛亮突患疾病,他感覺自己命數將盡,仰頭北望,只見自己的那顆將星黯淡無光,即將隕落。

這一晚,軍中諸將都在諸葛亮的帳中,諸葛亮回到帳裡,突然昏倒在床上。劉禪的使者李福,意識自己的職責還未盡到,於是跪在諸葛亮的床邊,還沒等李福上來晃他,諸葛亮忽然睜開了雙眼,看見一旁的李福,深知他的來意,便說蔣琬可以接替自己。隨後李福再問,蔣琬之後,誰還可以繼續執掌蜀國朝政?諸葛亮便答道費文偉可以,而這句話便是諸葛亮生前最後一句話,之後便不省人事。

所以,題主所問的問題是不符合正史的。

嗐,幹嘛談正史?樂呵樂呵不挺好?

龐德公何許人也?

在三國期間,荊州牧劉表多次拜訪龐德公,想讓他出山輔佐自己,成就天下大業。可龐德公淡泊名利,隱身於山水之間,他修為極高,品行極盛,他與很多荊州名士交往極其好。其中有水鏡先生、司馬徽,還有他的侄子龐統,還有弟子諸葛亮。

龐德公一定是一個前世的炒作大師,他將其他幾人都精心包裝,推銷了出去,然後也為自己博取了極佳的名聲,他們這幫傢伙都常年隱居山林之中,直到劉備詢問他的謀士人選,他就指出了臥龍和龐統,諸葛亮便就是他的一位弟子。

據說諸葛亮每逢去求學於龐德公,都會跪在龐德公的床邊,悉心地聽他的教誨,諸葛亮一生中有4位弟子。不同的師傅教他不同的本領,龐德公教他的就是法術。

龐德公曾經拒絕劉表的邀請出山,這讓劉表很沒面子,劉表之後就派人放火燒他的茅屋,將龐德公困在房子裡面,眼看是必死無疑。

可是架不住人家龐德公神通廣大,他會很多變幻莫測的法術,他把七粒米含在口中,然後就化險為夷。

等到諸葛亮、龐統、司馬徽等人到他的床邊,只見他的身體根本就沒有碰著火,毛都沒掉一根。龐德公看大家到來,一個鯉魚打挺突然坐了起來,把哥幾個震呆了。

龐德公深感荊州將變亂,審時度勢,舉家遷往山林之中,從此銷聲匿跡。

那麼諸葛亮口含七粒米這個事兒就有淵源了吧,自然是在向龐德公致敬啊!當然也不排除臨急抱佛腳,想要通過這種方式向死神發出警告,勸它迴避。

可惜呀,任何人也避免不了這一天的到來,英明神武的諸葛亮也在所難免。

大概後人認為,諸葛亮在快去世的時候想讓龐德公救他,於是便編出這樣一段插曲,但我諸葛丞相死前最後一句話分明是交待國家大事,並沒有關心在乎自己個人的生命,這才是我諸葛丞相的高風亮節、煌煌氣度!


歷來現實


  

  《三國演義》有關諸葛亮臨終一段文字,寫得極為精彩,極為感人,但根本沒有什麼“龐德公救我”。且看原文——

  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觀北斗,遙指一星曰:“此吾之將星也。”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孔明以劍指之,口中唸咒。咒畢急回帳時,不省人事。眾將正慌亂間,忽尚書李福又至;見孔明昏絕,口不能言,乃大哭曰:“我誤國家之大事也!”須臾,孔明覆醒,開目遍視,見李福立於榻前。孔明曰:“吾已知公復來之意。福謝曰:“福奉天子命,問丞相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適因匆遽,失於諮請,故復來耳。”孔明曰:“吾死之後,可任大事者:蔣公琰其宜也。”福曰:“公琰之後,誰可繼之?”孔明曰:“費文偉可繼之。”福又問:“文偉之後,誰當繼者?”孔明不答。眾將近前視之,已薨矣。時建興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壽五十四歲。

諸葛亮臨終之時仗劍施法,雖然被魯迅等人譏嘲為妖道,然在民間卻大有市場。作為一位民間傳說中位精通奇門遁甲的其人,利用法術來續命,也可顯示其神奇之處。

不過,諸葛亮之所以受後人尊敬,最關鍵的還是他一心為國。

諸葛亮臨終之前關心的依然是國家,是蜀漢,最後遺言句句都與蜀漢興衰有關。至於他自己的性命,他並不是很關心。他想要續命,也是想要重振漢室,繼續為國效力。

因此,所謂臨終大喊“龐德公救我”實則是大大削弱了諸葛亮的偉大。


葉之秋


據說,三國時期的第一軍師,一代神人諸葛亮,在死前曾經大喊“龐德公救我”。


姑且先不論此事是否屬實,先說一說這個所謂的“龐德公救我”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喊的。

按照現在網絡上盛傳的說法,諸葛亮因為感覺到自己命不久矣,便在五丈原前點起了72盞明燈,希望能夠為自己延續壽命。

只可惜,這點七星燈借命的方法卻因為魏延闖入軍帳而失敗了。因魏源踢倒了七星燈,諸葛亮在吐血昏迷之前大喊了一聲“龐德公救我”。

從這種說法中,不難看出,這個被稱為龐德公的人應該是諸葛亮非常尊敬和信任的人。正因為如此,諸葛亮七星燈借命失敗的時候才會下意識的失口喊出向龐德公求救的話語。

事實上,龐德公不但深受諸葛亮的信任和敬重,更是東漢末年相當著名的隱士。如果以現在的理解來看,將隱士和著名聯繫在一起似乎有些奇怪。


但漢朝以德舉人,東漢末年引隱士入朝為官的習氣越發嚴重,因此,此時所謂的隱士往往都是當時的名士。

而按照《襄陽記》中的記載,龐德公似乎是襄陽一帶隱士之首。《襄陽記》中說,將諸葛亮稱為臥龍,龐統稱為鳳雛,司馬徽稱為水鏡,這些名號全部都是出自龐德公之口。

但除去名號上的聯繫,龐德公與諸葛亮的關係始終沒有一個定論。能夠明確知道的是,按照《襄陽記》中的記載:

龐德公的兒子娶了諸葛亮的姊妹,所以龐德公是諸葛亮的長輩。而諸葛亮對龐德公也非常敬重,每當到龐德公家拜見的時候,都會對他單獨下拜。

也有說法認為,龐德公其實是擔任了諸葛亮師長的角色。因為諸葛亮的姊妹雖與龐德公兒子結為夫妻,這樣的關係卻不足以讓諸葛亮每次見到龐德公的時候都對他單獨下拜。


諸葛亮之所以行此大禮,很有可能是因為龐德公教導了諸葛亮玄學占星等術法。

如果此事屬實的話,龐德公既是諸葛亮的長輩,同時又是諸葛亮玄學占星之法的教導者,那麼諸葛亮在借命失敗的時候,大喊“龐德公救我”也就不難解釋了。

不過也有人認為,諸葛亮高喊龐德公是因為龐德公隱居山林,擅長醫術,諸葛亮希望魏延等人找來龐德公救治自己。

而諸葛亮死後口含7粒米這種說法則是出自《三國演義》。

當然在三國演義所塑造的形象中,諸葛亮向來多智近妖,他所掌握的很多術法都包含玄學成分。

因此在書中的解釋是,這是將星不墜的方法,可以保證諸葛亮的陰魂鎮住敵方的人馬。


因為諸葛亮過世前正和司馬懿兩軍對壘,不但諸葛亮自己有觀星占卜之能,敵方將領司馬懿也同樣掌握這門技巧。

之前魏延衝入帥帳,踢到七星燈,就是因為司馬懿夜觀天象,見諸葛亮的將星隱隱有要落下的趨勢,這才帶兵攻打蜀國營寨。

諸葛亮怕自己過世的消息被司馬懿發現,才口含七粒米,點一盞明放,保證自己的將星不墜。

這種說法當然不夠科學,但《三國演義》原本就是小說,其中本就有非常多誇張的成分。

事實上,諸葛亮口中含米是符合周禮中關於喪儀的記載的。喪儀中有飯含的說法,指的就是把珠玉穀物放在死者口中的習俗。

《三國演義》中讓諸葛亮屍體口中含米,可能正是出自於此。

相對玄學一些的說法則認為,諸葛亮口中含米的行為也與龐德公有關。


龐德公隱居的時候,荊州劉表曾多次邀請龐德公出山,但都被龐德公拒絕了。野史傳說,龐德公不勝其擾,於是詐死騙過劉表,詐死的方式正是口含七粒米。

不久,龐德公死而復生,將這種術法傳授給了諸葛亮,只可惜諸葛亮口中的米掉了一粒,於是沒能成功復生。

龐德公身上有這麼多神奇的傳說,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關於他的記錄太少了。《三國演義》中關於龐德公只有匆匆一句話,戲份還沒有水鏡先生多。

《三國志》裡更是查無此人,只有《襄陽記》和引用了《襄陽記》的裴注《三國志》中才有提及。

至於諸葛亮死前高呼“龐德公救我”之事,實則出自現代電視劇編輯的杜撰,歷史中沒有任何記載。


雖然《襄陽記》中記錄諸葛亮非常敬重龐德公,臥龍、鳳雛、水鏡等人名聲遠播,也很有可能有龐德公出力,但歷史畢竟沒有那麼多怪力亂神。

諸葛亮死前喊“龐德公救我”和死後口含七粒米,前者出自現代編劇之手,後者出自小說,大家看看就好了。


史之策


諸葛亮一生智慧,忠誠,他的故鄉在今天的山東省沂南縣,山東人以他為驕傲!他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諸葛孔明之所以有如此傳奇的一生,一是他的天生聰明愛動腦子,二是他有良師引導。


他少年時期是官二代,受教育條件良好,熟知天文地理,青年時期,在南陽郡邊耕種邊讀書,後來被劉備三顧茅廬邀請輔佐其大業,從此當了老劉家基業的老總,運籌帷幄之中,致勝於無形。

他促成孫劉聯盟,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劉備死後輔佐其兒子劉禪,既當劉禪的秘書,照顧他的日常起居,又當劉禪的老師教他治國理政,他苦心經營劉家大業,先後五次親自率兵北伐曹魏,可惜的是234年10月8日他在這次的五丈原戰場上病逝。


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作為三軍統帥他料到自己死後會軍心大亂,他設了一計,他提前放出自己去世的消息,做假蠟像迷惑。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去世,忙出兵試探,結果蜀軍簇擁著用戰車推出諸葛亮的蠟像,司馬懿遠遠看見嚇的倒退50裡,這一招為蜀軍撤退爭取了時間。他料到魏延在他死後會謀反,讓馬岱向魏延假降,馬岱成功了,魏延對他萬分信任,結果馬岱陣前斬殺了魏延,諸葛亮這一招為劉禪掃除後患。他臨死前為蜀國安排了以後十幾年的計劃,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在演義中,諸葛亮為了不讓自己真正死亡的消被自己的死對頭司馬懿知道,擔心司馬懿觀天象看出自己的將星隕落,會即刻發兵攻打蜀軍。諸葛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師傅龐德公。諸葛亮的六丁六甲之術就是他教的,還有一些道家法術,天文地理,各種兵法運用之術等都拜他所賜。

龐德公是什麼人?怎麼這麼厲害?原來龐德是諸葛亮親姐姐的老公爹,世外高人,年少的諸葛亮可不是閉門造車的主,他經常走出家門,虛心向高人請教。特別是龐德公,據《襄陽記》記載“孔明每至其家,獨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龐德公經過考驗,瞭解到諸葛亮聰慧,志向高遠,有責任心,對他用心指教。


據野史記載,龐德公歸隱,劉表聽聞他的奇門遁甲術以及他的出色才能,對他佩服異常,想收為己用,所以多次派人去請他下山,結果龐德公不為所動,可能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後代子孫吧。後來劉表用簡單粗暴的方式,火燒龐德公的茅屋,斷他後路,逼其下山。結果龐德公並沒有從熊熊烈火中逃出,大火燃盡,劉表心痛後悔之餘,和匆匆而來的諸葛亮,跑向前去,結果看到龐德公毫髮無損地躺在石床上,但沒有氣息。劉表失望而歸後,龐德公起身在眾人面前突出口中的7粒米,揚長而去,消失在密林中,此刻的諸葛亮,也是萬分驚奇,他以前沒有學習此術。


《後漢書》記載,劉表多次請龐德公,最終沒有請出山。他和妻子孩子一直歸隱山林採藥為生,後來不知去向。

諸葛亮口含七粒米,並不是為了自己能延續生命,而是古代的一種喪葬禮儀。古代的一種說法,據說口含七粒米,自己所在天上的那顆星不會隕落,司馬懿就不會知道自己已死的真相,諸葛亮為了蜀國的利益,麻痺司馬懿,就讓部將在自己口中放入七粒米。



諸葛亮再厲害也對自己必死的事實無力迴天,但是他對蜀國的忠心日月可鑑。臨死前大喊:“龐德公救我”應該是希望部下能找到龐德公來救蜀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