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一定要繁体字吗?繁体字适应如今的文字教育吗?

独守桂兰心


书写书法作品要不要用繁体字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很久了,从推行简体字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被人们讨论,现在也已经有了定论,那就是传统的毛笔书法要书写繁体字,而像硬笔书法等实用性的书法可以书写简体字,毛笔书法在一些场合可以写简体,但是必须要做到繁体和简体字统一起来。

1、刚开始推行简体字的时候,是有一些过激的行为,认为既然国家规定要使用简体字,毛笔也要写简体字,一些书法家也响应号召,在公众场合用毛笔书写简体字,比如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的启功先生就曾公开用毛笔写简体字,他给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用的简体毛笔书法,可见当时的政策对于书法家的创作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2、后来书法家也开始慢慢意识到,书写传统的毛笔书法是无法完全使用简体字的,因为古代的书法字帖都是用的繁体字,最起码临帖的时候无法使用简体,加上一些字用繁体写出来会更好看,书法家处理起来也更有艺术性,所以用毛笔书写繁体渐渐身体人心。

3、现在文字法也有了具体的规定,书法艺术作品、学校、文物单位、牌匾等一些特殊的场合,是可以使用繁体字的,当然,大部分的正式文件还是要使用简体书写。

我们在平时的书法创作中,最好是使用繁体字,如果有特殊的用途,需要使用简体书写毛笔字的话,尽量做到简体和简体的统一,繁体和简体相互混杂是不合适的。


不二斋


中国传统书法不问来自古老的、还是来自当今的,都要立足传统!

一.传统书法就是中国汉字表现。

二.中国传统汉字,就是人们所说的繁体。

三.从书法创作中讲,书写繁体字是书法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如果在书法创作中,运用现代的筒化字,那就不是书法,是写字。

中国传统书法,是经过千百年来锺炼而成的,是中国的“金字招牌”,繁体字是现代与古时的通用汉字,特别是在毛笔书法上,运用繁体字是当然的、必须的。书法作品如果非用简化字书写的话,就要从头开始一简到尾,绝对不能有一个繁体字的出现,否则这幅书法作品就废了。

弘扬中国传统书法,一定要立足传统,笔墨一定要当随时代,如果脱离了这“两个一定要”,那这样的“书法”,只能被“废品收购站”回收。

总之,中国传统书法,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坚持以写繁体字为首要选择,否则“脱繁上简”将给您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一切皆毁!

谢谢大家!

【原创】中国传统书法作品欣赏,选自笔者用繁体字书写成的书法作品。











祥禎


说书法非要用繁体字,这个问题本身是不太准确的。准确地说,书法是要力求用原味文字来表现、表达书写主题内容的。时下对汉字书法中的所谓繁简字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差,有些把异体字想当然认为是繁体本原字,甚至有一些对简体字进行逆向转换时,出现配对错误。例如,“灋”字是“法”字的异体字,而并非是繁简字的关系;简体字“发”字的本原字对应两个繁体字,分别是“头发”的“髪”和“发展”的“發”,而不是互为混乱转化使用;“皇后”的“后”字,并无繁简之变,不能化简为繁地搞成“前后”的“后”字本原繁体“後”字。所以学习书法,就要了解和钻研大美汉字的创始、发展和演变。比如,把秦代(书同文为小篆)以前的文字(文字未统一时期)称为古汉字,之后的称之为今汉字,把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大陆为主要代表的中文汉字称为简化字。其实纵观中华汉字文字的发展演变,横向研究日本、朝鲜等借用汉字国家文字的流变,就会深入理解大美汉字从创始之初到不断完善再到优化简化,犹如凤凰浴火,并以特有的书法书写为升华,经过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的承载演化,不断羽化重生,是多么辉煌而伟大的丰碑和成就!从这个意义而言,热爱并掌握自己的文字,绝不止于繁体字简体字转化的问题,而是有很多知识文化需要和期待我们出发去钻研和探索的。


郭镇之


这是一种错误认识。可以说的是现在还不适合文字教育。

经过几十年的简体字学习,简体字早已深入人心,换句话说就是深入骨髓了,在想改变有些困难。再说,简体字也为什么不好。不管是简体字还是繁体字表达的意思都一样,只不过给人的视觉感受不同罢了。

有人说繁体字显得更有文化底蕴,这话不错,毕竟历史古籍都是用繁体字写的,不认识繁体字如何阅读古籍。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就算你认识繁体字,你也未必能读懂古籍。古语和现在语千差万别,绝不是认识几个字所能理解的。

而现在人们学简体字都只能算过关,若要他们学繁体字,他们能学几百字都不错了,繁体字难写难认。所以,把繁体字强行用于教育不合理,那是本末倒置了,难道教育仅仅认字吗?就算你能认识几万字那能说明什么呢?没有意义,教育是教人育人的,只要能利于教育的东西就要充分利用,简体字也是如此。

再说书法,书法不是说用繁体写就有美感。你看现在的人,用毛笔写简体字尚且写不好,笔画多的繁体字,你还想用来写书法,这不是天下笑谈吗?

所以,国家才积极提倡简体字,而不禁止繁体字。繁体字可以等我们学了简体字后,自学即可,简体字和繁体字都很多类似的地方,一通百通的,先学简体字利大于弊。


历史如歌


简化字推行6O多年,经历了三代人,因简化字受欢迎,其间还搞了二简,到今天一些人为废除二简欢呼,甚至提出恢复繁体字,包括个别政协,人大代表在会议上提出来。他们是要传承中华文化吗?试想真恢复了繁体字,将带来多大麻烦,人们将耽误多少时间,想学汉语而却步的外国人会更多,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有人竞敢提出,这代表不代表人民,扫了大多数人的兴。简化字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政府顺从民意及时做了这件事,功德无量。港澳台仍用繁体是历史形成,与简体比无任何好处,至于亲不见,爱无心之说,无聊之极,拼音文字也照样表达丰富的情感。文字简化是中华之福,是前进,是向上,也是受到越来越多人们欢迎的根本所在。


老王149483347


简体字是进步说。既然社会历史在发展,汉字怎么不同简化?有些人想复古,脑子又进水了。

本来,文字是一种交流符号,是用来表达意义的,如果一个人在听说,一个人在听,明白了什么内容意义即可,除非搞研究发明的文章内涵深奥一些。不过,汉字是象形体,所以出现了书法,这种书法美就胜于其它文字。

然而,社会在不断进步,分了很多科,学习负担重,不可再为学繁体字浪费更多时间,可省点时间用到其它课程。

当然,写书法,繁体简体皆可,不必强求一致。


陈子882


去“汉字”后之无尽悲哀,已经显现韩、朝、越。急功近利、目光如豆之简化汉字,唯一益处,避免了“汉字拼音化”之厄运,但随之而来更多弊处,若如结构之伤筋动骨,若如气韵之丧魂落魄,若如意蕴之形似神散,比较韩、朝、越,五十笑百罢了。国学业已衰颓,丑书已然疯癫,甚而“诗词大会”嘉宾,不知吟诗赋词之蕴积,绝非主体思想、段落背景那般弱智,实乃哲理思维妙趣无穷。汉字简化之后患,犹如“十年探索”之余震,五六十年后,显现必然,警惕也必然。


闻鲁生


在推行簡體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七條就規定: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這說明什麽?

中國漢字(指沒有閹割的正體字)論結構,嚴謹非常,多依六書原則研訂,字形與字義的綰結緊密,讓人可以依形辨義;論文化承傳,現存古書都用繁體字印刷,學習繁體字,閱讀古籍沒有困難;論教學,望字生義,易於理解。

說到書法,有不少人提出古人就用“簡體字”。拜託,那只是異體或約化筆順,箇中的章法是有根有據的。


SouthCross


书法不是非写繁体字不可。只是古代字帖都是繁体,这些繁体字在结字、用笔方面蕴含了古人的成熟技法和经验,呈现出无可挑剔的美感。而简化字毛笔字帖很难见到。硬笔字帖写简化字的多一些。笔画极少的字历来是书写难点,不容易写得丰满厚重。一连几个笔画极少的字排在一起,在章法上是不易处理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认为简化字不宜写书法。主要是字帖少,例如欧柳颜赵苏黄米蔡等风格的简化字,今人谁能写出足可供人临摹的水平?即使有,书法爱好者也还是喜临原帖。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在使用性日渐淡出的情况下,写繁体字不会对简化字的使用造成大的影响。


师范小王子


原则上来讲,繁简字体都可以写成书法作品。认为简体字不能入书,无异于画地为牢。不过最好不要在一幅作品中繁简混用。

不过现今的实际情况是,多数人坚持用繁体字来写书法作品。这也不是有什么规定,习惯而以。大家都这样习惯了,一般学习者也就不想去冲破它了。会担心写了简体字别人不认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写繁体字吧。这样就形成了具有惯性的约定俗成了。

对于草书而言,就不存在写简体字的问题。草书字体每个字的草法,是在历史中形成的,有的来源于篆书(是经过辗转变化而来的。下同),有的来源于隶书,大部分对应于楷书(当然是繁体了),而简体字的推行才不过是几十年的事,简化汉字推行之后,每个字的草法早就定型了,所以并不存在简化汉字的草写法

写古文字的书法也是如此,不存在繁简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