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爐小酌、“綠蟻”相伴、愜意人生

一個冬日的黃昏,天空陰鬱,夜晚大雪將至。周圍靜得像一潭湖水,所有的生靈此刻都已沉入夢鄉。一切都是那樣的安謐。大地悄然無息,除了冬日夜晚的寒風凜冽的吹著,吹動的樹枝與房屋發出了“嗚嗚”的聲響,偶然有一兩聲的狗的吠叫從遠處傳來之外。

冷落的村巷是寂靜無聲的,在不遠處的一戶農家窗欞中卻透出了淡淡的光亮,在這寒冷的冬夜,這戶主人和朋友正圍坐在用紅泥砌成的小火爐旁邊。粗拙小巧的火爐樸素而又溫馨,此時的火爐正燒得通紅,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臨的屋子,照亮了浮動著綠色泡沫的家酒。

紅爐小酌、“綠蟻”相伴、愜意人生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新釀的米酒,色綠而香濃,小小的紅泥爐,燒得殷紅。夜幕就要降臨,看樣子晚上即將要下大雪。親愛的朋友,能否留下共飲一杯?

“綠酒”是新近釀好的,未經過濾,酒面泛起酒渣與泡沫。顏色微綠,細小如蟻,故稱“綠蟻”。

紅爐小酌、“綠蟻”相伴、愜意人生

翻閱古人詩詞,你會驚奇地發現,很多與酒有關的詩句,常提到“綠酒”或“酒綠”——

唐杜甫有詩云:“燈花何太喜,酒綠正相親。醉裡從為客,詩成覺有神”;

五代南唐馮延有詞曰:“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

宋代王安石的"令節想君攜綠酒,故情憐我踏黃塵。

還有晏殊的“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史浩的“ 壽酒千鍾綠,官花萬疊紅”;

王稚登的“紅顏薄命空流水,綠酒多情似故人”……

紅爐小酌、“綠蟻”相伴、愜意人生

從詩人的酒詩中,無不透露著“綠”,再到我們經常接觸的一個成語叫“燈紅酒綠”,是否理解為古代的酒是綠色的呢?

在這些寫盡酒“綠”之“綠”的古詩當中,我獨偏愛宋代詞人李清照詞中對“綠”酒的描寫更加符合詞人當時的意境,如《行香子》中“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漁家傲》中的“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秋天的天空無雲清爽,看到菊花便知道重陽就要到了。披上外衣,飲著新釀成的“綠”酒,每一陣秋,風,一場秋雨,帶來了習習涼意。

紅爐小酌、“綠蟻”相伴、愜意人生

“秋天”、“藍天”、“菊花”、“綠酒”和“心境”詞人將這幾個畫面與物體藝術而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在酒中看景,在景中品酒,在景與酒相互交融之中品味人生。景、酒、心境構成了整闕詞清新、淡雅、傷感的風格。這也是一貫的李清照“體”。

我想這也許是古人對於“綠”酒最美的詮釋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