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朝皇室子女的死亡率那麼高?

黃Sir在思考


從1644年順治帝即位,吳三桂引清軍入關,順治定都北京。直到1911年清帝溥儀退位,共持續268年。共經歷十個君主。

由於最後一個皇帝宣統帝登上皇位才四歲,就不統計他的子女壽命健康問題。

那麼前面的九個帝王共有皇子、格格146個。生育率是很高的,但是,存活率太低,沒有活到15歲的就有74人,己過半數,而存活到15歲以後的僅為72人。

順治皇帝的大貝勒和大格格夭折。

康熙皇帝的前六個子女均沒有活過4歲。

雍正皇帝的長女和前三個兒子均夭折。

乾隆皇帝的大兒子、大女兒,二兒子只活了2~9歲。

嘉慶皇帝的大兒子、大女兒、次女兒均是4歲前離世。

道光皇帝更悲催,他的頭六個子女沒有一個活到15歲。

咸豐皇帝的大兒子也是很小就去世了,所幸皇妃蘭兒有一子存活,這就是同治皇帝。

以上去世的皇室子女由於其父母均為最大十八歲生育,最小僅為14歲生育(康熙)

以康𤋮為例,他的14歲僅為虛歲,實際生育年齡為十三歲,減去皇后懷胎的十個月,康𤋮大帝實際上十二歲就開始了夫妻生活。

人類生育學的知識告訴我們,雖然號稱大帝,實際上先天腎精虧損,這種劣勢是不可逆轉的,任你長白山千年人參當白羅卜煮來吃,無濟於事。

由於父本母本均為少年兒童,身心發育不成熟,而且父本生活在與外界隔絕的女人世界中,姿意妄為造成嚴重的後果,子女身體先天不足。一旦發生傳染病,後果嚴重。

這些天潢貴冑當他們到了生育的最佳時間時,由於先期的透支,這時也是:"非不為也,是不能也"!雙手一攤:"沒戲"!

比如同治帝死時,年方十九,卻無子女,所謂的"龍馬精神"蕩然無存!

光緒皇帝享年38個春秋,竟然無子女,不怪大內御醫是"瘟豬子",而是今上"胤息"奇缺,身體衰弱,六月間手足都冰涼,那就只能"竭菜"了。

宣統皇帝的著作《我的前半生》,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溥儀在涉及這個問題時,談到清宮一些秘密,原因之一與那些貼身太監有關,這些太監很可惡,甚至有一種變態的惡意,儲太子在很小的時候,太監就要教皇子玩一些遊戲,比如:"鬥蟲蟲、咬手手"等等,致使本已脆弱的小身板更是雪上加霜,溥儀書中也是充滿無奈。

我的個人看法是清朝皇帝的子女們壽命不長的原因,除了上述表示而外,還和清庭的奢華生活有關,他們吃得太好了!

自然界中的烏龜為例,能夠吃到小螺絲、小魚蝦的時間較少,大都是龜息不動吃點野草,卻要活上幾十百把年,而獅子老虎以食肉為主,壽命只有最多二、三十年。

凡是暴飲暴食大魚大肉的,不一定長壽,而一些生活在大山深處的老婆婆們吃了些紅苕浠飯,泡羅卜,卻是七八十歲還在活躍,活到九十歲沒有一點問題。

大清帝國由盛轉衰,是歷史的必然,而在最後的時光,皇室人丁單薄,這是王氣黯然的結果,與榮華富貴無關。


良人執戟2


清朝是一個漫長的時代,為什麼清朝皇室子女的死亡率高。

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清朝皇室權利的爭鬥

清朝是一個權利爭鬥比較激烈的朝代,也是一個經濟發展快的朝代。

皇子們為了爭奪皇子之位,明爭暗鬥,為了當上皇子,用各種手段排除異己,造成很多皇室子女殘死。這些都清朝每個皇帝在位時出現過的。

有些皇妃為了爭奪皇帝的寵信,聯合外人用各種計謀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就讓很多皇室子女無辜的殘死。只有這樣,這些皇妃才得到皇帝的寵信,得到寵信後自己的地位就會得到提高,相應皇妃子女的地位也會得到提高。更有幸者會當選皇子,也就是未來的皇帝。

所以,貪念的慾望造成了清朝皇室出現權利的爭鬥,進而讓清朝皇室子女的死亡率高。

二:近親和疾病

清朝經濟發展速度快,為了生活和權利,一些皇子娶的都是皇室家族的人,這樣就會攀親或者說親上加親,有了這些更容易在權利和生活上得到幫助。比如皇子們會娶表妹為妻。

清朝皇室的皇子們這樣做,在現在是近親結婚,科學依據近親結婚會出現異常的疾病。所以科學上證實直系或者間系親屬不能結婚生育。

清朝皇室的女孩們也是一樣的做法。正因為這些導致清朝皇室子女死亡率高。

清朝的疾病也是比較複雜的,有些皇室子女沾染不良風氣,使自己得上一些不治之症。有些疾病連皇家御醫都沒有辦法,更有甚者連西方的醫術也沒有辦法醫治。

清朝的疾病也導致皇室子女死亡率高。

綜上 所述:清朝的皇室子女死亡率高,和人的貪念所造成的權利爭鬥密不可分,親近結婚以及不良風氣所造成的疾病無法醫治密不可分。人要消除貪念,擁有正氣之風,才能一生平安。

<strong>


長城品史


清朝皇帝的子女不愁吃穿,病了有太醫治療,條件應該是最好的,不過皇帝子女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和普通老百姓家的子女存活率相比,也好不到哪裡去。清朝也不進行計劃生育,皇室也不愁孩子撫育成長教育經費,皇室子女死亡率為什麼還那麼高吶?

清朝皇帝生育子女概況。

自後金努爾哈赤到溥儀,清朝皇帝養育的子女在清朝前期和中期還是比較多的,到了咸豐皇帝后急轉直下,咸豐的後宮生育了二子一女,只有一個兒子(同治皇帝)存活到成年,同治、光緒、宣統三個皇帝根本沒有後代了。(固倫和孝公主劇照,乾隆第十女,和珅的兒媳婦)

1.努爾哈赤有16子8女,都活到了成年,存活率相當高。

2.皇太極有11子15女,其中有一個養女,夭折了7個,屬於正常偏高的水平。

3.順治皇帝有8子9女,其中三個養女,自己的孩子活到成年的有4子1女.

4.康熙皇帝有35子21女,其中一個養女,兒子夭折了14個,女兒夭折12個,幾乎達到半數。

5.雍正皇帝有10子7女,其中三個養女,活到成年的子女只有4子1女,比普通百姓家的存活率還要低。

6.乾隆皇帝有17子10女,夭折了7個兒子5個女兒,夭折率也接近50%了。

7.嘉慶皇帝有5子9女,夭折了2個兒子7個女兒,這個死亡率有點嚇人啊。

8.道光皇帝有9子10女,夭折了2子5女,總算在嘉慶皇帝的陰霾下走了出來。

9.咸豐皇帝有2子1女,只有同治皇帝活了下來。

後來的三位皇帝都沒有後代留存。(養女不在統計夭折範圍)(乾隆第四子永珹劇照)

為何清朝皇室子女死亡率這麼高?

我們按照造成死亡率較高的原因排一下序,竊以為主要原因有這幾個:

一、清朝皇室遺傳基因出現問題。從清朝皇室皇帝生育的概況我們可以瞭解到,生育子女前高後低,最後三位皇帝沒有後代了。這歸結於清朝皇室的聯姻政策,為了保持皇室血統,清朝皇帝奉行滿蒙聯姻,高層之間進行通婚,將皇帝選擇後宮的範圍縮小,逐漸導致近親聯姻,遺傳基因也出現問題,導致子女死亡率增高。古代埃及時期,為了保持血統和權利,兄妹之間進行聯姻,最終導致古埃及的滅亡。清朝這是弱化版的近親結婚,幾代人後上層大都是互相聯姻的,都有血緣關係了。

案例:孝莊太后給順治皇帝選擇皇后,第一任皇后是孝莊太后的侄女,和順治皇帝是堂兄妹關係;第二任皇后是孝莊的侄孫女,這個現在來看是順治的近親晚輩了。其實清朝皇帝的後宮嬪妃多多少少和當權的後宮人員有親戚關係,都是近親了。


二、流行病和醫療問題。按照現在的標準,天花、麻疹、猩紅熱、肺炎、流行性感冒都不是太嚴重的病症,治癒率相當高的。不過在清朝時期這些病都是致命的疾病,醫療條件和醫藥都達不到現在的水平,很多清朝皇帝的本人以及後代都死在一些現在看來普通的疾病上。

案例:比較出名的應該是順治皇帝得天花而亡,只有24歲,年紀小小的康熙皇帝也得了天花,不過他比較幸運,生存了下來,也是因為得天花沒死而取得了皇位繼承權。其實皇帝的子女也因為其他疾病而夭折的有不少。

三、生育過早的出現問題。現在男女結婚都有年齡限制,古代男女也有年齡限制,一般男性在15-16歲,女性在14-15歲。清朝的皇帝可不遵守這個規定,很多皇帝12-13歲就已經和非正式的後宮有養育孩子了,不過由於年齡小,發育不完全,生育的孩子絕大部分都夭折了。

案例:康熙皇帝14歲有了第一個孩子,18歲以前生育的6個後代全部夭折;順治皇帝15歲有自己的女兒,也是夭折了;雍正皇帝17歲有了第一個孩子,也夭折了;乾隆18歲有了第一個孩子,也夭折了。這都是早婚導致孩子發育不全,免疫力低下的結果。

四、生育過程出現問題。清朝時期對分娩過程、保胎過程都沒那麼系統,不像現在定期檢查治療養護,皇室後宮人員也是如此。因此在分娩的過程中很多嬰兒生下來當天或者幾天就夭折了,有的可能已經胎死腹中了,類似這樣的案例比較多。

案例:康熙皇帝的皇子長華,記載為“旋殤”,意思是生下來就死了;康熙的皇六子胤祚幼殤。也就是沒幾天就夭折了。

五、皇室內部傾軋問題。清朝皇室內部陷害皇帝的子女的傾軋事件記載沒有,不過也不排除內部殺害,導致皇帝子女夭折的事件。

六、迷信問題。有時候皇室成員得了病不是對症下藥,而是採取巫術、巫醫或者和尚道士做法祈福。

案例:同治皇帝經常溜出宮逛花街柳巷,結果得了梅毒,慈禧認為是得了天花,請來了薩滿等做法驅邪,硬生生弄死了同治皇帝。

此外光緒皇帝一直沒有後代,很多人懷疑光緒皇帝可能懷孕的後宮人員都被慈禧派人做掉了,不過沒有真憑實據證明,都是推測而已。

其實清朝皇室子女的存活率應該是遠高於同一時期普通老百姓的子女存活率的。

你覺著還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導致了清朝皇室死亡率居高不下吶?


穿越再現彼岸



王榮聯1


清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存在了將近三百年的時間,從順治到溥儀,一共經歷了十二位皇帝,據統計,清政府從順治開始,清朝的皇帝共生有有子女146個,其中15歲前死亡有74人,夭折率超過50%,說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皇帝,如順治的長子和長女都夭折了,與董鄂妃唯一的兒子也夭折了,康熙前6個子女都沒有活到4歲,雍正前三個兒子也早早就掛 了,乾隆皇后富察氏生下4子,有3個夭折。如此高的死亡率,究其原因,不過是以下幾點:

  1. 據歷料記載,順治帝15歲就生下一個女兒;康熙帝14歲做了父親,所夭亡的頭六個孩子全是他在18歲以前生養的;雍正帝所歿的長子、長女是他17歲那年出生的;乾隆帝18歲生的長女也沒能夠養活下來……也就是說死的這些嬰幼兒出生時他們的父親年紀都很小,還都恰在少年時期,其生母也是和皇帝一般大小的少女,發育也不成熟,早婚早育,孩子出生先天不足,所以也大都夭折,這也是我們現在不提倡早婚早孕的歷史依據。

  2. 為了保證皇室血統,清朝初期,滿洲皇族多是近親結婚,比如順治的第一任皇后是母親孝莊的親侄女,康熙帝娶了兩個表妹為妻(舅舅的女兒),而按照滿洲皇族的婚配習俗,丈夫死後,允許妻子轉嫁丈夫的弟弟、兒子或侄輩,近親婚配和亂倫的行為導致孩子的病變,夭折的多,即使沒死的,也大多有身體缺陷。雖然後來受中原倫理觀念影響,對皇室的近親婚配和亂倫婚配逐漸限制,但未禁止,後來仍時有發生。

  3. 清朝時醫療水平並不高,天花等病毒感染太厲害,有一些皇室子女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死亡的,劇史料記載,順治和同治都死於天花,據說康熙會被順治選為皇位繼承人,就恰恰是因為他感染過天花,卻沒有出事,最不容易夭折。用現在的觀點來看,得過天花就算是有了抗體,以後會對這個病免疫,所以選擇得過天花的皇子接任皇位是有一定道理的。

  4. 皇帝成年之後,自身身體是發育成熟了,但妃嬪眾多,性生活若沒有節制,所生育的子女也仍然多有不健全的,因此而死亡率就顯得奇高。清朝末期三位皇帝同治、光緒、溥儀都沒有子嗣,有史學家分析,就是性生活沒有節制導致喪失了生育能力。


張良自掛東南枝


為什麼清朝皇室子女的死亡率那麼高呢?其他朋友的回答羅列了很多原因,我總結一下,大致有:近親結婚亂倫說,醫療水平低下說,生育過早說和宮廷爭鬥說四種。各種說法理由充分,我就不再贅說了。我也來說我下我認為的兩種原因。

皇室子女的高死亡率和營養不良有關

看到我的這個小標題,可能很多朋友會嗤之以鼻,切,皇室山珍海味啥沒有,還營養不良?你別忙吐槽,靜篤要告訴你,真是這樣的。

清朝皇室遵循的是“節食養生”的養育方法。認為小孩子不能吃得太多,要吃得清淡,否則就容易生病。這些說法都是皇宮的太醫們提出來的,按今天的營養學觀點來說,其實也不錯。

可是我們知道,清朝(當然大多數封建王朝都是這樣的)的皇子一般不是親生母親撫養的。一方面是為了不讓母親過分寵溺皇子們以至於缺乏男兒氣質,另一方面也害怕外戚干政。所以清朝的皇子們在滿月後就會離開他的親生母親,由奶孃撫養,除了如端午等重大節日外,很少與生母見面的。

對於奶孃們來說,養育皇子是一件美差,他們當然是疼愛所養的皇子的。可同時也是有很大風險的,如果皇子的身體出了差錯,那也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這樣一來,小皇子們的吃食就被嚴格控制起來。這樣不能吃,那樣不能吃,也不能吃太多,害怕生病。我們來看一下《太監的回憶》一書中有相關的記載

小孩子要少吃,是由小兒科的那些大夫們提出來的。可是,大夫們並沒有說該怎麼讓小孩子少吃,而這些小皇子大多是由奶媽和太監們照看大的,基本什麼都不懂,所以,大夫的這些話到了他們的耳朵裡,就變成了必須要遵守的規定。

其實,據有關資料介紹,很多皇子小時候都是經常吃不飽的。皇室又注重小孩子的禮儀教育,三餐吃飯要準時,不能偷吃零食,這樣一來,餓肚子是常有的事。像光緒帝,就因為想要換和加幾個菜,被慈禧太后給訓斥了一頓:‘為人上者亦講求口腹之末耶?奈何獨背祖宗遺訓!’

我們再來看下另一個皇帝宣統的經歷。未代皇帝溥儀(宣統)回憶說他小時候吃飯時有幾十道菜,都是太后和太妃們送來的,但他卻大多數菜只能看不能吃,因為奶孃和太監們不許他多吃。有一次,溥儀一次吃了太多栗子撐著了,太監們罰他喝了一個月的小米粥。這樣一來,小溥儀很多時候都感覺餓,以致於把餵魚的饅頭給吃了。太后知道後,沒覺得是他餓了,認為他是在犯錯而處罰了他。

還有溥儀回憶錄中的一段話,應該更有說服力:

王府裡的孩子很可憐,大多都營養不良,
因為飲食控制得很嚴,油膩的都不能吃,
清淡的也必須少吃,一隻蝦要分成三段吃。

由此可見。皇宮並不是沒有吃的,而是奶孃和太監們遵守太醫們的要求節食的後果。皇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卻經常吃不飽,沒有得到最好的營養,自然身體也不好了。身體不好,就容易生病,生病後醫療條件又跟不上,自然就容易早夭了。

這是靜篤根據歷史資料得出的一個結論,如果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面多多討論喔。


摯守靜篤


清朝的這些皇帝雖然子嗣眾多,但一出生就夭折的有很多,後來又因各種原因年紀輕輕就死了,能活到當時平均年齡的皇子比例並不高。可以說,在清朝的皇子,先別說當不當太子,能好好活下來就不容易。那麼為何清朝的皇子死亡率如此之高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1、少主年幼

康熙帝6歲就登基做了皇上,13歲就生了第一個孩子。從現代的角度來說,13歲的孩子是未成年,身體的各個器官還未成熟,所以,康熙帝這時的孩子肯定也是不健康的。以至於,他前四個兒子都出生不久夭折。

2、近親結婚

清朝很多皇帝的婚配都極為混亂,尤其在清朝前期的時候。比如順治帝就娶了他兩個表妹,康熙帝娶了他同父異母的妹妹。所以這種婚配使得子女的身體健康程度大幅下降,經常出現子女夭折。

3、天花

在清朝時期,北京成了天花的多發地帶,而滿族人剛入關不久,對漢人的傳染病抵抗力極地,所以天花不僅讓皇子一出生就面臨生命的挑戰,連已經坐上皇位的皇帝也不可避免,眾所周知,順治帝就是因為染上天花而死。

4、內部爭鬥

從康熙帝開始,爭奪皇位的繼承權就成為了皇子和生出皇子的皇后妃子們不惜代價要做的事。其中著名的九子奪嫡就發生在康熙時期。在後宮之中,這種明著暗鬥你死我活的爭鬥都普遍存在。

5、皇宮材質

建皇宮的建材大多都是木頭,而且宮殿寬大又不透光,所以就讓這種木質結構的建築容易招蟲子。為了解決蚊蟲的問題,就在宮殿地基下灌注鉛水,在鋪上硃砂,這樣蟲子是沒有了,但鉛是有毒的重金屬,鉛從地底下揮發,那麼這些長期在宮殿裡生活的皇室貴族就因此慢性中毒,導致身體不好,所以皇子的死亡率很高。

6、慈禧

清朝末期慈禧垂簾聽政,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也因此,為了權利,不惜害死自己的兒子同治帝,還不讓自己的兒子有後。最後慈禧成功的讓大清朝毀在了她的手裡。





巾舟說


清朝的皇室子女死亡非常高,有很多原因。

近親結婚:近親結婚是非常不利於後代健康的,但在以前人們並不太注意這方面的問題。甚至默許或支持這種婚姻方法,認為是親上加親。但是這種婚姻對後代是有很大危害的,導致眾多遺傳性疾病的發生和後代的夭折。

早婚早育:早婚早育以前在中國非常流行,許多未成年少男少女.在未成年後,就已為人父人母。早婚早育的後代,一般身體較弱,夭折率也挺高的。而清廷許多皇帝和皇室成員都結婚較早,生育孩子的年齡較小。而許多夭折的皇室成員中,父母的年紀好多都是末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

疾病:以前的醫療水平相對落後,在當今社會的一些可以治癒或預防的疾病,在當時是些足以致人死亡的疾病。如一些傳染性疾病:天花等

宮廷之鬥:清朝的一些年幼的皇室成員,意外死亡的也不太少。如吃飯噎死,落水溺亡、毒死的等等。

在古代,許多皇室成員夭折的很多,有的嬰幼兒死亡率甚至比平民百姓家的也不低,這是有很多原因的。


趙永志67


為什麼清皇室子女死亡率高?其實這一問題有些偏見,整個清代並非皇室子女這樣高的死亡率,平民百姓亦是如此。這和當時的衛生醫療條件,醫療認識的侷限性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回頭以現代人的觀點看,當然是超高的死亡率。這在當時很正常。

再一點就是皇室是關係到全國江山的穩定,封建制非常強調皇室的正統性,那麼就出現了近親婚姻是普通現象,尤其是皇室更是如此,我們現在大家都知道了,現代遺傳學關於近親的危害已經共人所知。所以法律有嚴格的規定,禁止近親婚姻!

當然了清代皇室子女死亡率高,也許還有多種原因吧,本人就淺談這些,供大家參考。


乾史坤今


主要就是後宮的爭鬥太多了,有的皇子剛出生就得什麼病意外的死亡,比如吃飯噎死,落水溺死,反正什麼辦法都有,後宮的鬥爭才是清朝皇室子女最大的死亡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