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死后,汉武帝有过一丁点的后悔吗?

扉曳殇


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江山,为了权势,女人情爱等都是浮云,卫子夫,汉武帝刘彻的第二任皇后,虽然谨小慎微,又善于察言观色,把握汉武帝心理,并为汉武帝生下了一子三女,卫子夫一时风光无两。



但汉武帝晚年,宠幸钩弋夫人,有相信巫蛊之术,偏听偏信,任用酷史江充,江充与钩弋夫人狼狈为奸,诬陷太子利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妄图谋权篡位,汉武帝信以为真,令江充捉拿太子。太子为了自保,欲捉拿江充去跟汉武帝解释,却被汉武帝误以为起兵造反,逼得结果太子自杀以证清白。卫子夫做为太子母亲,也以死明志,自杀身亡。



卫子夫自陪伴刘彻三十八年以来,深受武帝宠信,那么,她自尽以后,武帝是否后悔过呢?答案是没有。虽然巫蛊之祸后,汉武帝修了一座思子宫,但那是为了思念儿子而修,并不是为了思念卫子夫。



因为汉武帝是大汉皇帝,天之骄子,万人之上,从来不缺女人,女人之于他,不是棋子,就是生育工具,也或者还是娱乐身心的玩具,但就是没有真情实意。就是后来被他宠爱的钩弋夫人, 为了防她将来祸乱朝政而被处死。更何况当时已经年老色衰,早已失宠的卫子夫呢!


萍风竹雨123


汉武帝虽然是一代雄主,但是他从来都是只改错,不认错;对于夫妻感情,他历来都是喜新厌旧,始乱终弃。一代佳人卫子夫死了,汉武帝当然有所心痛了;一代贤后卫子夫死了,汉武帝当然后悔。后来汉武帝将奉命捉拿太子的丞相刘屈髦酷刑处死,又下《罪已诏》表示后悔,最后还建了一个思子宫来表达对太子的追思。太子是卫子夫的儿子,卫皇后也是因为太子事件而被逼自尽的,汉武帝建思子宫自然也表达了对卫子夫无辜而死的悔恨!

汉武帝为了登上皇位,他娶了自己的表姐陈阿娇为妻,在陈阿娇父母的帮助下汉武帝才当上了皇帝。陈阿娇的母亲的是大长公主刘嫖,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婴的后代陈午,汉武帝娶阿娇还诞生了一个成语“金屋藏娇”。当然最后汉武帝确实建了一个金屋安置阿娇,他将阿娇打入冷宫中等死。后来汉武帝在大姐平阳公主家看上了舞姿优雅,容颜绝世的卫子夫,并在皇车上宠幸了卫子夫。此后一年汉武帝都没有再宠幸卫子夫,几乎将她忘记了,在遣散年老宫女的时候,卫子夫再次见到了汉武帝,二人旧情复燃,卫子夫受孕生子,得到汉武帝的宠爱。

卫子夫得到汉武帝宠幸后,连续生了几个孩子,十年间先后为汉武帝生下三女一男,其中男孩名为刘据,也就是后来的戾太子。陈阿娇跟汉武帝相处数年,一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见卫子夫一个低贱女子先生了一个男孩,十分震怒,于是派人抓捕卫子夫的哥哥卫青,此事激怒了汉武帝,因此阿娇被废后打入冷宫中雪藏。卫子夫得势后,卫青与霍去病也跟着得势,两人统率汉军远击匈奴,多次击败强大的匈奴,成为帝国双璧!卫子夫家族的势力不断扩大,形成了强大的外族势力,太子党已经形成,尽管卫子夫没有吕后的心思,但是汉武帝还是感觉到了皇权的威胁!

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也因病去逝,汉武帝认为扳倒太子党的时机到了,于是汉武帝指使酷吏江充罗织罪名处死丞相公孙贺。这个公孙贺是卫子夫姐姐的丈夫,同时被处死的还有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卫青长子卫伉。江充见汉武帝连自己的女儿都舍得处死,于是将手伸向太子一党,太子刘据引兵相抗,最终兵败自尽,子女也被杀。皇后卫子夫见儿子兵败自尽,汉武帝又收回了她的皇后印绥,于是选择自尽而终。事后汉武帝知道了江充的阴谋,按汉武帝本意,他只是想打压太子党,并不想杀太子与皇后;江充将事件扩大,导致汉武帝骨肉相残,夫妻分离。汉武帝将江充全族诛杀,又建思子宫追思太子。卫子夫被谥号为“思”,号孝武思皇后,也体现了汉武帝对卫子夫的追思。


大秦铁鹰剑士


汉武帝这个人,生性十分的残暴,他真的是六亲不认,谁都敢杀的一个主。

他杀宰相,杀大臣的事情,我们就不多说了。我们只说他逼死皇后卫子夫,逼死太子刘据的事情吧。

要知道卫子夫是汉武帝第一个宠幸的女人。

当初,汉武帝是在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家,看到的卫子夫,汉武帝看到这个鼎级美女的时候,就把卫子夫给临幸了。

临走之前,汉武帝就把卫子夫给带到了宫里。

可是,当卫子夫到了宫里之后,汉武帝又把她给忘了。也就是说,一年多的时间里,卫子夫都没有见到过汉武帝。

到了一年之后,汉武帝要清理宫中多余的佣人、妃子的时候,他再次见到了卫子夫,然后才想起卫子夫这个美女来。

这一次汉武帝就把卫子夫给弄到了自己的身边,卫子夫因此得宠了。

因为汉武帝宠爱卫子夫,所以他也把卫子夫的姐姐以及弟弟给弄到了宫里,还把他们都给封了官。

卫青就是因为裙带关系,当上的大将军然后开始打匈奴的。

说真的若是没有卫子夫,汉武帝肯定也不会发现卫青的军事才能。

你看,汉武帝就是这样的一个爱屋及乌的男人。他爱你的时候,把你们全家都给宠上天。可是,他要是恨你的时候,他也有可能把你全家给灭了族。

到了汉武帝晚年,卫子夫早已失宠了。毕竟这时候卫子夫早已经年老色衰了,她再也抓不住汉武帝的心里。

可是,这时候的卫子夫依然是皇后,毕竟他为汉武帝生了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刘据。她的这个儿子也被汉武帝立为了太子。

可是,刘据晚年的时候得罪了一个叫江充的酷吏。

正是这个酷吏的使坏,让太子刘据和卫子夫接连倒了霉。

江充就是汉武帝晚年十分宠爱的一个酷吏。

可以说皇家的大小事情,汉武帝都是安排给江充来处理。

就这样太子刘据做的违法的事情,被江充知道了,江充就全部告诉给了汉武帝。

汉武帝肯定会指责刘据的,刘据因此而忌恨江充,久而久之两人的矛盾就加深了。

正好,在汉武帝让江充查宰相公孙贺家的巫蛊之祸的时候,江充对太子刘据下手了。

因为江充知道,只要是在武帝朝,卷入到巫蛊之难的人,肯定是活不了的。

对于江充说,只要扳倒了太子刘据,江充就不用担心刘据日后当了皇帝,然后在处理自己,甚至是杀了自己了。

江充告诉汉武帝,诬告太子刘据在家里弄巫蛊,诅咒汉武帝早死。

太子刘据因为害怕,就和母亲卫子夫商议了一下,要不要把江充给杀了。

卫子夫为了维护儿子的利益,就支持刘据先把江充给抓了。结果江充被刘据给杀了。

汉武帝知道这件事之后,就以为太子刘据要造反,所以,他就派人来镇压了。

刘据败逃,最终死在了逃跑的路上。

汉武帝因为太子刘据事件,就把卫子夫的皇后之位给废掉了。卫子夫受不了死了儿子,又废除后位的屈辱,所以就选择了自杀。

那么汉武帝有没有因为卫子夫的死,而感到后悔呢?

这从后来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刘据是冤死的时候,发的《罪己诏》就可以看出,他肯定后悔了。

但是,他是帝王,他后悔了又不能表现出来。毕竟天底下谁都有可能做错事,唯有皇帝是不能做错的,即使皇帝真的错了,你也不能说他错了。


史学达人


汉武帝对卫子夫的死后没后悔不知道,但对太子刘据的死是后悔了的。



汉武帝刘彻打小就是一个情话王子,四岁时一句“若得阿娇作妇,当得金屋贮之也。”不仅把自己的表姐陈阿娇哄得开心不已,更是把自己的姑妈,陈阿娇的母亲馆陶公主哄得笑的花枝招展。可即使是金屋藏娇这么美的情话也是一场政治联姻,成为皇后的陈阿娇却一直不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宫寒。

本就是一场政治联姻,虽然说陈阿娇和刘彻是青梅竹马,可骄横刁蛮的陈阿娇日渐让刘彻觉得厌恶,而身为皇帝丈母娘的馆陶公主把控朝局也让刘彻觉得不能容忍。这时候贤良淑德的卫子夫就进入了汉武帝的眼里。



卫子夫本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府里的一个歌姬,一天祭祀完鬼神的汉武帝去平阳公主家做客,平阳公主为他大摆宴席,席间有歌舞助兴,就这样汉武帝对其中一个小歌姬一见钟情,那人就是卫子夫。平阳公主对此喜闻乐见,当即让卫子夫收拾东西跟着刘彻进宫了。秦汉时对于女性的婚姻状况和出身地位没有特别大的要求,刘彻的母亲王娡都是二婚嫁给皇帝的,于是在陈皇后因为滥用巫术被废后,卫子夫当上了皇后。



卫子夫是一个贤惠无比的女人,可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而且君王多薄情,年老色衰的卫子夫逐渐失去了皇帝的宠爱,汉武帝开始有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宠妃,比如钩弋夫人,李夫人,他对卫子夫只剩下尊重。作为一个汉武帝晚年最宠爱的女人,李夫人无疑是成功的,她的那句“以色侍人,色衰而爱驰,爱驰而思绝”一直被人们讨论,而晚年病重后不准汉武帝探视更是让她成为了汉武帝心中的白月光,死后和汉武帝一起合葬于茂陵。



卫子夫为刘彻生下皇子刘据,汉武帝对这个29岁才生的长子非常看重,出生便命人写了《皇太子赋》,表明这个儿子的地位。在巫蛊之祸结束后,知道真相后的汉武帝对于刘据的死非常惭愧悔恨,更是修建宫殿,命名为思子宫表达对太子的愧疚。

可汉武帝对于卫子夫的死是没有什么波澜的,至少史料上没有记载。太子刘据因为被汉武帝的宠臣江充陷害在巫蛊案中丧生,因为巫蛊之祸牵连而被废后的卫子夫为了保存自己和太子的荣誉清白上吊自杀,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上吊自杀的皇后。卫子夫死后被草草的葬在桐柏,等她的曾孙刘询也就是汉宣帝登基后才重新按皇后的礼制厚葬她。



汉武帝刘彻在卫子夫死后应该没有后悔,因为卫子夫之死可能是其一手造成的。因为卫子夫的得宠,卫氏一族风生水起,大将军卫青霍去病更是丰功伟业,而汉朝因为吕后这个前车之鉴非常忌讳外戚干政。而卫家一门在当时足可以动摇汉室根基。在巫蛊案水落石出后,汉武帝为刘据修建思子宫来寄托哀思之情,可却并未为卫子夫做些什么,甚至都不曾好好厚葬她,相伴那么多年的皇后,汉武帝却不替她平冤昭雪,实在是让人深思。

卫子夫的一生很是传奇,也许她曾经得到过刘彻的爱情,但死时的她却没有被刘彻爱的,甚至有可能她的死都是一场政治阴谋。


宝阿宝呀


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被酷史江充和內侍苏文陷害是场政治阴谋,是当时的二师将军李广利,和奸相刘屈傲的计划,可惜卫青,霍去病早以过世,留下洁身自爱的孤儿寡母,被乱臣贼子奸恶小人算计,以。莫须有的罪名,逼迫太子起兵抗争,至使军败卫子夫上吊自刎,太子刘据和众子女被几呼绝杀,信而有忠烈老臣,多人仗义执言为太子,皇后,鸣冤叫屈,才惊醒汉武大帝,追悔万分,及诛江充苏文九族大罪,有从葬太子皇后,并建宫立牌,追思前宜,信有牢房都头许大人,慧眼识珠,令牢中奶夫,为刘病巳喂奶养命,保全了皇室一脉,终成汉宣帝之大德,为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也算光宗耀祖,名垂千古,不枉卫子夫太子再天神灵。


94310417小云


说是史书未有记载,但我相信他是没有后悔的,想想他继位的艰辛历程,窦太后的势力之大,只手遮天,他们母子加上姑姑馆陶公主的多方斡旋才得到的地位,武帝对后宫的干政可以说是深受其害并且极其忌讳的。

巫蛊案的悲剧中,武帝是有得有失,失去了疼爱的儿子和孙子,也除掉了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隐患卫子夫。

卫子夫即使巫蛊案不死,也会死于其他事件。看看钩弋夫人的结局就知道了,武帝对他是有多疼爱,但再疼爱,也是爱天下更多一点。

并不是说爱天下有什么不对,每个人都有选择爱情和天下的自由,这是人类社会组织方式内部的矛盾点,很多情况下都是情义两难全,忠孝两难全的,人生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舍。

权利心重的人大多是无情的,少年时期或许还会有一丝的柔软和爱,但在权利的游戏中,杀伐决断,人会一步步的走向决绝的无情。对别人,对自己,都会越来越狠。为了消除这种不适感,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变得越来越冰冷。

晚年时期的卫子夫,已经是他眼中一枚碍事的钉子了。不止是卫子夫,朝堂、天下的一切都是工具,是棋子。就算有遗憾,有悔恨,哪怕有喜悦,对象也是这一盘棋局,而不会是其中的一颗棋子。


迷非谜


《少年初见--一见倾心》



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灾,回宫时顺路去平阳侯看望大姐平阳公主 ,此时的天子虽然才十八岁可是与陈皇后(金屋藏娇-陈阿娇)结婚已有数年,却依然没有子嗣,皇帝不急姐姐干着急平阳公主便效仿姑姑馆陶公主(窦太主) ,择美貌的良家女子欲以进献天子,于是公主姐姐让自己物色好的佳丽为刘彻炫舞,刘彻在人群中一眼看中美貌的卫子夫,英雄少年郎,娇娇美少女,自此一见倾心开始了一生的爱恨纠缠。

宠冠六宫--极宠册后

奈何情郎意欲名震青史,年少的汉武帝忙着韬光养晦斗权臣,除外戚,入宫1年,佳人独守空房,少女求于帝王,欲出宫,武帝怜爱卫子夫,再一次临幸了她,卫子夫因此而怀孕。汉武帝对她的尊宠也一天胜过一天,期间多少心酸泪,哥哥卫青差点被杀,所幸恩宠日隆,谋害自己的为后11年的陈皇后于秋七月乙巳日以惑于巫祝被废,退居远郊离宫,哥哥以卫青、霍去病为主导的卫氏外戚身着戎装,挥师北上,凭借着个人才赋及暴骨他乡的决心在十数次出生入死之后身封万户而不息,为大汉朝谱写出戎车七次出征,北登阗颜山,六次深入匈奴,在祁连山设郡的赫赫战功,基本瓦解了北方匈奴势力,为解决汉朝边患问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于是天下震动,

恩宠隆:刘彻对卫子夫的信任到了什么地步呢?汉武帝经常出巡,朝中事务交由太子监国;后宫事务交由卫后,对他们母子很是信任的卫后回报情况要么让她拣注意的说,要么干脆都不用说,默许她的处断。

《天下为卫子夫歌》(《卫皇后歌》),歌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巫蛊祸--太子死卫后亡

西汉巫蛊连环案,诱因是汉武帝沉迷黄老巫蛊之术,引发了妃嫔之间的斗争。但其实质却并非简单的后宫纷争,而是整个朝廷势力的斗争,最终引发了“太子谋反”的惊天大冤案。自此卫氏一族彻底覆灭。

《老龙说书》

罪己诏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悔之晚矣斯人已逝,老龙要说的是,汉武帝后悔了,卫后一生追随他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遗憾,将陷害太子与皇后的江充全族诛杀,卫子夫被谥号为“思”,号孝武思皇后,体现了这位一代伟人对娇妻的怀念,为了追思儿子又建思子宫。

<strong>

我是长得很老很帅的老龙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老龙说历史


对于卫子夫自杀汉武应该没有后悔过

卫子夫汉武帝皇后,太子刘据之母,在汉武帝晚年时期,汉武帝身边酷史江充诬陷太子利用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汉武帝信以为真,太子捉拿江充要跟汉武帝解释,确被认为起兵造反,结果太子走投无路只好自杀,卫子夫是太子母亲,也拿不出来什么证据自己是清白的,最后也被逼迫自杀。含冤而死的卫子夫死后只要一个小棺材。葬在了城南桐柏。

而汉武帝也在不久之后发现,巫蛊这件事有很多不实之处,太子和卫子夫都是被人陷害的。为了对表示思念和愧疚,建造了宫殿,取名为思子宫,同时也修建了一座高台,取名为归来望思之台,但是这些都是对太子刘据的思念。

为什么说汉武帝没有后悔卫子夫之死呢?

我们可以看一下汉武帝几个失宠女人的命运。

陈阿娇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因巫蛊之术对打入冷宫,在冷宫里度过了余生。对于汉武帝来说陈阿娇是帮助他登上大汉天子之位的女人,更是汉武帝的表姐。著名的【长门赋】都没有换来汉武帝的丝毫感情。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又是因为巫蛊之术,结束生命,对于汉武帝卫子夫家族是帮助他击退匈奴,保护大汉安全的女人。可死后只要一个小棺材。直到汉宣帝(太子刘据的孙子)时期,才将其改葬。

钩戈夫人刘弗陵太子生母,汉武帝为了防止幼子登基太后掌权,吕后之乱在发生,20几岁的钩戈夫人被赐死。

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提出质疑。


如此挥洒自如


汉武帝晚年穷兵黩武,杀伐严重,动不动就抄家灭门,最震惊中外的就是李陵一族灭门惨案,甚至连一旁说话的司马迁也遭受腐刑。我们看到晚年的汉武帝,其脾气臭到了什么程度,刚愎自用,只要让他怒了,那就是杀杀杀。对于李陵的灭门一案,他在巫蛊之案以前从来没有悔意,因为他觉得全天下有很多个李陵,不愁这一个。

那么再回到卫子夫死这个问题上来看,其实和李陵事件是一种性质,没有了卫子夫,他还可以立很多皇后。汉武帝从来不会考虑别人怎么想,别人也只有被他猜忌的命。

卫子夫自杀是因为太子刘据被汉武帝宠臣江充诬陷而卷入巫蛊之案。因为一个假木头,都不调查直接对太子一系进行灭门,汉武帝的脑子里只有他自己,谁诅咒他,谁就该死,死了一个太子,他还能再立一个。我们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汉武帝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但卫子夫和刘据的死与李陵灭族还是有着些许的区别,李陵是个一年都难得见到一次的将军,但是刘据和卫子夫几乎常常出现在他眼中。然而,这次全被汉武帝间接害死,出于眼前的物是人非和内心的空荡,虽然是死了,虽然还有更多的皇后与太子,但毕竟几十年的笑语欢颜会浮现在他面前。于是,几个月后,汉武帝又想起了卫子夫,并对巫蛊案进行重审。

汉武帝下的《罪己诏》,并没有说太子和卫子夫一事,只是承认了这些年给百姓带来了灾害和痛苦。但这份《罪己诏》正是因为太子和卫子夫的死,让他醒悟过来,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汉武帝表面死不承认,但其后悔之心已然昭昭。并且对过去的种种也包括上述的李陵与司马迁事件都在他脑海中翻过。并且,自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再也没有册立皇后,足见他对卫子夫的死铭记在心。


读文学史诗


古代正史基本上不会记载情情爱爱的八卦细节,这类事情只会记载一个简单的过程和结果而已。所以要想知道汉武帝在卫子夫死后有没有丁点的后悔,我们只能根据资料推论一下可能性。

爱江山不爱美人

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爱江山胜过爱美人。“金屋藏娇”的陈皇后本是一场政治的联姻,而且肚子又不争气,西汉的皇帝一般都不注重出身问题,所以卫子夫就上了位。再加上汉武帝时期是大汉国力最雄胜的时期之一,这时候的汉武帝一心想的就是开疆拓土,打出大汉国威,也就没啥心思在女人上,故汉武帝的后宫并不庞大,熟悉古代礼制的就是知道真的不算多。


钩弋夫人的死引出的细节思考

我们再来看一则资料,史书记载汉武帝为了刘弗陵的母亲勾弋夫人不干政,特意下旨处死勾弋夫人。从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一点,美人如果干涉到了皇权,那么也是可以舍弃的对象。这就更加说明在只一心追求皇权的汉武帝面前,是没有任何爱情所言的。故汉武帝虽然采纳了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但是实际上则是王霸道杂之来治理大汉。


既然汉武帝是一个重江山轻美人的君主,那么即使之后知道巫蛊之祸是陷害,但是他过多的后悔的是辛苦的培养了那么多年的儿子,至于对于卫子夫,估计是难以有愧疚之情的。虽然爱屋及乌,但是卫氏的功臣早已远去,而最重要的太子刘据也死,所以史书记载汉武帝只是怀念太子。

汉武帝这样的人,若是一旦开了这“思念”的口子,那么就只会越拉越大,因为这和怀念太子是可以产生共鸣的,但是谁叫汉武帝本就不是一个重视美人的君主,所以后悔是难以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