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漫威十年了。這十年裡,雷神索爾曾因為好戰被父親收走神力,與弟弟爭吵打架又和好;綠巨人浩克從毫無理智的怪物變成可以對話和自控的大塊頭隊友;擅長刑訊與追殺的超級特工黑寡婦在想到自己被剝奪生育能力時也會面臨情緒失控。

過去,我們多少都曾沉浸在超級英雄電影裡的大場面特效與打鬥之中,可超級英雄們的成長與改變卻往往隱藏在他們那些最柔軟平凡的時刻裡。漫威宇宙這個純虛構的概念,就這樣在一次次與平凡人生的交匯裡一磚一瓦地變得真實可感。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1972年,斯坦・李接手漫威,開始嘗試將漫畫搬上好萊塢的電影舞臺。

2008年5月2號,《鋼鐵俠1》在北美上映,票房5.85億美元,拯救了此前不得不出賣IP版權以維持自身運轉的漫威影業,而影片結尾從黑暗中走出來的神盾局局長尼克・弗瑞,預示著漫威宇宙的開啟。

《鋼鐵俠1》在國內上映時比北美還早兩天,那年我初三,剛剛脫離「中二」進入「叛逆」,對以一人之力匡扶正義的英雄並沒有太大興趣,只是喜歡不可一世的混球。

託尼・斯塔克就是個混球。

他並不符合大多數人對於超級英雄的期待。作為絕頂聰明的富二代,掌握著一個工業帝國的託尼・斯塔克驕傲張揚,出場自帶燈光音響甚至伴舞。他喜歡成為焦點,集郵一般地跟漂亮女人調情,做著所有「傳統意義上」的英雄絕對不會做的事情。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鋼鐵俠託尼・斯塔克


在復仇者聯盟乃至整個漫威宇宙裡,沒有超能力、沒有接受改造甚至沒有經歷過專業訓練的超級英雄就這麼一個。除去那一身造價不菲的裝甲,託尼・斯塔克仰仗的只是一具擁有非凡大腦的血肉之軀。在美國隊長質問他脫掉盔甲之後還是什麼時,他能流暢地答出:「天才、億萬富翁、花花公子、慈善家」。

我的一位友人曾說:一個人的魅力,往往體現在他/她不體面的時候。

比起超能力,身為平凡人的觀眾有時候更喜歡看到超級英雄們如何面對超能力也無法解決的現實壓力,比如天才少年也會在青春期跟父母賭氣,又比如億萬富翁如何與死亡做交易。

再比如,一個習慣性不守紀律的超級英雄要如何「組隊打怪」。


一個龐大電影宇宙的建立,意味著「主角+副手」式的傳統超英電影配置不再適用(雖然在漫威英雄的個人電影裡這樣的套路還在繼續)。面對更強的敵人和更大的市場,一支超級英雄團隊被集結起來。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對於一群原本互不相識卻又擁有異能的超級英雄來說,一個「有錢任性」的天才科學家託尼・斯塔克顯然不是最穩妥的領袖,至少,他不能是唯一的領袖。於是軍旅出身,信奉著最普世價值觀的「過去之人」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就成了能和這位思維超前的「未來之人」互補的最佳選擇。

被冰封了70年的美國隊長在現代社會驟然甦醒,與一切都格格不入。他每天早起跑步,穿著與託尼的西裝墨鏡形成鮮明對比的格子襯衫與皮夾克,開著會讓託尼大翻白眼的過時玩笑,甚至在團隊激戰中不忘提醒託尼不要說髒話,他恪守道德,謙遜低調,服從命令,喜歡作戰計劃……他們幾乎是針鋒相對的。

但也只是幾乎。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如果一定要給兩位超級英雄領袖分別選擇一個關鍵詞,那麼在我看來,鋼鐵俠是「責任」,美國隊長則是「信念」。

在《鋼鐵俠1》裡,還不是鋼鐵俠的託尼作為一個軍火販子,親眼目睹了自己的產品被恐怖分子用以製造傷亡和恐慌。以他的聰明程度,要說服自己並無責任不是難事,但他還是把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併為了承擔起這份責任而成為鋼鐵俠。這個因為童年缺少父母陪伴而一直處於叛逆期的天才開始真正的成長,他作為英雄的個人意識逐漸甦醒不斷強化,把維繫復仇者聯盟當成了必須要完成的事。

而美國隊長就是在這樣一個成長階段出現的,帶著他與生俱來的強大信念,成為了這個年輕團隊的精神導師。

很多人,特別是只把漫威電影當成消遣來看的觀眾,很容易把這個一頭金髮,正直老派的大兵看成一個老好人。但事實上,每一部有他出場的電影都刻畫過他的執拗不妥協。即使偽造檔案也要參軍,不信任政府就帶著隊友反抗叛逃,他所有的行為都出於自己堅持的自由,公平和正義。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美國隊長史蒂夫・羅傑斯

某種意義上說,美國隊長的超能力就是這種百折不回的強大意志,與他是否是一個擁有四倍力量的超級士兵並無關係。

「責任」的踐行需要方向,而「信念」可以引導方向。於是順理成章的,他們成為了可以並肩而戰相輔相成的隊友。在託尼對即將到來的戰鬥感到搖擺不定時,史蒂夫能斬釘截鐵地告訴他,他們會一起面對,就算是輸,也會一起。

電影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所輸出的價值觀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就像隨著隊伍凝聚力和行動力的提升,復仇者們要面對的事物也就越複雜。他們每一次行動所付出的代價帶來的後果,都被越來越多人計較衡量。於是兩年前,漫威用《美國隊長隊3》做了在爆米花電影裡討論嚴肅議題的實驗。

超英們擁有的能力常常讓觀眾產生距離感,覺得他們就應該上天入地打怪升級。可是《美國隊長3》裡的內戰把這群總是面對怪獸外星人的英雄們拉回了現實世界,讓他們被愧疚牽制,被憤怒影響,被仇恨左右。更甚者,就算他們始終一樣都站在正義的一方,也會突然發現原來正義與正義之間也能涇渭分明。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在數次拯救了世界之後,託尼被一位喪子的母親堵在了電梯前,指責超級英雄們的行動造成了無辜者的傷亡。責任感驅使他想要同意與政府簽下協議,用公權力來監管復仇者們的行動,然而他永遠信仰自由公正的戰友史蒂夫卻覺得協議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會把復聯變成受制於人的工具。

當一個人要擔負的責任與其堅守的信念產生分歧,必然要經歷痛苦的抉擇。這其實已經是碌碌如我們,日常中同樣要面對的陣痛。但電影的創作者們,似乎對這樣真實的戲劇衝突還不滿意,於是加入了更多屬於普通人的糾葛。

他們讓對親情缺憾無法釋懷的人直面雙親去世的真相,讓曾經失去朋友的人再一次面臨友情的取捨。在電影飽滿的情緒張力裡面,觀眾們可以發現他們喜歡的英雄跟自己的諸多聯結。

我始終篤信復聯的兩位領袖本質相近——不論是穿著工字背心的機械師,還是來自布魯克林的大兵,他們都是因為內心善良與堅持自我選擇成為英雄的凡人,所以我一點都不擔心這個隊伍會徹底分崩離析。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我唯一不願意面對的,只是,他們將要並肩的是最後一戰。

從託尼・斯塔克在記者會上面對鏡頭坦然承認自己是鋼鐵俠,到史蒂夫・羅傑斯捨棄作為美國隊長標誌的盾牌,這是一段很長的旅程。長到當年只知道對著熒幕上託尼的大眼睛小鬍子傻笑的我,現在已經可以聽懂《死侍》裡的各路R18小段子,看著《黑豹》討論好萊塢世界的政治正確。

這十年裡,雷神索爾曾因為好戰被父親收走神力,與弟弟爭吵打架又和好;綠巨人浩克從毫無理智的怪物變成可以對話和自控的大塊頭隊友;擅長刑訊與追殺的超級特工黑寡婦會在想到自己被剝奪生育能力時情緒失控;這群擁有超凡能力的人在避風頭時選擇的安全屋,不是斯塔克的高科技基地,不是重兵警戒的神盾天空母艦,而是鷹眼俠那座房間都不夠用的鄉間農場。

正如《復仇者聯盟3》的預告片裡所說,這是一群註定不平凡的人,他們被集結起來,去幫平凡人抵禦那些他們無力招架的戰鬥。過去我們多少都曾沉浸在電影中那些大場面的特效與打鬥中,可超級英雄們的成長與改變卻往往隱藏在他們那些最柔軟平凡的時刻裡。漫威宇宙這個純虛構的概念,就這樣在一次次與平凡人生的交匯裡一磚一瓦地變得真實可感。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洶湧的腎上腺素平復以後,我們想著在閒暇時會一起吃飯看電影的英雄,也需要大量咖啡來對付熬夜和早起,這樣一來,就不自覺地也想把自己手邊的測驗、論文、績效考核,寫出一番迎擊整支全副武裝的外星人軍隊的壯志豪情。

新生代的英雄不斷登場,曾經被出售的版權也在一點點回收。《銀河護衛隊》《蜘蛛俠》《蟻人》都開啟了自己的系列。漫威的電影宇宙漸成規模,這也意味著我們要迎來初代復仇者們的謝幕了。

欣慰的是,這些新登場的英雄們始終像他們的前輩一樣,生活在凡人的煩惱裡,在一大堆「不體面」裡尋求他們所渴望堅守的正義,跟與他們相比手無縛雞之力的我們一樣。

《蜘蛛俠:英雄歸來》裡,託尼因為彼得的莽撞妄為要收回送給他的蜘蛛戰衣。彼得求他不要這樣做,因為沒了那套衣服他「什麼都不是」。託尼皺著眉頭訓斥:「如果你沒了它什麼都不是,那你就不配擁有它!」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蜘蛛俠:英雄歸來》


我坐在電影院裡,想著聯盟集結之初託尼面對史蒂夫質問時,自報的那一大串頭銜時驕傲的臉,哭得比內戰時還誇張。

當初那個喜歡混蛋的小姑娘已經不喜歡混蛋了。

而我仍舊愛著鋼鐵俠。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蜘蛛俠:Parker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死侍:Wade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黑寡婦:Natasha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鋼鐵俠背後的女人:Pepper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洛基(Loki)、女武神(Valkyrie)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漫威:Marvel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綠巨人:Banner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浣熊火箭(Rocket)、星爵(Quill)、星雲(Nebula)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鷹眼:Hawkeye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不管你是漫威老粉還是新入圈的迷妹 / 弟,不管你是已經搶先刷片的海外黨還是打算下班衝向電影院的上班族。「漫威粉專屬」都能讓你在觀影之餘,挖掘更多附加樂趣。

這款小程序堪稱一個專為漫威粉絲打造的社區。如果你是首次登錄社區,點擊「登錄」-「無需驗證碼直接進入」即可。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在這裡,你可以查看所有社區成員發佈的漫威帖文,發帖談談自己對角色的見解,圍觀大牛帶來的漫威最新資訊,窺探資深漫畫迷揭秘的幕後秘辛。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在「漫威粉專屬」,最不缺的就是志同道合的漫威粉。不光能見識同好花式夸人大法,還能拼一把活躍度,躋身資深漫威粉行列。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如果你是插畫小能手,還可以在社區發表自己的作品。如果不是,那就老老實實膜拜各路畫神吧,還能順手挖走一波高清壁紙(舔屏中)。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除此之外,你還能圍觀各路漫威粉 / 漫畫迷帶來的全方位科普解析。在觀影之餘,挖掘更多電影中未曾交代的秘密。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十年佈局,巔峰一役」。

不管你是因為哪個角色入坑,這個伴隨著我們走過了許多重要人生軌跡的系列,其實早已超出了電影本身的意義。對許多漫威粉來說,看的不只是跌宕起伏的劇情,還有一份情懷。

躲過了重重劇透的危機,終於要踏入電影院了,你是不是也雞凍萬分~~

漫威用了十年時間,重新塑造了超級英雄電影。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鋼鐵俠 2 劇照》,來自:Entertainment Weekly)

《鋼鐵俠》首作出現時,確實也顛覆了觀眾對鋼鐵俠這個角色,以及對超級英雄片的概念。劇中的鋼鐵俠,終於都不再是那個水桶型小露寶,而是變成了一個融合現代城市英雄美學與機械感的裝著英雄。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鋼鐵俠》中的 Tony Stark,來自:BI)

至於由小羅伯特·唐尼出演的 Tony Stark,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 “零瑕疵” 的 “英雄”,而是一個入型入格的富家子弟,打仗時還不忙展示自己的花花公子… 這些元素造就了今天的 Tony Stark 這鮮活的角色。

自鋼鐵俠之後,漫威也開始用上了相應英雄製作公式,重塑了像美國隊長、雷神、蟻人等漫畫時代的經典角色,將他們搬上大銀幕。從每一部的票房以及上映前的火熱程度看,漫威電影宇宙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以下簡稱 MCU)重塑出的英雄都具備相當的吸引力。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HotToys 的《無限戰爭》系列宣傳圖)

當角色具備相當吸引力時候,這些角色帶出來的 IP 就變成了一些能獨立吸金的工具。他們要做的其實並不是不斷地拍電影,而是通過一些周邊授權的合作,來增強自身的吸金能力。

對,他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地賣 “周邊”。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這裡說的周邊種類有很多,之前愛範兒(微信號:ifanr)曾在文章《漫威這支粗大腿,手機廠商都想抱》中談到了手機廠商植入電影的事情,當中也提到手機廠商也拿到了版權商的授權,推出相應角色的特別版手機。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電影廠商會順著原聲帶推出或者是電影還有餘熱的情況下,推出耳機、播放器等授權產品,又或者是跟優衣庫等服裝品牌合作,推出一些紀念衫之類的產品……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這是劇照,不是抱枕)

周邊的形式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只要有需求,廠商去做一個 1/1 黑寡婦真人攬枕也不是不可能的。

話雖如此,周邊的形式和種類很多,但有一個是不可不提的,那就是——玩具。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圖自:Toysdaily)

現在的玩具,不再只是小朋友手中的玩物,也不僅僅是大人們用來回味童年的象徵。自 ACG 文化走進主流文化,“收藏級玩具”(Collection Toys)文化也逐步成為了一種新式潮流。看過電影后買一兩款自己心儀角色的玩具,已經變成了一種比較平常化的事。


漫畫時代伴你成長的 Marvel Legends…

自古以來,玩具和動漫畫作品聯動就很正常的事,漫威英雄做玩具其實也不是 MCU 成立才開始做的。早在漫畫和早期動畫主導的時代,孩之寶就已經開始推漫威的英雄人偶玩具。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Marvel Legends 的電影系列)

在這些系列迭代中,堅持到目前的主流系列應該就是 Marvel Legends 了。

Marvel Legends,是孩之寶取得 Marvel Toys 版權後開創的一個人偶玩具系列,主要做 6 英寸(15-16cm 高)的可動人偶。他們走的是完完全全的美系路線,粗礦、多關節外露、同價位上的高可動設計算是他們的特色,整體也是走面向小朋友群體的低價路線。比起早期的 Marvel Super Hero 系列以及在 2000 年誕生的 Spider Man Classic,早期的 Marvel Legends 系列在上色、外觀處理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進步,轉向關節的處理也不會像以前那麼明顯。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Marvel Legends 系列,圖自:52Toys)

當然,有部分角色的零件依舊採用膠原色。孩之寶不管是當年還是今天,對膠原色的處理依舊是那麼發力,水紋、膠感都特別強。在這個全體上色和質感控制都提升的年代,早期的 Marvel Legends 確實有點尷尬。

這個,當然也不是孩之寶的問題,更多的應該被稱為 “時代的眼淚”。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圖片由 Ed McGowan 拍攝)

直到 2012 年,孩之寶重啟了 Marvel Legends 系列玩具,產品和做工也再進了一步,選角、內容上也加入了一些 MCU 的角色。

加入電影角色之後就能看到,孩之寶在頭雕製作能力上的提升。早些年推出的《復仇者聯盟 2:奧創紀元》套裝中,部分角色的面雕其實已經能夠帶出了演員的神韻。

要知道,Marvel Legends 做電影角色時面對的是真人形象,要在 1/12 這個比例(大約是 6 英寸高)的人偶上做到完完全全的真人頭雕,目前還不太現實。不管是日系還是美系廠商,目前都很難在形似與神髓上拿捏平衡。至少對比 1/6 的人偶(大約是 12 英寸高)時,1/12 的人偶系列確實還沒有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不管怎麼說,Marvel Legends 對於深究漫畫的玩家、收藏家來說,是一個起源。

畢竟最初配合動畫和漫畫的,就是 Marvel Legends 系列。不管是 Toy Biz 年代還是後來到孩之寶時代,這個系列都代表著漫威玩具的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玩具反斗城的復仇者展櫃,圖自:Idle Hands)

而且在這麼多的玩具系列中,Marvel Legends 應該也是最為親民的一個。

他們把主要的銷售渠道放在了玩具反斗城等大型玩具銷售商的門店裡面,系列主要也是定位在小孩群體上,所以首推的現貨售價也不會太高。對於一種漫威漫畫愛好者或者是初接觸電影的人來說,這也是相對 “貼地” 的選擇。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圖片來自:ToyArk)

但需要說明的是,對漫威角色以及漫威粉絲而言,Marvel Legends 並不是一個用於 “入門” 的系列,玩具定位其實也沒有高低之分和進階的說法。對於玩具愛好者而言,Marvel Legends 更多的,是孩之寶公司和漫威對這個用戶群體的理解,和對角色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

錢和技術,砸出了 “新鋼鐵俠” 和 “新 HotToys”

Marvel Legends 可以算是漫威角色推出玩具的一個系統性的起源,那《鋼鐵俠》之後帶出了的這股 1/6 熱潮,相信就是另一個轉接點。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2008 年 5 月 2 日,Marvel Studio 拍攝的《鋼鐵俠》正式上映,與此同時,專注於 1/6 可動人偶和收藏玩具領域的廠商 HotToys(以下簡稱 HT)也在那個時候拿到了《鋼鐵俠》的版權,推出自家第一款電影版 1/6 IRONMAN MK III。

對於當時的 1/6 人偶領域來說,電影題材是剛剛從起步轉到穩定的主導位置,兵人題材也緩下陣來,成為了部分廠商的專利。但全身機械的角色一直都不是 1/6 的主流,不管是漫威還是 HotToys,這次推 MKIII 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圖自:Figure.com)

從最終銷售的火爆程度看來,HT 和漫威這個嘗試是很成功的。

正如上文所言,1/6 市場上其實是缺乏這種完全機械化的角色題材作品,在鋼鐵俠之前可能也就只有 “機械戰警”、“終結者” 這一類造型處於半人半機械的作品。要展示那種完全機械的金屬感和可動機構的高精細度,對於 HT 來說也是第一次。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金屬壓鑄版 HT IRONMAN MK3,圖自:Xenomorph)

從第一款推出 IRONMAN MK III 看來,HT 在漆面控制、內置打開機構的佈置等玩具收藏家門追求精細度的位置都下了苦工,同時也開創出一套 IRONMAN 1/6 可動人偶的設計框架,這些都為了 HT 日後的鋼鐵俠格局部署建立了穩定的基礎。這些,都是 HT 的人偶製作技術和漫威英雄新造型結合產生的化學作用,缺一不可。

最後懷念漫威宇宙最厲害的人,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漫威十年:英雄在凡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