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继位竟然与李斯有关,李斯清楚局势,为何却是最终选择胡亥?

古来帝位更迭都有一场腥风血雨,帝王交椅前很少有不流血的现象。若是帝王生前早日立下太子,太子也是贤能之人,那么太子上位自然是顺应民心之举。但若是皇子中贤能之才众多,太子也只是个无才之辈,那么东宫的局势一定会遭到动摇。

胡亥继位竟然与李斯有关,李斯清楚局势,为何却是最终选择胡亥?

可是那又如何?历史上这么多年,皇位本来就是有本事的人居之。这里所说的本事,并不单单指贤能之人,可以通过掌控河山使得百姓富裕。有本事之人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擅于玩弄权术,甚至在某些方面赢得帝王的喜欢。这种人更加可怕,因为贤才向来都是明手段争夺皇位,不屑于卑鄙肮脏的计谋。但是小人却不顾这种君子之道,在他们看来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其他的事情实在是无关紧要。

胡亥继位竟然与李斯有关,李斯清楚局势,为何却是最终选择胡亥?

虽然历史上这种事情司空见惯,江山大部分还是能者居之。但是尽管如此,历史上地位的更迭,也不缺乏庸碌者上位的现象,秦二世与隋炀帝就是最好的例证。秦朝扶苏公子的名声是众人皆知,接替秦始皇的位置是理所当然。但是不料,到了最后一刻,却还是出了岔子。

胡亥继位竟然与李斯有关,李斯清楚局势,为何却是最终选择胡亥?

这就如隋炀帝一般,若是说起隋炀帝其实功过堪比大禹。但是隋炀帝确确实实的亡了国,这也是真事。而隋炀帝的皇位也不是靠着光明正大的手段夺得而来的,也是同胡亥一般使用了灰色手段。但是两人都是一样的下场,都逃不过亡国的命运。

秦始皇在世之时,李斯已经坐到了文武百官最高的位置上,所掌管的权利更是涉及生死和帝位更迭。但是李斯聪明一世,能从饥饿的老鼠中悟出真理,却在朝野更迭的最后一刻,选错了主人,落了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胡亥继位竟然与李斯有关,李斯清楚局势,为何却是最终选择胡亥?

那么李斯为何会在最后一刻选择胡亥作为做大秦江山的主人,胡亥的无能是有目共睹,李斯但凡头脑中是处于清醒的状态,无论如何也不会选择胡亥!可是历史就是证明,李斯的的确确与赵高联手,将扶苏迫害而死,拥护胡亥上位。

其实纵观李斯晚年的凄凉,不难明白李斯这般选择的原因,到头来都是为了一个“权”字!

李斯认为,虽然自己贵为丞相,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使自己是在秦始皇之时受到重用,但是也不代表扶苏上位,自己仍处于元老的地位。

胡亥继位竟然与李斯有关,李斯清楚局势,为何却是最终选择胡亥?

相比于胡亥,扶苏身上有着太多让李斯不确定的因素,扶苏身边有着蒙恬一员大将,若是扶苏上位,蒙恬必定成为帝王的宠臣,文武虽然是两家,但是难免会威胁到李斯的地位。反观胡亥的现状,则让人放心很多。胡亥顽劣,身边无兵马更无为其谋划天下的大臣,所以李斯自认为若是胡亥上位,那么自己必定还是权倾朝野。即使胡亥身边有赵高这种佞臣,但是也干预不了朝堂之事。

综上原因,李斯明知道胡亥上位会对大秦江山不利,但是为了一己私欲还是选择了拥护胡亥,只是李斯心中空有一腔美好的想象,却没有料到赵高的权利能够盖过自己的权利,甚至后期赵高可以左右帝王的决定,而李斯连面见帝王的权利都得不到。

胡亥继位竟然与李斯有关,李斯清楚局势,为何却是最终选择胡亥?

可惜李斯玩弄权术一生,最终的下场也是马革裹尸!

所以这些历史告诉世人,天下从来怕的就是小人,不管他上位时你如何护拥,只要稍有不慎灭族的罪名都可能凭空而来。帝王都可以为了社稷斩杀功臣,何况是不念恩情的小人君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