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地產商5年沉浮錄:重塑的權力格局下,演繹出怎樣的故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21君~

走進經濟生活裡的一切

央企地产商5年沉浮录:重塑的权力格局下,演绎出怎样的故事?

導讀:在行業的調整週期中,央企地產商呈現出更大的抗風險能力和逆勢發展的潛力。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張曉玲、鄧純榕(實習生)朱雷(實習生)深圳 廣州報道

編 輯丨賈紅輝

央企地产商5年沉浮录:重塑的权力格局下,演绎出怎样的故事?

圖片來源 / 圖蟲

52歲的顏建國頭髮越發花白。這已是他迴歸中海兩年後。

兩年前“臨危受命”,之後的努力和辛苦終獲認可。3月23日,顏建國迎來了“高光時刻”:中建集團在深圳宣佈由他統管中海集團,中海5家上市公司都歸其領導。

很難想象就在4年前,孔慶平之後、郝建民主政的中海外董事會,會有顏建國的一席之地,那時他從中海去了龍湖。

過去5年間,央企地產公司發生了大規模的人事變動,不少高管的人生軌跡就像躍遷的電子一樣起伏不定。

還有更多人的命運發生了轉折。一個多月前,吳向東離職華潤置地,唐勇升任董事會主席;今年初,餘英,這位前保利地產的明星經理人,輾轉去了融創;另一家知名央企地產商招商地產的前高管,林少斌則曾身陷囹圄……

5年沉浮,變動頻仍,一些老面孔退場,一些新人空降、上位或扶正,進入2019年的3月,央企地產商人事、組織格局初定,集體進入了超級活躍期。

央企地產商這些“家世顯赫”、又在房地產市場化中成長起來的老牌公司,在新管理層手中,在重塑的權力格局下,會演繹出怎樣的故事?

可預見的是,在房地產的“白銀時代”,經歷了市場和人事淬鍊的央企地產商,不僅可能在傳統開發業務上謀取較大的增長,在下半場的運營新賽道中也具有更大優勢;但同時,他們仍然需要足夠的智慧,穿過制度和時代的洪流。

央企地产商5年沉浮录:重塑的权力格局下,演绎出怎样的故事?

圖片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jjbd21)

5年動盪

個體的命運在大時代的洪流中看似微不足道,卻又不時暗示著時代的底色。央企地產公司人事浮沉那雙“蝴蝶”的翅膀,大概要從宋林的故事說起。

2014年4月17日,中紀委宣佈,原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

2014年11月9日,吳向東辭任華潤置地董事會主席;2015年4月,吳向東低調回歸,但再也沒能擔任主席。

華潤作為當時的萬科第一大股東,宋林“落馬”前後,萬科也開始經歷驚濤駭浪。時任總裁鬱亮在內部警示“野蠻人”入侵,開啟事業合夥人制度,構建“護城河”。不久之後,便爆發了曠日持久的“寶萬之爭”,最終導致大股東易主,這是後話了。

幾乎與此同時,中建系的人事變動頻仍。2013年接替孔慶平擔任中海外主席的郝建民,在2014年主導了中建系、中信等多家地產平臺的整合。2015年3月,中海地產併購中建地產,後者的掌門人陳誼加入中海,但僅僅7個多月後,他便選擇了離開。

其間中海地產高管離職不斷,有關主席郝建民“專斷”的傳言不時流出。讓人震驚的是,2016年11月15日,中海公告,郝建民因“工作調整”也辭職了。

約20天之後,前中海董事副總經理顏建國從龍湖迴歸,擔任中海總裁;2017年5月8日,再任主席一職。

與華潤、中海相比,另外一家央企地產商的人事變化同樣令外界關注。業界傳言,原招商地產兩位高管“內訌”,導致雙雙下臺。

公開資料顯示, 2015年8月25日,時任招商局集團總經理助理林少斌因涉嫌受賄罪被拘留;兩天後,招商地產公告總經理賀建亞被免。

招商地產(後重整為招商蛇口)從此開始頻繁的人員流動。據21世紀經濟報道統計,過去四年,招商中高級管理人員流失數十人,原招商地產“三大金剛”、區域總大批離開。

保利地產(現更名保利發展)是少有的、在過去5年沒有發生大規模人事動盪的大型央企地產商,但變動在所難免。

2016年12月13日,朱銘新辭去保利地產總經理職務,接任者為副總經理劉平;約一年後,保利的明星經理人餘英辭任,加盟寶能;今年初,保利也有數名高管離任、調職。

需要指出的是,過去5年也是房地產行業整體人事變動劇烈的5年,但大多是中高管流動,而非像央企這樣董事長、總經理全換的情形。

伴隨人事動盪,央企地產商在過去的五六年裡普遍出現了位次下滑,如保利從第四名跌到第五名,中海從第五滑到第七,華潤置地在2016年跌出了前十去年迴歸,招商長期徘徊在14名;萬科也連續3年失去了“老大”之位。

與此同時,民營地產商如碧桂園、恆大、融創如火箭般躥升,恆大從第七名升至前三,融創從前十的末尾躥到第四,碧桂園更是從第六名升為第一。

團隊初定

彷彿狂風暴雨中的大海,在幾經翻轉後漸漸平息。2019年3月,央企地產商人事、組織出現了穩定的跡象,新的格局初定。

雖然吳向東選擇了離開,但華潤置地管理層由“鐵三角”正式掌控,唐勇補位空缺了4年的主席,張大為擔任副主席,李欣上任總裁。

“當主席沒什麼特別的感想。”3月26日,在香港的業績會上,唐勇表示。他看起來波瀾不驚;2018年,華潤置地交出了一張傲人的成績單,銷售額升至第九,租金收入逼近百億,為內地上市房企第一。

接管中海5家上市公司的顏建國,幾乎拿到了央企地產公司領導人的最高權杖,也意味著他在中建系的受認可度之高。

“由他來統管中海系5家上市公司,有利於開發和運營業務的協同、共進,也是為了適應房地產下半場轉型的需要。”中海外一名內部人士說。

在流失、又引入多名高管後,招商蛇口的管理層也漸趨明朗。3月10日,招商蛇口今年首次月度經營分析會上,總經理許永軍帶領最新的領導班子亮相,新的區域總悉數到場。

招商蛇口董事會成員目前為,董事長孫承銘、執行董事褚宗生、執行董事許永軍、董事劉偉,另有獨立董事3名,其中褚宗生為國資委代表,劉偉為招商局集團代表。

知情人士稱,再過幾個月,孫承銘將到齡退休,許永軍可能接任董事長一職,但一切仍未確定。

另據記者查詢,保利發展董事長宋廣菊現年59歲,快到退休之齡,保利也面臨人事更替。不過保利內部人士預計,接任人選或已在物色中,相信會穩定交接。

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衝認為,央企的人事變動與中央各部委的人事變動有直接關係;此外,以前的央企地產商氛圍比較偏向民企,管理相對鬆散,這使得他們相對有活力。但也出了一些問題,整個管理層被整肅。新的人進來,舊的人離開,這很正常。

深圳知名房地產研究人士徐楓則認為,央企重要的是資源,不一定是“人力資源”;人事變更不會停息,目前只是相對穩定。

制度之辯

一名前央企地產商人士談起老東家,仍然覺得“可惜”。他認為,人事動盪和紛爭,影響了央企地產商的業務發展。

在徐楓看來,人事變化要看變化的層級和效應,企業本身應擁抱變化。人事動盪不一定影響戰略,但會影響執行。

她認為,“央企過去5年在規模上的保守,與人事動盪有一定關係,但更深層的是制度因素。”

黃立衝亦指出,過去的2013-2017年是中國金融加槓桿的五年。這種環境下,房產價格不斷升高,民營房地產公司比較激進大膽,加上P2P各種金融產品,比央企、國企更有衝勁。“國企受制於責任制、激勵機制,是不敢在這種環境下加槓桿的。”

而且,這段時間的融資成本客觀來說是比較高的。按照國企的機制,也不可能通過高成本融資來做高風險的擴張。因為擴張成功了,個人未必有什麼好處;擴張失敗了有很大的壓力,要承擔責任。因此,國企的特徵導致市場在加槓桿時,它是比較保守的。

一位從央企跳槽至民企的開發商高管深有感觸。他曾在十年前建議前東家、一家央企地產公司在廣州珠江新城大幅拿地,但被否決;之後他輾轉三家民企,帶領其中一家公司利用過去三年的環境,衝進了千億俱樂部。

另一位央企內部人士也向記者表示,這幾年市場中出現了很多收購機會,但央企不敢像民企那樣高溢價去拿,否則可能導致“利益輸送”、“國有資產流失”的詰問。

此外,像恆大、碧桂園、陽光城等民企,以及萬科、金地等過去幾年都推出了高股權激勵、跟投、合夥人制度,大大促進了規模的增長。而央企普遍缺乏類似激勵機制。一位央企地產掌門人曾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央企管理人員的薪酬太低。

以近年嘗試推出股權激勵的保利、招商為例,相比民營房企的激勵微乎其微。

“跟投、合夥人制度,難免有所謂的利益衝突問題、少數股東侵佔權益問題,對於民營企業而言,這種制度也是有瑕疵的,在市場下滑時,會引發風險。”深圳一家房企董事長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

“央企、國企很難有這類機制,因為很容易被其他沒有得到利益的人說閒話。”黃立衝認為。

不過,他們亦指出,央企的保守於防範風險有利,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戰略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央企追求的是穩定、長遠發展,能夠穿越每個經濟週期。接近保利的人士表示。

顏建國稱,中海始終把淨利潤穩定增長排在首位,注重盈利水平的穩定提升,同時規模與效益兼顧。

重新出發

風水輪流轉。

權力結構趨於穩定的央企,在2019年開始重新發力。中指院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房企銷售排名中,保利發展超過融創升至第四,且與第三名恆大隻差98億;華潤置地衝到了第八。

他們在規模和行業排名上有更大的進取心。保利提出了“重回前三”,招商蛇口去年排名12,今年目標進入前十。

如果擴大到整個國資,深圳國資背景的萬科也可能超過碧桂園重回第一。這意味著,房企前十要重新排位了。

“事實上,從2018年央企、國企就開始重新冒起了。這跟金融成本有關,房地產最重要的比拼之一就是融資成本。”黃立衝分析,在國家降槓桿背景下,很多房企面對的根本不是加槓桿、去槓桿的問題,是根本沒有辦法獲得融資;同時針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貸款成本、資金成本價差越來越大。

對於融資成本低的企業而言,可以坐擁很多房產的同時獲得不錯的回報;成本高的可能會虧損、倒閉。

財報顯示,中海、華潤、保利、招商、萬科的綜合融資成本在5%以內,華潤和中海更在4.5%以內。

民營房企中,能與他們相媲美的幾乎只有龍湖一家,2018年龍湖的融資成本為4.55%;其他如碧桂園、融創這類大型民營房企,融資成本普遍在5%以上,恆大的融資成本更高至7%以上,與公司發行了多筆美元債有關。

此外,央企普遍淨負債率很低,在30%-40%多,可以有加槓桿的空間,去逆週期併購。

在面向未來的競爭中,央企和國企還具有更強的拿地、資源獲取能力,也就是說,他們可以拿到更便宜的錢、更便宜的地。

甚至可以避開土地市場的規則,不需要公開招拍掛拿地,而是直接和地方政府合作,比如招商蛇口在蛇口的舊改、華潤在南山的深圳灣綜合體運營項目,都是與政府合作的。

記者注意到,近兩年,像中海、招商這類央企,更多地綁定集團協同發展,中海依靠中建集團的產業新城項目獲取資源,招商借著招商局深度佈局港口運營,發展郵輪產業。

在行業的調整週期中,央企地產商呈現出更大的抗風險能力和逆勢發展的潛力。

記者統計房企佈局城市發現,央企幾乎都只進入了幾十個一二線城市,加少部分三線城市,而且都在主流城市群和都市圈內,這些城市在最新一輪樓市回暖中跑在了前面。

在未來的運營業務上,央企獲取資源的能力、擴大規模的可能性也都會超過民企。

黃立衝稱,“央企未來的策略是緊跟國家政策,做政策鼓勵和要求的事情,對商業利益追求減少,這可能令他們的回報降低。”

民營地產商們也感受到了壓力。房地產開發主業之外,紛紛加碼商業地產、長租公寓、物流倉儲等空間運營,挖掘新的增長點。

碧桂園、恆大、融創、寶能更紛紛開拓新產業,介入了新能源汽車、文旅、機器人等領域,意圖在房地產的下半場,繼續維持自己的“江湖地位”。

央企地产商5年沉浮录:重塑的权力格局下,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央企地产商5年沉浮录:重塑的权力格局下,演绎出怎样的故事?

百萬讀者都在看……

馬雲談“996”:想想沒工作的人,能996是一種福報!年輕時不996,啥時候可以?

有一種行業“996” 叫“婚內強姦”

一張黑洞照引發的“血案”:視覺中國犯眾怒!深夜被約談,目前已關站整改

央企地产商5年沉浮录:重塑的权力格局下,演绎出怎样的故事?央企地产商5年沉浮录:重塑的权力格局下,演绎出怎样的故事?

我在看,你呢?

央企地产商5年沉浮录:重塑的权力格局下,演绎出怎样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