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雲這裡20多家店面被拆,一年僅租金收入就有30多萬!

縉雲這裡20多家店面被拆,一年僅租金收入就有30多萬!

縉雲這裡20多家店面被拆,一年僅租金收入就有30多萬!

中興村市基又稱“市壇”,清乾隆年間由呂松、呂敘、呂康三公立約定碑,逐漸形成管理有序的市場。清鹹同年間,壺鎮著名的農曆“五廿八”大市在此正式定型,並以此為核心,歷經兩百年的風雨磨鍊,打造出了光輝燦爛的老街商貿文化,也為壺鎮作為浙南商貿重鎮奠定了歷史基礎。新中國成立後,市基仍然是壺鎮的商貿中心。改革開放後,市基一度成為全鎮的議事集會中心,1994年曾在此舉辦過麗水地區第一屆農民籃球賽。進入新世紀新時代,由於鎮區西擴,市基落後了。

縉雲這裡20多家店面被拆,一年僅租金收入就有30多萬!

縉雲這裡20多家店面被拆,一年僅租金收入就有30多萬!

壺鎮老街作為溪東片老城區的核心部分,中興村市基更是壺鎮老街的精華。市基殘存有不少古建築,如古當店、古戲臺等,是壺鎮作為千年古鎮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縉雲這裡20多家店面被拆,一年僅租金收入就有30多萬!

縉雲這裡20多家店面被拆,一年僅租金收入就有30多萬!

位於市基戲臺前的20多家各類店屋,距今也有著二三十年曆史,檯球室、遊戲廳、服裝店等都曾經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代人永遠的記憶。

但由於缺乏管理,這些店屋普遍存在“危、髒、亂、差”現象,嚴重影響了壺鎮老街的整體形象,也與壺鎮小城鎮環境極不匹配。借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之風,鎮政府準備集結各方力量予以強力拆除。

縉雲這裡20多家店面被拆,一年僅租金收入就有30多萬!

此次聯合執法行動共拆除違章店屋20多家,拆除面積達500平方米。據瞭解,拆除的店屋一年僅租金收入就有30多萬,村裡由最初的強烈反對到後來的主動作為,體現了中興村與鎮黨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的行動方向,也體現了中興村對村莊建設“存精華去糟粕,打造新中興”的強烈願望。

縉雲這裡20多家店面被拆,一年僅租金收入就有30多萬!

根據鎮黨委政府提出建設“文化小鎮”目標,這些店屋拆除後,鎮政府將對包括中興村市基在內的全部老街區進行統籌規劃利用,打造具有壺鎮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

▍來源:中國縉雲新聞網 通訊員 盧炫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