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檢微第350期>扶貧路上的“檢察藍”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扶貧路上的“檢察藍”

——藤縣檢察院駐同心鎮大梳村第一書記

工作紀實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駐同心鎮大梳村第一書記張婷婷(前)

“張書記,我家孩子今年上大學,生活開銷大,能不能申請教育補助?”“張書記,今年我家老頭子剛做了手術,能辦理二次醫療補助嗎?”

在大梳村,村民們有事總喜歡找藤縣檢察院駐大梳村第一書記張婷婷。面對村民的求助,張婷婷總是不遺餘力的幫忙,查閱各種惠民政策、到相關部門訊問申請補助需要的材料、向村委核實具體情況,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農戶解決問題。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腳下有泥,心中有群眾/

“張書記,你快來,黎地埌大窩碑的灌溉水壩被沖毀了。”一名村民急匆匆地找到張婷婷說道。張書記立即帶領村幹們趕到現場查看水壩損毀的情況,瞭解到該灌溉工程將涉及800多名村民來年的農田灌溉後,她及時將該情況反饋給鎮水利部門處理,但是項目進度相對緩慢,為儘快處理好村裡的灌溉問題,張婷婷和村兩委班子協商,先把項目幫扶經費撥付給這個灌溉工程。

“灌溉水壩必須在開春前儘快修好,村民們還等著春種,這是群眾的大事,不能耽擱。”張婷婷說道。

藤縣檢察院駐村工作隊駐村以來,通過多方籌措,幫助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使大梳村面貌煥然一新,三面光灌溉工程和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平整項目的實施,得到村民的一致肯定和讚揚。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為民解憂,幫扶暖人心/

“這個冬天孩子們能夠換上乾淨又暖和的衣服,真的要謝謝檢察院駐村工作隊……”一向不善言辭的韋天南連聲感激道。

春節前,張婷婷和駐村工作隊員入戶走訪時發現,貧困戶韋天南家中有七個孩子,孩子們身上的衣物既破舊又單薄。回到村委後,張婷婷和駐村工作隊員一起商量,要給村裡們的小孩子捐衣服,讓孩子們能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張婷婷和駐村工作隊員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開展扶貧工作,通過發動朋友圈將舊衣服洗乾淨,回收送給有需要的貧困戶,這一舉動讓7戶貧困戶40多人受益,讓群眾能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實幹,築陣地強堡壘/

“張書記對待黨建工作很認真,每次上黨課她都會精心準備講課內容,讓黨員們聽到最新的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黨員活動內容也豐富了”村支書韋景玉這樣說道。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張婷婷作為大梳村第一書記,帶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重要講話精神,並結合自身專業和實際辦案經驗,以案釋法為黨員群眾講解法律知識。嚴格按照“三會一課”,黨員積分管理等制度,以“支委會”和“黨員大會”為決策腦,堅持重要事項“四議兩公開一監督”的民主機制決策,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不斷完善和健全黨員管理制度。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在張婷婷和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大梳村成功升級為四星級黨組織。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地制宜,發展集體經濟/

何凱兵檢察長在一次下鄉扶貧時說:“要發展必須要產業富民,把扶貧政策落到實處,切實從‘駐’村到‘助’村,做到真扶貧,扶真貧。”

張婷婷和駐村工作隊員們緊緊圍繞到戶到人、因戶施策的要求,自主發展資源優勢,制規劃、謀發展,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扶貧產業,變“輸血”為“造血”,確保每個貧困戶都有1至2個脫貧增收產業。同時建立扶貧產業發展模式,針對貧困戶無資金、無技術、單打獨鬥等現象,駐村工作隊積極探索創新,逐步建立起“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大梳村集體經濟收入單一,主要靠山林出租,但租金低,只有發展產業才能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張婷婷這樣說,也這樣和工作隊其他隊員一起努力。

在駐村工作隊和種養大戶的共同努力下,大梳村通過入股專業合作社,簽訂了該村第一份村級集體經濟合同,助力合作社擴大生產經營,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年收入達24000元。

為促進村裡的集體經濟發展,張婷婷和隊員們通過實地走訪摸底,收集村內種養大戶名單,積極與之協商,以種養大戶帶動農戶參加專業合作社,因地制宜發展種養產業。目前,大梳村已發展砂糖橘種植示範基地1個,養蜂示範場1個,蜂蜜年產量達13750~20000公斤;成立專業種養合作社2個;發展種植三華李150多畝。成立專業合作社後,農戶可以加入合作社,通過出租土地或者參與勞作獲得分紅。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張書記,我們家的蜂蜜今年豐收,但存量太多銷售不出去,你能不能幫忙想想辦法?”蜂農對張婷婷說。

為提高蜂農的養蜂技術和銷量,在梧州市政副主席何深的建議下,張婷婷和村委班子協商帶領大家“走出去”,去參觀梧州市甜蜜家公司學習養蜂技術和增加產品附加值,真真切切的讓群眾學到技術,提升銷量。

為了進一步解決蜂蜜的銷路問題,張婷婷帶著蜂農的期盼,駐村隊和後盾單位協商,通過單位工會和職工自籌購買村裡的蜂蜜作為職工的家庭年貨,這個方案很快得到後盾單位的支持,為蜂農解決了近200多斤蜂蜜銷售。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藤縣人民檢察院

官方微博:藤檢官微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0771—12340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進行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以及政府績效考評社會評價調查所使用的電話。如果您有幸接到0771-12340的電話,請不要擔心是詐騙或推銷電話而掛斷,接到調查電話後,請沉著、冷靜回答每一個問題,您的回答很重要哦!請您為藤縣的整體形象答聲滿意,贊個好!衷心感謝您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

<藤检微第350期>扶贫路上的“检察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