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漏油事件,大家猜猜看,最后几方面会怎么处理?

快乐的窝瓜toby


针对奔驰女车主的八点述求简单做以下分析:

先说事件,奔驰一线品牌,树大招风,所以奔驰事件有引爆的实力。换成一个国产小品牌估计很难引起这样的蝴蝶效应,不的不说国人爱看热闹央媒的报道跟进传播,这个事件多少人被打脸大家自有分晓,在这不得不佩服这个奔驰女车主,也堪称维权的典型案例:

1 进店不吵不闹,直接坐在引擎盖上,立马获得全场关注

2 等待有人持手机拍视频,至少三个角度

3 开始交代个人背景获得同群体集体同情,包括让店内工作人员感同身受

4 讲清楚要点,车辆问题,事件处理速度

5 反问现场封闭式问题,获得现场声援

6 点明要点 传到网络上很丢人……获得转发量

此件不断酝酿,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私了显然不可能了,市场监督、物价等相关部门介入,相信这次对奔驰教训惨重。

销售前的PDI检测大多流于形式

据汽车业内人士爆料PDI检查,很多店流于形式,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有的车销售根本没有这个流程,更别说这些做PDI检查的有无资质,4S店自检上游监督基本上是真空,PDI检测留存的证据更少之又少,大多也只是一个A4纸,照片全程录像估计很难提供,权威性更无法查证,如果PDI检查有问题再销售这牵涉的三倍赔款,但是如果PDI检查没有检测出来责任这个责任又该谁负责呢?毕竟PDI检测是证明当时车辆经过检测没有问题的一个自抒文件,当问题出现时,那又如何呢?

金融服务费潜规则下的乱收费

金融服务费到底该不该收?4S店到底有资格收吗?这些也许成为全民的疑问点,也成为一种行业的潜规则,请问哪个店不收?金融服务费,分期服务费,分期代办费众多的收费花样都在我们的身边,你说合理吗?

网络查了一下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说过,消费者采取分期贷款的方式购买汽车,被汽车销售公司收取所谓的“金融服务费”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特别是一些汽车销售公司在已获得金融公司劳务报酬的情况下向消费者隐瞒,重复收取所谓的“金融服务费”,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如果汽车销售公司未与金融公司达成协议,而消费者自行委托4S店代为办理贷款手续,适当收取一部分“代办费”是正常的。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明确告知消费者,且在协商后,对方表示同意才可以收取,不能以所谓的“金融服务费”的名义向消费者收取。

事件的背后是行业不要盯着当事人

当事人希望将舆论导向转向行业潜规则,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当事人本身,从奔驰角度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赔偿肯定没有问题,最大就三倍赔偿,适当给车主精神损失费,但是不排除就此事件后整个行业进行市场秩序整顿,很有可能这个经销商会被罚哭,整个汽车行业分期服务费等一些乱象估计会收敛,但是绝不会因为这个事就不收了,总之希望这个事件有一个好结果,更希望我们的有关部门能作为,而不能让消费者在引擎盖上哭~!


汽车猛料


我是大魔王,我来分享

这次西安利星行奔驰漏油事件闹的沸沸扬扬,整件事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面,现在大家不仅对于事件发生过程很关注,更多的人期待的是这件事会以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来收尾,我之前也在某豪华品牌从事了比较长的时间(不是奔驰哈哈)这样的事件说实话我们店以前也经历过,我来大胆揣测一下这个时间的结局吧。

首先我们来看个细节,当事人昨天在接受陕西某媒体采访时候说到:“昨天奔驰官方给出的答复,说是已经与我达成友好协商,事实上来说的话,本人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奔驰官方也好或者4S店官方也好给我相对官方一点的回复”事情已经发生过去这么几天了,奔驰却直到现在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复,这说明什么?大家还没看懂吗?

我也翻了翻奔驰的官方微博,没有关于任何这件事的消息。

如果真的他们对这个事情很重视,或者说他们真的担心着件事会对他们的销售或者品牌产生影响,他们的反应会这么慢吗?

其实大家想一想,如果奔驰官方出来答应换车或者赔偿,那以前发生过类似这样时间的客户会怎么想?以后出现这样的情况又该怎么处理?这个标准还怎么定呢?所以这个锅肯定奔驰官方不会背,利星行集团也不会背,只能是西安利星行4S店来背这个锅!

而且今天得到的消息是,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已经进入到西安利星行调查此事,但是大家知道利星行集团的背景吗?利星行集团持有奔驰中国49%的股份,是奔驰中国最大的股东!他们对于奔驰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如果你们再想知道利星行集团的背景给你们几个关键词你们上网去查下吧:马来总督、南阳富豪、赵薇合伙人……所以他们才有底气这么有恃无恐。

最后的结果就是,奔驰还是奔驰,利星行还是利星行,只是西安4S店迫于厂家、集团、当事人、舆论三方的压力会开出一个让当事人无法拒绝的条件,然后私下达成协议,也可能动用某些关系对当事人施加压力,让当事人闭嘴,这件事就会以当事人出面说“我们已经达成了友好协议,具体细节不便透露”而结束,毕竟,人家不差钱。

所以,人家根本就不怕你闹,也不怕上媒体被曝光,不会影响他们一点点的销量,该卖多少车人家照样卖,奔驰最近这几年产品推陈出新速度很快,加上对产品设计的大幅调整,车子真的是不愁卖,奔驰G加价20万,奔驰迈巴赫不加钱根本提不了车,对于奔驰来说,E级断轴门也好,GLC刹车异响也好,发动机漏油也好,这都不叫事儿~毕竟人家是卖方市场,他说了算,有本事你别来买,可是我们真能做到吗?你现在去看看D&G里有多少客户你就明白了。

舆论事情,聚焦快去的也快,当有另外一个事件覆盖它时,人们早已忘却,该买奔驰的还买奔驰,该坐在奔驰里哭的还坐在奔驰里哭。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出现吧大魔王


首先必须做出道歉的肯定是4S店方面,再者就是奔驰官方也要做出回应!但是大概率事件是过一段时间就息影了,虽然奔驰事件影响大,但是喷喷口水是没有用的,对于奔驰的大客户群体来说,这件事影响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所以所有的事情想从根本上解决,光靠媒体曝光效果也就那样,中国人民对于新消息的接受度很快,老消息就像过眼云烟一样一下子就过去了!

所以,其实并不敢妄做预测!只是建议什么情况最好!像这种情况,女子应当主动找到消费者协会,并且以法律手段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光靠曝光确实有点难让奔驰方面做出最好的选择!


汽车变形侠


这个女车主之所以能和西安利之星奔驰斗,而且有根有据气势压倒奔驰,根本原因就是:

1、女事主是研究生(高学历不是白学的!)

2、女事主不是西安人(可能是上海人)

3、女事主有正义感(车换不换、退不退先放一边,不管了。死死咬住“金融服务费”!在利之星贷款买奔驰的西安人赶紧觉醒吧,这位女士在帮你们在维权!如果此事欺骗属实,轻则利之星需赔付上千万元,重则利之星gun出西安。)


站着说话不想坐


刚仔细听了18分钟女车主和4s店经理谈好,感触很大

1.女车主完全有经济实力全款,被4s店销售忽悠贷款买车,属于服务业欺骗。

2.4s店所谓的奔驰金融服务费15000,没有法律法规来源,已经属于欺诈勒索,乱收费?有关部门在哪里?出来走两步。属于扫黑除恶不?

3.4s店这次遇上个嘴巴厉害的车主,够它折腾一阵子了。

4.事情已经很清晰了,4s店需要处理两个问题,问题车如何处理,15000的金融服务费咋弄,相关部门开始处理吧。

5.那15000,进入私人腰包,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涉嫌偷税漏税,这是个大事情!金融二字,非常敏感的。

6.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国人的记忆不过一个月,奔驰豪华品牌不会受到太大冲击 ,汽车销售行业整顿会开始,哪怕刮阵风,国人的法律意识正在增强,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哪怕没有得到任何本该属于自己的利益,但是,至少,我们付出了。

7.为女车主的执着点赞,希望女车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和个人人身安全,维权之路很漫长,且行且珍惜。加油。


威廉2019


这个事情可不是大家看到新闻说的那么简单的店大欺客的原因,最真实的我想肯定是有更高层的人士想入股利之星受到了拒绝,又不能通过不正常手段参与,才会导演这一出闹剧的,只是我们作为普通人不了解真实原因只能看新闻导向而已。这个研究生就是一杆枪而已。


风雨前行209865745


全国人民都在看人民政府怎么作为


追梦5008


国人买车不用愁,首选奔驰漏机油



楊仕銘


最后给这女的换车,再给一定数额金钱补偿就这样结束,中国人都都爱钱没有选择,希望这女的能坚持退一赔三原则坚决不买奔驰车否则全国人瞧不起你,白支持你了,买个比亚迪我佩服你!


说点实话可以吧


请问维权行为和举报行为一样吗?个人认为维权只是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民事纠纷,拿出证据证明是不合格产品仍在出售,这就是欺骗光大消费者,这是欺诈行为,厂家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销毁不合格产品,这是车出现了问题,要是食品出现了质量问题那受到的伤害就是不是金钱能解决的,所以个人认为维权和举报是两码事,举报更会得到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