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996,刘强东和马云的评论出奇一致,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不谈报酬的996(早9晚9每周6天工作)就是在耍流氓。

关于996,刘强东和马云的评论出奇一致,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1998年刘强东投入1.2万元在中关村租柜台创业,相信他在加班加点,之后创办京东,通过8116(早8晚11每周6天工作)的拼搏,直至今天560亿的资产,目前马云资产2000亿。如果有这样的回报,996一点问题都没有,资产少3个零大家也愿意。

关于996,刘强东和马云的评论出奇一致,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首先,对996的抱怨是程序员提出来的,不是老板,老板创业可以996,甚至8116,还可以全天候,因为他们是在为自己干,老板成功了的回报那可是大大的,不是工资可以相比,再苦再累也没有抱怨的理由。

关于996,刘强东和马云的评论出奇一致,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而员工不一样,每天工作12小时的码农,每周6天工作日,得到的回报比老板少得多。

看过露天电影的人都知道,如果有人站起来看电影,那么几乎所有的人都要站起来看,不仅站起来,还要踮起脚跟才能看得见,所以需要规定大家必须坐下看电影,劳动法就是这种规则,保证看电影的秩序,让大家比较舒服地看电影。第一个996的公司可能工资比较高,但是在踮脚效应的作用下,所有公司都实行996了,那么工资就拉平了,而那些不实行996的反而降低了原有的工资水平。

有人说,老板收益大,风险也大,操心多,而为什么大家都想当老板,那是因为一旦成功,千万倍的回报在诱惑着他们,一切都是值得的。无利不起早,相信老板们若没有看到诱人的前景,也不可能傻傻地付出。

所以,千万不要用老板的思维去揣测员工的想法,位置不同,目标不同,想法一定不同。

关于996,刘强东和马云的评论出奇一致,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老板之所以能把这些话说出口,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出卖劳动力的多,购买劳动力的少,你不干自有人干,你不想996,自然有人愿意996,甚至997,没办法,狼多肉少,所以老板硬气,他们可以轻松地用价值观绑架员工,说他们不接受996那就是没有奋斗精神,只能坐吃看等,成为被淘汰的一群。另一个原因是中国目前还处于爬升期,全社会需要奋斗精神,而欧美已经进入爬升后的平台期,用欧美国家作比较,显然不明白两者在社会舆论方面的根本差别,这也是老板如此评论996和他们倍感自豪的原因。

刘强东的情商就不说了,号称情商极高的马云出此言论,再一次证明越是名人,越要谨言慎行的道理,这一次马云显然只是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评价员工的言论,难免偏颇。好在马云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及时做了修正。

关于996,刘强东和马云的评论出奇一致,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

这种居高临下的价值观绑架,不仅仅发生在私企,实际上很多国企,虽然没有民营企业分配机制去鼓励996的手段,却在用情怀、奉献去忽悠员工,他们的确应该学学劳动法,规范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在劳动力的买方市场,就如马云说的一样,“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的确,以目前的就业环境,能进入BAT已经相当不错,薪酬也是业界领先的,按理说应该知足了,这就是老板们要表达的意思,也是事实。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996的提出起码起到了发声的作用。而劳资双方的博弈一直存在,不发声,不争取,只能维持现状,而老板们和领导们还自我感觉良好,面对一群智力明显不比自己低的员工,还可以顺利地用价值观、情怀、奉献去绑架劳动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996之歌》

885,7、8万

996,可以30万

8116啊,560亿

全天候,2000亿

不是每个人

都能做老大

不是每个人

都想做老大

没人想进icu啊

如果每一个996都能30万

如果每一个8116都可以560亿

有谁不想搏一下

谁不想名利双收

谁不想道貌岸然

谁不想一呼百应

谁不想人生巅峰

没人想进icu

我们是码农

我们知道概率

不是每个8116都能560亿

除了努力工作以外的因素为零

没人能够成功

(适合慢摇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