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其實作為當時中國的戰時首都,重慶聚集了不少達官貴人、商賈鉅富、文化名人,他們都曾在重慶購置住宅,建立自己的私人公館。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有一座城市像重慶那樣,因歷史機緣,在短短几年成為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從《重慶市渝中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專輯》中獲悉,僅渝中區的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就達175處。除一些當時的政府機構外,時代名人的公館和舊居也特別多。

“其建築之精,設備之周,即上海寓公之家,或未及是”。抗戰時期,在重慶久居避難的張恨水對上清寺一帶的富商巨宦之家這樣形容。那時候全國精英薈萃於此,見證了抗日戰爭時期重慶的烽火歲月。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宋慶齡舊居陳列館

宋慶齡舊居陳列館是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房子隱藏在兩路口的一條小巷子裡,歐式建築風格,是由舞廳、辦公室、臥室,及會議室構成的一幢兩樓一底的西式磚木德式建築風格的小樓。

在周邊聳立的高樓大廈的映襯下,它顯得格外典雅。抗日戰爭時期,宋慶齡在這裡生活、工作了4年,這裡還曾是保衛中國同盟總部(以下簡稱“保盟”)舊址。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周公館

地鐵2號線曾家巖站出來便是周公館,這裡不僅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辦公地之一,也是八路軍重慶辦事處,因周恩來在此辦公而聞名。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小樓地處街巷盡頭,右側為國民黨軍統局局長戴笠的公館,左側是國民黨警察局派出所,呈左右內外夾擊之勢,謂之為“國共合作的佳話”。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戴笠舊居

中山四路85號,是陪都時期國民黨重要人物、軍統領袖戴笠的居住辦公之地。戴笠在重慶有數處公館,這裡是主要居住地,在周公館右側,便於監視。

戴笠公館建在街道邊的梯坎下,底樓下沉,二樓與街面持平,如今變身巴渝文化會館。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此外,在枇杷山正街還有戴笠神仙洞公館及軍統辦公室舊址。枇杷山正街72號的舊居,是抗戰時期為電影明星蝴蝶所建。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蔣介石南山官邸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即蔣介石重慶南山官邸,這裡是重慶陪都時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建築遺址群,位於南山風景區黃山路17號。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抗戰期間,以此為中心,如眾星拱月般分佈著各國使館、達官顯貴別墅。當年,此處冠蓋雲集,盛極一時,是“蔣介石的作戰本部”。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林森舊居(林園)

山洞街道林園甲1號。1938蔣介石修建官邸送給林森居住。林森入住四年車禍去世,之後蔣介石收回擴建。蔣住1號樓(中正樓),2號樓是1944年蔣專為宋美齡修造,稱美玲樓。另有作為重慶的舞會中心,盛極一時的美齡舞廳,宋美齡曾經在這裡親自招待馬歇爾將軍跳舞。

林園後倚青山,溪水環繞,背側有古廟新開寺,山岩峻秀,林木蔥蘢。園內景觀頗多,又有很多奇花異草,加上金碧輝煌的樓臺亭閣,成為戰時重慶一座洋洋大觀的花園別墅。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張治中公館(桂園)

位於中山四路65號,是原國民黨上將張治中的公館,因院內有兩株桂花樹,桂園因此得名。園內為中西式磚木結構樓房,一樓一底。二樓是毛澤東、周恩來同志辦公、休息的地方。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1945年8月,重慶談判期間,張治中地將此處備作毛澤東在重慶市內辦公會客的地方。1945年10月10日下午6時,國共兩黨在桂園簽署了著名的《雙十協定》。桂園,成為國共談判的重要見證地。

重慶記憶——這些民國時期的名人故居,見證了重慶的烽火歲月!

其實,名人故居作為一種獨特的歷史和文化遺存,往往具有無可替代的人文價值和歷史意義。更重要的是,這些建築讓更多人在潛移默化中牢記重慶那段血雨腥風的歷史。也提醒著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

它們是重慶人瞭解家鄉歷史的情感紐帶,也是這座城市永遠不會褪色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