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關係,對孩子將來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有一次,一對意見不統一的年輕父母帶著孩子一起來向我諮詢。母親焦急地陳述兒子同伴關係的不良現象,父親認為沒必要,因為他自己當年也沒什麼夥伴。

我告訴他,今非昔比了。

在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的較長時間中,心理學家一直認為,兒童和成人(父母和教師)的關係是最重要的人際關係,無論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還是皮亞傑的認識發生論,都認為同伴關係是不太重要的。

早期兒童社會發展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兒童和父母(尤其是和母親)關係上。學校教育中也把師生關係看成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最重要關係,課堂上同伴相互作用往往容易受到忽視。

如今,人們則已普遍認識到同伴關係對兒童的重要影響。

同伴關係,對孩子將來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對兒童來說,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是一種權威性的關係,並且具有不可選擇的強制性,而同伴關係是一種平等關係。同伴是彼此之間地位平等,共同操作時在行為的複雜程度上處於同一水平的個體。

兒童正處於人際關係的認知和技能的形成階段,早年形成的對他人的態度和信念以及人際交往技能對以後人際關係的建立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對將來的社會適應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人際關係要求很高,即使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人機對話、計算機聯網也依然無法取代人與人的直接接觸與對話。

相反,科技越發達,人類越無法放棄對完美人際關係的嚮往與追求。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際關係將決定一個人的生活質量。

兒童同伴處在同年齡階段,有共同的發展任務,會遇到共同的危機和困難,交流和溝通可以給他們歸屬感、安全感和力量。

在他們面臨不同的事件時,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提供不同的支持、安慰、幫助和信息,有效地避免抑鬱情緒的產生和惡化。

兒童不可能一直在父母和教師營造的保護性和教育性環境下成長。而同伴關係可以使兒童自己選擇、自己探索、自己行動、主動發展,為以後真正獨立,走向社會提供學習相關社會適應技能的機會和試驗或嘗試這些技能的場所或情境,它在兒童的社會化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不僅如此,兒童之間的同伴關係也是兒童健康的認知發展和社會發展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一般來說,兒童同伴關係的重要意義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

同伴關係影響著兒童的

價值觀、態度、能力和認識方法的社會化

同伴關係可以給兒童提供榜樣、期待和強化作用,從而使他們形成各種不同的社會行為、觀點和態度。

研究表明,在學校裡,同伴構成的環境對學生有最大的、最直接的影響。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互作用相比,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更經常、更親切、更認真、更豐富多變。

在和同伴交往中,兒童直接地從同伴那裡學習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並且獲得從成人那兒得不到的一些信息。

通過和同伴的互動,兒童學會了各種交朋友的方式,並且逐漸學會了溝通自衛和合作等技巧。這樣可以使他們在未來有能力應付各種可能面臨的挑戰和任務。

2

同伴關係是兒童

未來心理健康水平的預報因子

建立和保持與他人相互依賴、合作的關係,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現。

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同伴關係不良,預示著高中階段和成人以後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

有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的不良同伴關係是各種神經症和精神病的根源。

3

同伴關係是兒童

學會減少社會孤獨所必備的社交技能

研究表明,社會隔絕和缺乏社交能力有關,建設性的同伴相互作用有助於提高兒童的社交技能。

例如,在學前情境中,被確認為社會隔絕的兒童傾向於缺乏領導技能,也不容易得到其他兒童的擁護。

4

同伴關係給兒童提供了

學會控制攻擊衝動的環境

在同伴關係中,兒童可以學會控制自己的攻擊衝動。在與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兒童得到了平等的相互攻擊的試驗機會和反饋結果,從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如在混戰中,孩子接觸了各種攻擊行為。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建立了必要的規則,限制攻擊行為,調節攻擊的結果。

同伴關係,對孩子將來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5

同伴關係影響著兒童

性別角色同一性的發展

兒童首先在和父母的相互作用中對人的差別作出了區別,同伴文化使這種認識進一步擴展,並使之具體化和詳細化。

如何利用兒童的相互作用對適當的性別行為進行鼓勵,同伴的榜樣作用也可以促進適當的性別態度的形成。

6

同伴關係使兒童獲得

以他人眼光看問題的能力

以他人眼光看問題的能力是認知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一種最重要的能力,它可以有效地獲取信息和綜合信息,建設性地解決衝突,促進養成對他人的積極態度,從而進行順利的適應。

同伴的相互作用,可以培養兒童以他人眼光而不是從自己的觀點出發來認識情境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7

同伴關係影響著兒童的

理想抱負和學業成績

兒童的理想抱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同伴的影響,有研究發現。年幼的兒童學習技能不好時,利用同伴的相互作用能夠大大提高學習成績。

當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同伴交往具有不同的特點,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功能。

✎ 學齡兒童時期

同伴關係的主要作用包括:

● 為新獲得的能力或技能提供“現場試驗”的機會;

● 為發展中的新能力提供實踐的機會;

● 為轉變期的體驗提供機會——從穩定的物體世界轉變為相對不穩定的人群世界,從熟悉的可依賴的家庭世界轉變為有些奇特的外部世界,從對“大人"的依賴轉變為具有相當的獨立性。

同伴關係,對孩子將來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 青少年時期

同伴關係是其最主要的人際關係,具有向成人過渡的性質,因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 滿足穩定感和歸屬感,提供健康的娛樂場所;

● 獲得社交經驗,提高寬容能力和理解能力;

● 學習社交能力和技巧;

● 培養社會洞察力;

● 發展對集體的忠誠等等。

而且,在青少年時期,個體面臨更多的煩惱、危機和衝突,情緒變化快、不穩定,同齡朋友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可以消除或減少情緒緊張和壓力。

此外,同伴關係對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具有代償作用。進入青少年時時期,個體和父母、教師等成人群體的關係開始逐漸疏遠和淡化,同齡朋友之間的關係可以填補這種社會關係的空白。

這樣,朋友之間的關係可以代替或補充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為個體提供支持和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