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信贷数据结构优化,社融增速企稳回升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3日电 题:《温彬:信贷数据结构优化,社融增速企稳回升》

作者 温彬(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

据央行4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末,中国M2同比增长8.6%,预期8.2%,前月为8%;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预期1.25万亿元,前值885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86万亿元,预期1.85万亿元,前值7030万亿元。

3月,M2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至8.6%,创下2018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主要原因有:(1)3月,外汇储备规模继2018年11月以来取得“五连升”,外汇占款有望实现正增长,有利于流动性投放。(2)财政存款减少6928亿元,同比多减2126亿元,加大货币投放力度。(3)信贷增长较去年同期加快,派生能力增强。此外,本月M0同比增速由上月-2.4%回升至3.1%,M1由上月2%回升至4.6%,反映企业流动性有所改善。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5700亿元,明显超出预期。从趋势上看,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通常都较2月有所增加,2016-2018年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平均9120亿元,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平均1.17万亿元,本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虽存在一定季节性回升因素,但明显高于历史同期。

从结构上看,短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增加,居民部门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增加。本月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新增短期贷款和新增中长期贷款都创下历年或近年3月增量的新高,各项数据的全面改善推动人民币贷款超预期增长。具体如下:(1)新增短期贷款(不包含票据融资)739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4534亿元,占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重达到44%。其中,居民部门新增短期贷款429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企业部门新增短期贷款310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72亿元。(2)新增中长期贷款1.12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比重由上月的83%降至66%。其中,居民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4605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835亿元;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657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958亿元。(3)新增票据融资978亿元,增量较今年前两个月明显缩窄,但仍比上年同期多增1097亿元。(4)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890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167亿元,增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5)企业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1.0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006亿元,增量创下2010年以来同期新高。综合来看,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信贷都有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有所增强。

3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86万亿元,同比多增1.28万亿元,比上月多增2.16万亿元。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208.4万亿元,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0%回升至10.6%。

从结构上看,表内信贷、表外融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投放和发行加快,推动本月社融规模放量增长。(1)表内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同比多增8166亿元,比上月多增1.2万亿元。(2)表外融资新增824亿元,同比多增3353亿元,比上月多增4473亿元。其中,新增委托贷款减少1070亿元,同比多增780亿元;新增信托贷款528亿元,同比多增885亿元;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1366亿元,同比多增1689亿元。(3)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提速,本月发行2532亿元,同比多发1870亿元。

整体上看,本月社融增速逐渐企稳回升,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信贷都有改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下阶段,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松紧适度的稳健基调,近期降准概率下降,但在融资规模“量”改善的情况下,宜更加关注政策传导的通畅性和“价”的合理,不断推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低。(中新经纬APP)


温彬:信贷数据结构优化,社融增速企稳回升


温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