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羅灣海戰中,明朝軍隊和荷蘭武裝船隻的熱兵器差距有多大?

庭州行者


差距不是特別大,但是在火力密度上的差距是真心大。



料羅灣海戰之前,荷蘭東印度公司一共有20艘軍艦,屬於三桅帆船中的蓋倫船。其中“Middlelburch”、“Balam”、“Oudewater”、“Boucaspel”和“Warmondt”五艘屬於大型戰艦,也就是有三層側舷炮的戰艦,外加戰艦首部和尾部會有額外的4門火炮,這種大型軍艦的總載炮量大概在60-80門重型加農炮,在甲板上還會有數十門輕型火炮,這樣一艘蓋倫鉅艦上的輕重火炮數量就可以達到80-100+。


不過看相關文獻,在此次戰鬥中,荷蘭的鉅艦並沒有參加作戰,參戰戰艦多是小型武裝軍商兩用戰艦,每艘船的士兵運載量大概在10名左右,水手人數在40-60人。其中最後參加了料羅灣海戰的戰艦分別是“Couckebacker”、“Berdam”、“Wieringer”、“Zeeburch”、“Salm”、“Brou-nersheaven”、“Bleyswijck”、“Slooterdijck”八艘軍商兩用戰艦,根據“Berdam”作為參考,這些荷蘭戰艦兩側為單層側舷裝炮,艦首兩炮,艦尾4炮,重型加農炮的總炮數在26-30門炮,另外甲板上有8-10門火炮,總炮數在40門以下。

根據明末的戰艦形制對比繪畫,這些武裝商船和明朝當時最大的兩桅大福船是差不多一般大的,有的型號要略大一些,按照大福船“9丈”的長度描述,武裝商船的長度大概在33米左右,甚至要更大一些。船員使用的都是重型火繩槍和輕型火繩槍,以及荷蘭長戟,士兵穿配胸甲和鋼製頭盔。

再看明軍的情況,在廈門海戰之後,鄭芝龍充分認識到了西方加農炮的威力之大,因而在幾個月內,鄭芝龍便從英國商人和葡萄牙商人那裡購買了大量的紅夷大炮,裝配在戰艦上,不過由於中國的戎克船是由短板拼接而成,因此能承受的後坐力不大,所以無法將紅衣大炮裝備在側舷,否則整個船體會因為火炮齊發的巨大後坐力而解體。



在明代《武備志》中記載,大福船的火力裝備為:艦首備紅夷炮1門、千斤佛郎機6門、碗口銃3門,迅雷炮20門,噴筒60個,嚕密銃10支,弩箭500支,火藥弩10張,火箭300支,火磚100塊。人員配備上為乘員64人,水手9人,戰士55人。


其中武器先進程度上唯一可以和荷蘭人達到同一水平的紅夷大炮只有一門,不過根據荷蘭人對鄭氏集團的描述,鄭芝龍充分的認識到了明軍戰艦的這一個短板,所以他在戰艦上會提前裝備3到4門紅夷大炮,用炮車承載,當一炮射畢,迅速換下,將另一門推至炮首,這點在鄭成功圍攻臺灣赤嵌城的繪畫中也有所體現。由於主力火炮在艦首,因此明軍單個戰艦所承受的火力傷害就被大大的減小了。

至於明軍的其他火炮,根本沒法和荷蘭的火炮相比,就是明軍之前最為看重千斤佛郎機,壓根都夠不到荷軍的戰艦。



也是這種火力上的差距,決定了明軍對付荷軍只能採用保衛戰,不過即便如此,明軍還是會承受比荷軍大得多的損失。而自私的鄭芝龍為了保存實力,把所有福建省不隸屬於自己的明軍中小型戰艦統統當做火船,然後點起漫天火海,把荷蘭熱和廣東海盜劉香的聯軍逼上了絕路,不過即便如此,荷軍的戰艦損失也只有兩艘,其餘全部逃出了包圍圈,這樣的差距,讓大明水師天下無敵的謊言不攻自破。


火器工坊


料羅灣海戰:

1.雙方軍力對比:

戰船方面(明>荷蘭):10:1,明朝50艘戎克船+100艘貨船;荷蘭8艘三桅帆船+50艘海盜帆船

火炮方面(明

兵力方面(明>荷蘭):3:1,明朝以鄭芝龍的江湖力量為主,外加明軍正規軍,包括陸地支援,軍力上萬;荷蘭軍隊1300人,外加海盜劉香的數千雜兵,兵力差距在3倍以上。

海戰不同於陸戰,火力配備和取得制海權是海戰成功的關鍵。雖然明軍人數多但無奈船小,遠不如鄭和時期的寶船,帆船主要約100多米,寬度約50多米;而荷蘭正直全球擴張時期,被稱為“海上馬車伕”的他們正是憑藉長40米,載炮18門的三桅帆船縱橫全球,亦傷亦盜。

因此在料羅灣海戰中,荷蘭軍隊以船高、火力強的優勢,當與明軍保持距離,發揮火炮殺傷。而明軍則可以小船快而靈,迅速接近,通過奪船、圍攻、火攻的方式,最大可能以多換一,畢竟荷蘭帆船造價高、精貴。

2.海戰經過:

1633年10月22日,荷蘭—劉香聯合艦隊來到金門海面,以荷蘭艦隊居中,劉香艦隊四散分佈展開。在之前的幾次試探中,這種陣法屢試不爽,既有殺傷,又搶掠頗多,但明軍比較吃虧,尤其鄭芝龍損失最大,於是鄭芝龍發佈江湖令,“燒掉荷蘭船得200兩賞銀,取得一個荷蘭人頭顱得50兩賞銀”,“參戰者每人給銀二兩,若戰事延長,額外增給五兩。每隻火船16人,若燒了荷蘭船,給銀二百兩(16人分),一個荷蘭人頭給銀五十兩”,可見鄭芝龍特別瞭解敵我雙方的優劣勢,並積極將自身優勢最大化。

22日黎明,藉助夜色,明軍悄悄開到了金門島南部的料羅灣口,荷劉聯軍大多在睡夢中被明軍的攻擊號角驚醒,此時東風起,天助大明,鄭芝龍率部分兩路中間突破,重點進攻荷蘭艦隊,以50艘炮艦為掩護,為100艘裝滿硝油的小船爭取接近敵艦的時間。在荷蘭人的慘叫中,火船起,一出勝於火燒赤壁的火攻,為歷史上第一次東西方海戰畫上句號。

結果:明軍陣亡86人,重傷132人。另生擒荷蘭艦隊指揮官1名,軍官數名,船員118名,斬首20級,燒死溺死荷蘭人和中國海盜1000多名。此戰後,荷蘭人放棄了武力通商的想法,不得不退到臺灣,遵守明政府的規定進行貿易。

而鄭芝龍也升至福建都督,由盜轉官,隨後將劉香及其他海盜勢力趕盡殺絕,東亞海面皆懸掛鄭家旗幟。只是局部的勝利不足以為岌岌可危的大明江山帶來一絲寬慰,11年後,李自成破京師。13年後鄭芝龍降清,而他的兒子鄭成功,將在1661年徹底將荷蘭人驅逐出臺灣,為大明留得最後的火種。








破天之局


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但是也是有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造成的,主觀原因,鄭家剛剛崛起只是海商海盜發家自己沒有整套造船修船培養航海人才的學校!也沒有自己的軍工廠給艦用武器配套!客觀原因是造船需要大木,然而東方整體缺適合造船的大木,比如同時期嘉靖時代皇極殿焚燬重建木材只能在雲貴大山和黃山地區採購大木,這已經很說明問題了!福建整體山多水多樹多,然而福建亞熱帶樹木樹種並不最適合造船!歐洲造船大木多采自斯堪的納維亞地區 東歐地區 和俄羅斯地區的高緯度寒冷地帶,橡木最好! 對於軍工來說,明朝當時艦炮落後也是有主管原因和客觀原因的,主觀原因是明朝敵人多來自北方騎兵,艦炮重大非常不適合野戰,反倒是水平低易生產的虎蹲炮更適合野戰對付騎兵!到了明末為了建設寧錦防線,把遼西走廊要塞化,需要大量要塞炮(艦炮)所以才大規模仿造紅夷炮,迅速提高了中國的身管火炮水平!可以說中國當時底子並不差,差就差在需求牽引上了!還有客觀原因,中國的煤多但是含硫多 中國鐵礦品位也很低 所以製作炮管銃管很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古代兵器如刀劍大部分水平工藝底下的原因! 歐洲的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巴斯克地區的鐵礦品位都很好 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僱傭兵 西班牙大方陣那麼厲害的物質原因!武器品質很好! 再者說中國也是缺銅國家! 用銅來鑄炮不亞於現在拿黃金造飛機! 種種吧,總體來說東亞地區很適合農業 對於剛開始的工業很不適應,無論是社會整體還是資源分佈!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257


去過荷蘭國家博物館就會知道在當年海上馬車伕的輝煌不是吹的。不論是各類長槍短炮還是精湛的造船工藝,有序的倉位佈局,令人驚歎不已。曾為小小的荷蘭能征服那麼多殖民地困惑不解,在那裡,或許你能找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