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孩子以后被欺负,父母要告诉娃:遇到这几种事,不要过于善良

很多父母都会教育孩子从小要善良,但是有时候如果教育出来的孩子过于善良的话反而对孩子没什么好处,为什么这样说呢?心地善良的孩子往往比较容易吃亏,因为过于善良有时候会伤害自己。

不想孩子以后被欺负,父母要告诉娃:遇到这几种事,不要过于善良

家长群中就有一对父母分享了自己家的事情,他们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热情,这样才能变成一个讨人喜欢的乖孩子,所以孩子在学校对人都非常善良,非常热情,有一次同班同学借他钱,他非常热情的就借给了同学,可是过了不久这个同学又来借钱,这个孩子心想同学应该家中有困难,又借给了他,没想到这个同学三番两次的找他,他想拒绝又不行,因为同学说如果不给他钱放学就找一群人揍他,后来这个孩子就整天担惊受怕的上着学,导致最后不敢去学校,给孩子心里留下了严重的阴影。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像这种威胁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就不用过于善良。那么还有哪些情况下,父母要教育孩子不用过于善良呢?

1.在封闭的环境下

在封闭的环境下不必过于善良,这句话意思是说当在人烟稀少的地方或者陌生人的家这种封闭的地方时,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不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因为你的善良很有可能变成坏人的工具,如果是一个开放的场合,起码还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但是如果是在一个封闭的场合下,缺少了人们的监督,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毕竟,人心险恶。所以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叮嘱,助人为乐可以,但是尽量避免在封闭的环境下。

不想孩子以后被欺负,父母要告诉娃:遇到这几种事,不要过于善良

2.当善良会造成不良后果时

善良是一件好事,可是有时候善良会造成不良后果,就像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游客们开心的喂藏羚羊吃东西,可是保护队长却打跑藏羚羊,原因是要让动物知道人类是坏的,这样它们遇到捕猎者就不会自投罗网上,可以保住性命。这个小故事就告诉我们当善良会造成不良后果时,请收起你的善良,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说善良可以,但是得用到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建立在美好的结局上,不要因为自己的善良反而伤害了别人。

不想孩子以后被欺负,父母要告诉娃:遇到这几种事,不要过于善良

3.过度善良容易引起人的贪欲

如今的行善有些都已经变了味道,因为付出得不到感恩,反而被怨恨善良给的不够。大家都应该听过一句话:“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这个世界本没有谁欠谁的,可是往往就有一些贪婪的人不懂满足,过度所求,这时候父母就要教育孩子人心险恶,应该在不损伤自己利益的前提下给予帮助,同时给予别人帮助要适可而止,不要让别人产生依赖,并且一定要让孩子记住行善是一种选择,不是理所当然,过度行善会激起人的贪欲。

综上所述,行善也是有讲究的,那各位父母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平常教育孩子热情对人的父母可要注意了,教育孩子善良是一件好事,但是过于善良其实有时候也是一件坏事,为了孩子的安全与利益,各位父母一定要教孩子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帮助他人,让孩子平安健康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