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强迫症能治好吗,该如何治疗呢?

928726晴空万里


儿童的强迫症也不是遗传的,也是受刺激惊吓形成的条件反射,所以是可以治好的。

但是儿童的自控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配合程度都会明显不如成人,就会给咨询或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说的道理在对,太小,听不进去,我们一般采取编故事的方式,动员孩子的姑姑、阿姨、喜欢的老师等,编一些和他害怕的事情有关的童话故事,孩子都喜欢童话,这些童话故事都说的是正确的认知思维,孩子喜欢童话,听起来就比较高兴,慢慢的就接受了正确的认知,把错误的认知修正了,不怕了,症状就没了。但是需要多讲,多强化,把正确的思维变成自动化运行的思维,就能比较彻底的解决。

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本质都是消除来访者大脑的怕。


霍体清



那么儿童强迫症是如何诞生的呢?目前除了遗传假设还有条件反射假设,在强烈的体验下,大脑皮质兴奋或抑制的过程过度紧张或相互冲突,形成了病理性的惰性兴奋灶,产生了强迫症。例如,有人因肝炎死亡,旁人说死者没有将手洗干净,用了没有消毒过的碗筷,传染上肝炎死了真可怕。


大部分的强迫症儿童是跟原生家庭的父母控制欲有很大关系,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这一点:我没有控制他呀!除了天上的月亮,我基本上都满足他了,怎么会控制他?而实际上这种控制源自于精神上的控制,往往孩子的心境会很直观的表现在他们的情绪上,比如说一个三岁的小宝宝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的时候,会毫无顾忌的放声大哭,这是他们诉求的真实表达,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会压抑这些情绪,所以对待孩子的情绪最好不要压制,而是要弄清楚孩子情绪背后的诉求。


小孩很喜欢吃甜食,头脑怀念思考这个味道,于是命令身体做出不断进食的动作,但是这时候妈妈出现了,理性告诉她过多的甜食不利于健康于是便会出手阻止小孩的这一动作,父母对孩子行为不满的时候会收回他们的爱,孩子逐渐懂得他们需要积极关注的是以他们自己的行为为条件的。


为了避免痛苦孩子就会主动抛弃他们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愿望,而只接纳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最后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但是他们的情绪还在,如果情绪得不到疏导就会深入孩子的潜意识。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和谐的人。


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和情绪,比如控制欲强的家长,会无觉知的打压孩子,那么很多时候孩子就会刻意掩饰自己的情绪,最后导致喜怒无常,爱撒谎,自私自利等的性格特征,等他们步入社会就会处处受到掣肘,事事不顺心,于是演化为神经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跟人格障碍问题。


强迫症的孩子在内心深处与父母期望的那个“我”在做斗争,特别是在孩子年纪比较小,没有力量去反抗父母的时候,那么就会在躯体上表现出来,比如抽动症强迫症,他们强迫的对象是父母认为“对”的那一部分,反抗的是父母教导形成的限制性信念,所以强迫症的孩子看似老师跟父母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去西,他们只是默默的用自己固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挣扎。


所以塑造宽容接纳轻松的家庭氛围很重要,孩子再小也有他的个体性跟他的边界意识, 我们可以管束孩子, 但是不要干涉孩子的个体性,也不要侵犯他们的边界,他们没有力量反抗,就会在身体上表现出诸多的不适。


跟其他神经症一样, 强迫症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主要在于教育和心理上的支持。父母要正确认识患儿的病态,不要过分焦虑。要帮助患儿寻找发病的原因,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正确的做法是鼓励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最好是引导孩子从事一项较为紧张的活动(如参加篮球队),以转移其注意力,逐步使症状减轻直至消失。另外,要注重孩子性格弱点的改善。父母和老师要创造条件,使孩子能灵活地、自信地处理各项事情。


此外当孩子被贴上标签的时候,很奇怪的一点就是他们会不自觉的按照标签来行事,以某种病态的方式来达到身心的统一,并按照标签去行事,这在很多心理学的实验中得以验证,标签会给他造成自己不可爱或无能卑贱的印象。那么他将用毕生的时光去撕这个标签去对抗这个印象,请不要吝啬您的赞美之辞。请记住,对孩子的理解、尊重、宽容、接纳、鼓励和欣赏,是他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源泉,是他健康成长的基石,那么他就将心身交付给你,成为你的朋友,不要辜负了这种信任,不要想着我要回应什么,我要鼓励什么,只要让他们相信,他们可以什么都跟你讲跟你分享,就可以了!


当家长把孩子当成强迫症,当成病人来看待的时候,给他们贴上这些标签的时候, 那么孩子就会按照这个标签行事,在他逐渐长大后,这就成了他们攻击父母的借口,《了凡心疗愈》意识疗法提到如果你要帮助孩子消除强迫,就要“为所当为顺其自然”不能认为还有有问题, 我们中国家长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旦发现苗有问题, 就想着如何去揠苗助长,而实际上有时候未必是苗的问题,而土壤才是最大的问题,你的焦虑逐渐演化为控制,你只是不自知,处在一种无意识的控制欲下。


家长要成为孩子人格的榜样;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和孩子一起面对他们生命中困难,让他们明白,无论怎么样还有父母站在自己的一边,守护着自己,那么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心身是和谐的,等到他们成人以后,不必回过头来,再花时间去疗愈自己,花时间整合自己的身心,他们会将自己的时间跟精力花在征服外在的世界上,那么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更多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