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後裔4000多人聚居淶水縣

楊家將的故事廣泛流傳於民間,以演義、話本、戲劇等形式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深受大眾的喜愛。5月6日——8日,北大方略總裁班產業化脫貧考察團來到我縣考察,正是這一次的因緣際會,記者接觸到了淶水縣楊家將歷史文化研究會,從而揭開了一段散落在淶水民間關於楊家將的神秘記憶。

淶水縣曾是楊家將戍邊作戰之地

詩有云:“疾風方知勁草,國亂方顯忠良,家喻戶曉楊家將,英名萬古流芳。”淶水縣是宋遼必爭的軍事要塞,是宋遼征戰的主戰場。據史料記載,楊家將的發祥地始自山西,主要活動區域卻在河北及華北地區。張坊古戰道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張坊鎮張坊村,距市區80公里。宋遼古戰道北依太行山,南鄰拒馬河。古戰道經初步探測,長約1500米,現已修復400多米,據文物專家認定,是北京地區發現的唯一一處軍事性古戰道。

看著古戰道,淶水縣楊家將歷史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楊樹生告訴記者,“以楊六郎、楊宗保、楊文廣為代表的楊家將時期,主要是在如今的京津冀一帶戍邊作戰,楊六郎時期鎮守的三關口,在河北長城沿線的瓦橋關、益津關、淤口關。楊家將在河北及華北地區征戰多年,拒馬河、易水河、落寶灘、張坊古戰道等地都曾是宋遼時期的古戰場。”

為此,記者也找尋到了一張遼北宋西夏時期地圖,通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對比發現,當時北宋、遼的行政區劃和如今北京市、河北省一樣有很多接壤部分。

淶水縣聚居4000多名楊家將後裔

楊建華是淶水縣楊家將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也是楊樹生的戰友。多年來,他們為了搶修楊氏族譜,族人歸宗,使家族史得以傳承,做了大量工作。楊建華告訴記者,“楊業驍勇善戰,在山西省鎮守三關,被國人號為“無敵”。淶水是遼國和宋國邊界,楊六郎、楊文廣、楊宗保時期,主要在此駐兵鎮守。”

採訪時,楊建華向記者展示了一本《北宋楊家將後裔——十八式楊紳支脈族譜》(以下簡稱族譜)。而關於淶水縣和楊家將的聯繫,《族譜》中是這樣描述這段歷史的:清乾隆年間,32世楊孝、楊喜哥倆參與反清復明活動,為避免清廷追殺,楊孝由前郝村遷至河北省木井村,後又分遷安陽、虎過莊、南安莊、西安莊、墩臺等六個村。通甫支脈23世楊善為明代朝廷重臣,明朝末年,由於朝中時有沉浮,清兵進犯,楊善暗派楊宣密遷淶水縣南瓦宅,楊宣之子楊增譜為隱身世,改名楊譜增,系楊氏族譜二十五世傳人。其後裔分遷楊家臺、沈家臺、北南租等七個村。

楊家將精神體現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高層培訓中心教學總監王碧波在講授“宋初形勢與楊家將精神”課程時說到,“楊家將拼搏奮鬥的血性,不卑不亢的骨氣,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種民族精神。楊家將精神體現在了不奸不篡的忠義思想;和平時期,崇文習武、愛民愛家的忠孝思想;戰爭來臨,楊家將的擔當精神,勇武精神;戰爭中,楊家將幾代人的忠烈精神。”

楊家將後裔4000多人聚居淶水縣

淶水縣楊家將歷史文化研究會認為,楊家將是一種文化,楊家將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面對外族侵擾與欺凌時,一種反抗侵略、保家衛國、追求和平美好生活的一種精神寄託。楊家將的傳說故事,充滿了強烈的忠勇、忠武、忠孝、忠義的愛國主義精神。今後,研究會為了更好的宣傳楊家將歷史,擬在淶水縣恢復宋遼古戰場遺址,並在石亭鎮與張坊鎮接壤地區建設楊家將文化園。另外,將利用五年時間內,將楊家將和後裔的故事編輯成書,取名《名門逸事》,目前此書正在籌劃中。

楊家將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對千百年來中華忠義文化的最好詮釋,它已經昇華為一種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具有長久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淶水縣漫長的歷史,使得楊家將文化也和祖逖、祖沖之一樣,伴隨著淶水縣這片土地的滄桑鉅變,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