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个回合战平,为何说林冲的武功要比呼延灼高?

Sunchild


梁山群雄攻破高唐州,救得柴进得胜归来。没想到,双鞭呼延灼领兵而来,誓要剿灭水泊贼寇。林冲对战呼延灼,双方斗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败,这也就是以上所说的“五十个回合战平”的典故。

大家认可林冲的武功高于呼延灼,是因为有一个参照对象,那就是“一丈青”扈三娘。

想当年水泊梁山众人攻打祝家庄的时候,一丈青擒获急色的矮脚虎王英,又先后战欧鹏、马麟,未见失利。混战之中,一丈青想要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活捉宋公明的时候,林冲飞马来救,战不下十合,活捉了一丈青。原文如下

两个斗不到十合,林冲卖个破绽,放一丈青两口 刀砍入来,林冲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 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

而呼延灼在围攻梁山的时候,也曾与一丈青大战。那时,他与林冲大战不分高下之后,回归本阵,看一丈青活捉彭玘,打马来救。双方斗了十合以上,呼延灼看久不能胜,也卖了个破绽,引一丈青来攻。一丈青眼明手快,看呼延灼双鞭齐攻而下,拿刀一撩,把他的双鞭格开,全身而退。

却被一丈青眼明手快,早起刀只一隔,右手那口刀,望上直飞起来。却好那一 鞭打将下来,正在刀口上,“铮”地一声响,火光迸散,一丈青回马望本阵便走。

我们来比较一下,一丈青大战林冲,没有斗过10合,却与呼延灼大战10合以上;林冲卖个破绽,把一丈青生擒活捉,呼延灼卖了破绽却无功而返。如果把一丈青的武功以及表现看作定数的话,那么林冲和呼延灼的武功高下就很容易判断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说林冲武功比呼延灼要高。

就个人而言,我们对林冲和呼延灼的强弱之分,可能有些先入为主。

但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林冲与一丈青对战,是以生力军对敌疲惫之师;呼延灼对战一丈青的时候,则刚好反了过来。所以,要仔细辨析的话,这种评判也并不非常客观。

但我们有这样的评判,可能跟他们的排位有关。一个是“天雄星”,梁山排行第六;另一个是“天威星”,梁山排行第八。一个是“五虎将”第二,一个是“五虎将”第四。

另外,林冲刚出场的时候,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他被大奸臣高俅与朋友陆谦陷害,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这些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所以想来很多人,对林冲都有着好感。

而呼延灼的出场,就不是那么正派了。他是梁山的死对头,要不是请出“金枪将”徐宁以及“轰天雷”凌振变节,梁山众人将败在呼延灼之手。

两相对比,对于两个人的武功高低,大家也做出了自己基于喜好上的判断。

探寻文学基于生活的乐趣,体悟文字的魅力。

关注“如风书屋”,我们一起谈天说地。


如风书屋



林冲与呼延灼单挑,明明是五十回合战平,为何要说林冲的武功,要强于呼延灼?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林冲整体作战效果强于呼延灼!!先看看林冲、呼延灼一战;

这里呼延灼自战林冲。两个正是对手:枪来鞭去花一团,鞭去枪来锦一簇。两个斗到五十合之上,不分胜败。第三波,小李广花荣军到,阵门下大叫道“林将军稍歇,看我擒捉这厮。”林冲拔转马便走。呼延灼因见林冲武艺高强,也回本阵。

从这段打斗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冲拔马而走,并不是打不过呼延灼,而是花荣军到,呼唤林冲归阵;而且在这之前,宋江下过死命令,下一队人马来时,前队必须迅速转作后队;所以现在,不管林冲能不能打赢呼延灼,都必须马上撤离战斗;而呼延灼见林冲退走,并不敢追,施爷爷在这里写到“呼延灼因见林冲武艺高强,也回本阵。”,显然林冲要高出一头,至少气势上高出一头,呼延灼先自泄了气;不敢追林冲,拔马回阵,这是没底气的表现!!


再看呼延灼战扈三娘,扈三娘与彭玘斗到二十余合后,拔马诈败,把彭玘捉了去;呼延灼急来救时,十合之上,却赢不了扈三娘;呼延灼心中暗想“这个泼妇人,在我手里斗了许多合,倒恁地了得!”;最后还要卖个破绽,拼尽全力,才打出一点优势;仅仅是一点优势,因为他的钢鞭,依旧被扈三娘挡下来了,可能扈三娘力气不佳,所以拔马走了;扈三娘走的时候并不狼狈,没有“敌不过、仓惶、败逃、败阵”之类的话!走得很轻松;这时呼延灼紧追扈三娘,为什么?因为有底气打赢扈三娘!!这与前面不敢追林冲,形成鲜明对比;

而且后面,孙立单挑呼延灼,虽然书中说的是不分胜败,但还是能看出呼延灼处于劣势,为什么呢?这边主将还在单挑,韩滔直接引大军杀了过去,韩滔为什么不等呼延灼将领,直接引军杀了过去,应该是看出呼延灼气力不佳了吧!毕竟呼延灼连斗了四位头领,但这里也不能说孙立比呼延灼牛,毕竟呼延灼体力消耗过大;


相比之下,林冲斗扈三娘,就显得轻松多了;不到十合,就把扈三娘给活捉了;活捉一位将领,比打败一位将领,难度要高很多;呼延灼在这方面,差林冲很远;比如说,呼延灼活捉区区孔明,都用了二十回合,同样是在无体力消耗的情况下;孔明的武艺,肯定在扈三娘之下吧,毕竟宋江亲自点拨了孔明的枪棒;

所以!这么一比,就很清晰了,林冲实力略高于呼延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