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平凡的世界》是被过誉的名著?

怪岛


第一,作家在创作小说时,不仅仅要把故事讲精彩,用故事传达某种情怀和价值外,更要充分开掘语言艺术的魅力,做语言的魔术师。《平凡的世界》文本语言以平铺直叙为主,在叙述过程中,作者穿插了不少主观说教,破坏了小说应有的流畅性,并且,小说叙述语言的独创性不够。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以及拜西学东进所赐,文化融合的态势更加明显,许多作家嗅到了小说叙述语言和写作手法将发生许多改变的可能,所以,作家们在创作中,有意识地把心理小说,意识流,魔幻主义等更符合表现新时代下人们复杂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的叙述风格,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像王蒙,莫言等作家在那时就已经这样摸索着写作。

同时代的路遥却对这些新手法视而不见,也可能是他受阅读视野所限制,在创作该小说时,他打算用现实主义写作手法来叙述,但苦于找不到匹配的语言风格,却生搬硬套地用浪漫主义风格完成了叙述,让小说语言变成了两不像。这样的做法,对小说艺术的推动没有什么实质性贡献。

第二,《平凡的世界》充满理想化色彩,忽略了人性的真实和艺术化的真实,完全按照个人喜好来透视人性本质。

任何艺术形式,跟现实生活若即若离,小说同样如此。在小说中,要么时代命运是主线,要么个人命运是辅线,在主线和辅线交织的那个点上,是故事矛盾集中的爆发点,也是全篇的高潮。在写作目的上,小说是通过人物个人命运的起伏跌宕,去触碰时代命运,从而揭示时代真相。

从这个角度来讲,小说家更像一个冷眼旁观的哲学家,而不是按照个人理想和趣味来抒发个人情绪,塑造乌托邦世界的诗人。

在这一点上,路遥可以说是以“诗人眼光”来审视他所处的时代,他在写作中,让感性战胜了理性,忽略了人性真实和社会真相,把笔下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以及田润叶、田晓霞、贺秀莲等人物,都塑造成了理想的化身,尤其几个女性,她们似乎丧失了自我意识,不论出身和地位如何,总是围绕着魅力巨大的男主人公转圈,多多少少隐藏了自己的真性情。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路遥安排两个身份差异巨大的年轻主人公谈起了恋爱,一个是农民出身的煤矿工人孙少平,一个是才貌出众的省领导的千金,这样的故事,完全属于童话模式的臆想,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几乎没有发生的外部条件。他们之间的爱情,是路遥理想中的爱情。

路遥凭空捏造故事的发展,到最后,他实在不知道怎么杜撰下去,只能安排以田晓霞的死亡来换取故事的结局。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改革开放之初不像现在,穷人和富人之间还没有出现那么明显的阶级意识,大家都生活在唯心主义观点的世界里,人人都有一颗热爱浪漫主义的少女心。

但是,古今往来,阶级意识根深蒂固地存在,它们之间水火不容,穷人永远看不懂富人的生活,富人永远理解不了穷人的思维,两者生活在两个封闭的不同世界,之间根本没有缓冲和重叠的中间地带。

《平凡的世界》对涉世不深的青年人来说,绝对是一碗可口的鸡汤。


小仙女家的锋哥


平凡的世界得第一届矛盾文学家的时候,我们正在读高中,盗版书十二块钱一本,几乎人手一册!我读了不下三十遍!然后上大学,毕业上班,也一直在读!

说一下这本书吸引我的原因和我受到的启发。

1.最笨的方法是赚钱最快的方法。

2.人,生来就是吃苦的,而且要以苦为乐。

3.最适合你的就是你的。

4.所有的事务都不是完美的(田晓霞之死)。人生就是这样,除了会吃苦,你还要忍受一切苦难,忍受打击,再站起来。有些事情你明知道结果,可你就是无能为力。


后知后觉38508701


完全没有过誉。

这样说吧,平常根本不看书的人,可以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不信的人可以试试。

平常看偶像剧的人,一样会被这部书改编的电视剧吸引。

这是我在生活中发现的一个有趣现象。

我第一次接触这部作品,是在父亲的广播中听过一些片段。语言平实,事件琐碎,最深的印象就是父母之间老是会讨论孙少平这个人物。

真正被吸引到,还是初中一篇阅读短文节选的一个片段。

到现在那个形象一直都挥之不去。

一颗景莹而沉重的泪水,和着屋檐上的雨水,无声的滑落在半碗残汤泡的黑馍里。我能真切的体会到,他的喉咙此时必定被卡住了,被心酸和惭愧噎住了。噎的酸楚欲死,噎到身心恼怒!

这个场景让我落泪,也让我心中的火苗蹭蹭高涨。

这本书我连着读了两遍,也许是因为自身生长环境和地域上有一定的亲近性,也是因为我的父母的形象像极了其中的人物。

苦难,坚守,承担是这部书的主旋律,何尝不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平凡的世界》名字起的很随意,却很贴切,大气。

有人说,文风过于絮叨琐碎,这是真的,因为这才是那个世界真实的模样。

无论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有人认为的实力不济,这样的语言交织出来的确实不是绚丽温柔的锦缎,而是触感粗糙的老布。

锦缎让人赏心悦目,冬温夏清,可心可意。但老布挺括苍劲,厚重耐磨,质感倍增。

对于这个时代,锦缎并不稀缺,老布却很增情怀。愈搓磨愈合体舒适,是老布最优良的品质。

小说也是一样。

文笔,人设,桥段,强加情怀

这些东西写出来就是美轮美奂的工艺品,远远达不到艺术的范畴。

而这部小说中的起伏走势采取野生原生,完全不对人物加以“关照”安排,而是一切顺势而为,让他们主动游离直至走向归宿。就像凭空从土地里长出了真实的人物和事件,真切的程度足以让我的父母像讨论村里一个真实存在的小伙子一样去讨论他们,认可他们。

我相信没有人相信一部成功的小说中的人物是可以凭空捏造的,尤其是这部小说。

孙少平瞎了一只眼,孙少安动不动要“捶”

自己的婆姨,孙玉厚对女婿的哀怨,兰花对二流子老公的钟爱,妇联主任一口一个党,二大敞怀潵着个破鞋……

我们只会怀疑这简直是实打实的一本回忆录。最起码是有真实原型,加上真实事件加工而成的。

一部好的小说,首先要塑造出一个可信的人物,这是大家公认的。

如果人物的形象能够深入人心,独特传神,有血有肉,延伸出的事件情节合情合理,扣人心弦,甚至能够构架延伸出一个独立世界,那就完全够人们将它奉上神坛了。

平凡才是这个世界上觉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而平凡的人同样经历着自己人生中的惊涛骇浪,与命运抗争,对生活和解,与自己知交。

《平凡的世界》做到了。


糖豆儿爱手工


遇见平凡的世界纯属偶然,从来没有看过什么介绍和推荐,2005年我在一个村子里一个残疾人开的小书店淘到的,花了3块钱,已经非常破了,当时拿回家一口气看完了,用30多个钟头吧,100万字,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因为我从来不看国内的当代小说(49年以后作品),当时学的法国文学,基本都是欧洲与美国文学作品,还有一些南美洲文学作品,但是看了平凡的世界被震撼了,对我的人生,对生活都产生深远影响,我至今还在看这部书,并且又买了一本没有破损的珍藏。平凡的世界可以叫人瞬间安静下来,可以叫人瞬间远离尘嚣的世界,重新找回曾经的善良与人性,我觉得平凡的世界有多高的文学地位都不为过,他在我的读书排名里排在第二位,第一位的让•雅克•卢梭的忏悔录。








神秘人TPL


路遥,感动我们的不是他的写作技法,而是他伟大的人格力量。

作为一个70后,在孙少平和孙少安的身上都能看到我自己成长的影子。因家境原因上完初中自己辍学,自己供给姐妹两个上初中、高中、大学,自学考试过两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和机械设计与制造)、谈过向田晓霞一样的女朋友(呵呵呵,只不过她是村长的女儿)却无疾而终;15.6岁开始走向社会,自己在建筑队干过小工、种过花、干过焊工、出过国打工、自己包过工程、当过小老板[呲牙][呲牙][呲牙],父母住过8次医院、在老家盖了3层小楼房、西安也买了自己的房子、两个孩子从生下来一直在西安上学生活、现在车也买了。回想我独自走过的前半生,真的如梦一般。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路遥《平凡的世界》,这句话应该是我们这代人最好的注解。


海洋74


平凡的世界,第一次读的时候是在高中,对于一个高中生而言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是蛮大的!天天的把上学当成混日子的我,竟然破天荒的把这本小说看完了。直观的感觉挺好的,说不出好在哪里,所以又反复读了几遍才发现原来他写的就是现实,直观的感觉这就是日子。

再次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已经上班了,因为喜欢所以我的身边从来都有一本,前前后后买了十几本有的送给了朋友有的送给了亲人,没想那么多感觉好的东西就该和最好的人分享。这个时候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是另外一种感受,其实生活本来就应该是平淡的同时他又是波澜起伏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会成长!



今天已经上班第十一个年头了,我再次打开了他打算再次看一下人生该怎么走下去!其实一个作品的好坏不在于说他的词句有多么华丽,不在于他站的有多高,而是他能给你带来什么,他跟你有没有关系有没有给你带来深远的影响!不管别人怎么认为在这里我要感谢《平凡的世界》感谢路遥!有幸遇到你,不幸错过你!仅为个人观点,欢迎点击关注,一起讨论热门话题!


陋室幽鸣


我平时很少阅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我完完整整看完的一部长篇小说。那是09年结婚第二年在外地上班的时候下班看的电子书!我是西北人,所以书中的一些方言我能理解。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看似平凡无奇的描写却是对生活最真实的体现,很有画面感!当时就想能不能拍成影视作品,后来还能有了,随即也看完了整部电视剧。我对其中一段记得非常清楚,就是金波从西藏当兵回来给孙少安讲述他和藏族姑娘爱情的那一段。很感人,当时都看哭了。还有就是田晓霞的死,我一直都不能接受,在当时哪个环境和条件下,他们能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虽然后来……但生活就是这样,充满着各种不确定。这本书对我来说是神作,个人观点!


风中耳语71497426


《平凡的世界》是我步入人生社会后主动去读的一本书。那时是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作品一统大陆的时代,偶然间见到朋友在读《平凡的世界》,光看书名就被吸引住了,于是乎我化了三个晚上就将这本书翻了个遍。也许那时年轻,读后虽说过瘾,但也只是读后就慢慢忘记了。

再次品读《平凡的世界》是我当兵后。那年流行的是《白鹿原》、《废都》等,而当时我正是考军校落榜,于是又将《平凡的世界》读了一遍。从书中许少平不甘心自己的命运,而又挣脱不了自己的命运,始终在底层的社会中挣扎,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整整一个月里,我将书翻了三遍,特别是少平最后和师娘在一起的时候,让人感到命运的无奈。

也许有人会说这本书除了平淡还是平淡,没有多少写作的技巧,但真正打动我的就是这份真实。当你代入到书中的情节里时,什么技巧都没了,只有跟着情节,跟着感觉去感受这平凡的世界而又不平凡的世界。后来,当我给儿子推荐这本书时,他只是草草看几页就扔在一边不看了。我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也许他接受的文化和我们这一代人又不一样了。

只有经历文革后,在改革开放初期,想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人,才会在《平凡的世界》里得到共鸣。这是平凡的人生里又不甘于平凡的人的呐喊,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一颗不平凡的心。


姜堰新华模配砂轮


我不是文学圈内人士,我只是一名普通人,不懂那些圈内各种纷争。我在高中时接触平凡的世界,先听广播连播,觉不过瘾,又买书来读。那本书至今还供在我的书橱里。我用“供”而不用“放”,原因是这本书深刻地触动了我,对于我的三观的形成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我的人生导师。在几十年的人生旅程里,任何艰难时刻的决择,都有这本书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为止,我认为这位导师当得还不赖。我由衷地向出身贫寒,身边缺少人生导师,希望靠自己努力去改变命运的年轻人推荐去读一读这本书,你的人生道路必将受益匪浅。


修云2018


这其实也是一个在当今文学评论界和文化史学界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诸位专家的眼里,路遥花费6年多,用生命写就的《平凡的世界》在文学界的地位还远比不上他用20多天写就的《人生》。

这一点,从《平凡的世界》的出版就可以初见端倪。

《当代》杂志的周昌义,说的那句:还没来得及感动,就读不下去了。

这句话,就直接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判了一个无期徒刑。

甚至有许多文化界的人士,在看了《平凡的世界》之后,都不相信这会是《人生》的作者的作品。

他们都认为这个作品是属于“恋土派”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作品。

没有新观点,没有创新感,没有新写法,一切都是老旧的,这就是一部多余的作品。

其实从文学史的发展观点来看,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的,这确实是“乡土的作品”,这也确实是“现实主义写法”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在之前的文学史上比比皆是,确实谈不上惊艳,新奇。

所以对于《平凡的世界》文化界一直都没有给它很好的评价,反而是广大的读者将《平凡的世界》捧上了神坛,成就了它“茅盾文学奖”上的“最闪耀的明珠”的事实。

那这样就非常的尴尬了,那么我们是应该听从专家们的意见,还是应该顺从人民的呼声呢?

我们是应该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平凡的世界》,还是应该遵从内心的召唤去读《平凡的世界》呢?

这个选择题,已经摆放在读者们面前几十年了。

但是很神奇的是,《平凡的世界》这本老书,如果真像专家说的这么平庸的话,按道理过了这么久,早就应该慢慢消失在人们的书单上了。

事实上,却出乎专家们的意料。直至今日,《平凡的世界》依然是排在文学类的畅销榜单上,傲视群雄。

在各大图书馆,无论是公共的,还是大学的,《平凡的世界》的借阅量总是最高的,翻得最旧的。

在各种社会调查中,无论城乡,《平凡的世界》总是被提起最多的书,也是读者最多的书。

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呢?

正如提问中所问的,《平凡的世界》真的是一部过誉的书吗?

只能说,这要看你所处的位置来决定的?

如果你是文化界的专业人士,那么《平凡的世界》就应该真的是一部过誉的作品。

如果你只是一部普通的读者,那么《平凡的世界》的确是实至名归。

如果你更是经历了那个时代,那么《平凡的世界》那就是你人生中最好的一部作品。

喜欢此文的朋友,请点击关注,敬请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