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汾周邊附近的普救寺旅遊景點推薦

普救寺建於唐代,古典文學名著《西廂記》中的“紅娘在月下引紅線,張聖橋遇見崔鶯鶯”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裡。經過多年的戰爭,原來的唐代寺院建築已不復存在,現有寺廟是80年代按照唐代風格重建的,寺廟的中心軸線依次是天王殿、中古殿和大雄殿。在中軸線的東邊是書院,後面是修道院,西邊是塔院、西廂書房和別墅花園,大雄宮的巨大佛像發現於北朝晚期,1985年重建併發掘,儘管損壞,它有一個宏偉的外觀,是鎮寺的寶藏。普救寺位於永濟市蒲州鎮西鄉村的平原上,普救寺原名西永清苑,始建於唐武則天時期,這是一座佛教的十平方佛寺,在王實甫的《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普救廟發生了“紅娘拉紅線,張生橋遇見崔鶯鶯”的愛情故事。

山西臨汾周邊附近的普救寺旅遊景點推薦

1986年以來,新修的普救寺在上、中、下三層有階梯,東、西、西三軸(西唐,東宋、晉,明清),規模宏大,風格獨特。從平原的頂部到平原的底部,琅燮佛的宮殿、亭閣、寶塔層出不窮,給人一種莊嚴、尊嚴、典雅的感覺。此外,與《西廂記》故事密切相關的建築有:張生寄宿的西軒、崔鶯鶯居住的“深梨花院”和張生解放後移民的“書院”。在寺廟的後面,地形起伏,形成了一個生動活潑的花園,公園內部,重疊的假山有被切斷的危險,營園雙層亭子飛簷翹角。在荷塘上,一座彎曲的喜鵲橋橫跨其中,亭橋相連,湖山相連。鶯鶯的“臺地崇拜”體現在松柏、竹子上,鶯鶯塔矗立在廟宇中,不僅造型古老、雄偉,而且以其獨特的結構和明顯的回聲效應而聞名。遊客們被塔邊的石頭襲擊了,塔上會響起清脆悅耳的蛤蜊,讓遊客們驚歎不已。據地方誌記載,“癩蛤蟆”是永濟古代八景之一,由於《西廂記》的出版,被譽為“天下無錯”的普救寺被譽為“鶯鶯塔”,千百年來,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成為著名的旅遊勝地。

山西臨汾周邊附近的普救寺旅遊景點推薦

這是中國歷史名劇《西廂記》故事發生的地方,寺廟裡有一座方磚塔,以前稱為寺廟塔,俗稱鶯鶯塔,這座塔連同北京天壇回聲壁、河南省寶倫寺塔、四川省通南縣大佛寺的“石琴”一起,被稱為中國現存的四座回聲建築;還有緬甸撣邦的搖頭塔。匈牙利索爾諾克的音樂塔,馬拉克斯的湘塔,法國巴黎的鐘樓和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它也被稱為世界上的六個奇蹟塔。相傳五代河東節亂,漢末劉知遠派郭維去抗爭,在過去的幾年裡,蒲州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當國維昭寺的僧人徵求意見時,僧人說:“如果將軍表現出仁慈,這座城市就能夠控制它!”第二天,郭威立誓要破壞這個城市,這個城市的人民被救了。從此,他改名為普救寺。歷經多年滄桑,寺內閣寺被摧毀湮滅,只有13層、37米高的畲裡磚塔(俗稱鶯鶯塔)仍然屹立在土山上。20世紀80年代中期,根據唐代佛教寺院的佈局和西廂故事的格局,恢復了普救寺。現在高聳的主殿,小巧精緻的西廂書房,寬敞正方形的塔式庭院,崔香國夫人和鶯鶯小姐居住的佛山別墅已經竣工,它們是根據山而建的,散佈在不同的地方。寺廟的佈局以中軸線為基礎,其次是天壇、鐘鼓樓和大雄堂。在東邊,前者是書院,後者是修道院;在西路,寶塔,西廂,最後是別墅花園。普救寺的建築由寺廟和園林組成,寺廟在前面,花園在後面,山門上掛著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匾額,普救寺的寺廟建築大致分佈在三個軸線上。從前到後,西軸線上有鐘樓、樓閣廊道、鶯鶯樓、大雄宮;中軸線上有天王堂、菩薩洞、彌陀堂、羅漢堂、十王堂、藏經閣;中軸線上有前門、僧院、枯木堂。木製大廳,翟堂,香積廚房在東軸線上,大雄殿有三尊石佛,這三尊石佛是雕像,其中釋迦牟尼塑像高3.9米,這些佛像都是上世紀80年代復原時在塔後33米的地下出土的。從佛像的藝術風格來看,應該是南北朝的作品,據說其他兩尊雕像都是無頭出土的,現在這些雕像的頭後來又增加了。

山西臨汾周邊附近的普救寺旅遊景點推薦

地點:

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峨眉塬頭

交通:

永濟火車站乘坐2、3路公交車直達

時間:

8:00-18:30

價格:

5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