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董倩采访消防战士,到底是“没人性”还是在“揭露人性”

最近,因为在《面对面》节目中过于直白的提问,让董倩陷入从业以来最大的争议当中,甚至有很多人直接批她“缺乏人性”。

央视主持董倩采访消防战士,到底是“没人性”还是在“揭露人性”

董倩在这个访谈节目,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有些措辞和提问确实挺扎眼,比如问幸存者看到战友绝望的表情时为什么不施救?有没有自责等。

但从节目的整体来看,我认为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客观、冷静、直白是一个新闻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职业要求,我们围观者看问题时很容易感性,但作为新闻工作者,是不能感情用事的,必须要理性、客观、直入心底,甚至是“揭开伤疤看看”,这种理性会给旁观者带来深深的刺痛感,这也是董倩备受质疑的关键所在。

这个其实有点怪罪董倩了,因为董倩的访谈,代表的不是她自己,而是整个《面对面》节目,所有的问题也不是董倩自己的问题,而是幕后很多工作人员经过设计筛选出来的问题,董倩不过是一个出镜主持人而已。如果要说没人性,那也是节目的价值取向问题。

央视主持董倩采访消防战士,到底是“没人性”还是在“揭露人性”

这种访谈的思路,或者说是套路,实际上在我们的媒体访谈中是很比较常见的定式,他们总是喜欢抱着“挖掘灵魂深处”的目的去采访,喜欢搞人设,喜欢人为拔高,更喜欢“引导式采访”,这可以说是整个圈子的通病。就像有些主持人,总喜欢追着见义勇为者问当时的思想斗争一样,紧急关头谁顾得了思想斗争,哪个英雄行为不是下意识啊。

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新闻人,他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以“一个倾听者的身份去采访”,不要去预设立场,更不要去进行“诱导式”采访,有意把采访对象搞成自己“最想要的那个样子”。要让受访者坦诚事实,让更多不为人知的事情通过采访者讲述出来,以便观众和读者更好的去了解整个事件,至于怎么想怎么看,就交给每一位观众,他们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而不是主持人送给他们一个同样的哈姆雷特。

央视主持董倩采访消防战士,到底是“没人性”还是在“揭露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