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工龄的事业编职工提出辞职两个月了,单位就是不同意辞职,该怎么办?

五哥63288


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在岗职工辞职,是由人事主管部门审批,并不一定是由单位审批。辞职的程序,先由个人向单位提出辞职,说明辞职原因,填写相关表格,由单位同意后交业务主管部门审核,再由人事主管部门审批同意。例如县区中小学校教师辞职,先要向所在学校提出辞职,并填写《辞职审批表》,由单位同意后交教育局签署审核意见,再报人社局研究,同意后告知本人,并发文或正式信函确认,个人才能依此办理出编手续和社保、人事档案转接手续。如果不见正式文件或者信函,编办、社保、人事档案管理等部门,是不能擅自办理相关手续的,因为一般干部的人事管理权在人社局。当然如果是副科级以上干部,这些手续则由组织部替换人社局办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只要正常离职,一般不存在不能辞职的情形,按程序3个月内就可以将手续办妥。如果是涉密单位,或者签订了《竞业协议》的单位,则有相关脱密期的规定,或者不能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的竞业协议规定。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限定的时限内,继续遵守保密或者竞业协议,不得有任何危害国家利益行为。

如果单位不按规定,无故阻扰职工正常辞职行为,可直接向人事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相关手续。


真宁腔调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条例中,对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辞职并没有太多限制,只是在第十七条作了说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据此,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辞职,一般只需要提前一个月向单位提交辞职申请,并根据规定填写相关辞职资料,由单位人事部门报人社部门审批同意后,即可依法办理出编和工资、社保、人事档案等转接手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如果是组织部门管理的干部,还应报组织部审批。辞职前,只要岗位不涉及保密、服务期限等问题,用人单位原则上不能以各种理由阻扰员工正常辞职。否则,按照劳动法可以依法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严重的,可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相对事业人员,公务员辞职则要麻烦得多。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

1、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2、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3、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4、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监察调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公务员辞职后,再就业或从业是有严格限制的。按照公务员法要求,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我是小公,专注体制问题解答,感兴趣或有疑问的可以关注我,私信交流


80后小公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因为体制外的人大多认为这是一个钱多事少的好工作,但其实理想与现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收入并不算高,大多数岗位的事儿也不少,因此每年从体制内辞职的人也不少。

一般情况下,事业编制人员辞职流程虽然复杂,但是单位不会不同意。这本身就只是一份工作,没有人会重要到无可代替,就像前段时间那个据说“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也一样正常地离开了原单位,而且强扭的瓜不甜,与其留下一个心都不在的人,对于单位来说还不如重新招一个呢。

根据2014年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因此,只要你提前30天书面通知事业单位,正常情况下是可以离职的。但是,如果有约定了服务期限等工作年限相关的条款,那就另当别论。

不过,这种情况只要单位领导同意,那什么问题都不算是问题,因此一定要去找领导。毕竟连工作都不想干了,有事没事都去领导办公室找他,多说好话,磨个半个月一个月的,有认识的间接的关系也可以用上。一定不要在单位没同意的情况就走,因为后续还涉及到档案、医社保转移等问题需要单位协助解决。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