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沿海地區的人們是不是不用買官鹽?

北極心臟QQ


鹽鐵官營是古代朝廷的定製。

“鹽鐵官營”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的齊國,當時,齊相管仲在齊國對鹽實行專賣政策,徵收賦稅。等到西漢漢武帝時,鹽鐵歸國家壟斷經營:民制、官收、官運、官銷。民制的意思是,民間可以製作鹽。但是,生產工具是由官府控制的。民間製成鹽以後,不得買賣,只能讓官府收購。

雖然,從此以後,鹽鐵官營成了歷朝歷代的定製。但是,販私鹽在歷朝歷代都是很常見的。這是因為,販私鹽的利潤實在是太高!

在古代販私鹽跟現代販毒的利潤一樣高!

由於鹽稅高,所以,鹽的零售價格一般要高於產地價格十幾倍乃至幾十倍。

以明清為例:

一個地區鹽商的經銷權限是10個“綱”,每“綱”鹽引為20萬引,每引鹽大約是300斤。安慶明清時徵稅標準,每引鹽的正課稅只有一兩多,但是,買賣過程中其他雜稅加起來,卻還有12兩銀子!10個“綱的鹽稅加起來,共計2600萬!

這些稅,最後可是由買鹽的百姓承擔的。清朝時,本來產鹽成本只有兩文錢一斤鹽。可是,再加上每斤鹽40多文錢的稅,售價馬上高出二十多倍!這還不是最高的,北宋時,一斤鹽能買到256文錢!

這麼高的鹽稅下,必然有人會逃稅販私鹽。清朝時,有商人統計賣官鹽的收入,還不如夾帶私鹽的四分之一!

著名農民起義者張士誠,就是私鹽販子!

元末,朝廷為了籌集軍費,不斷提高鹽價。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張士誠在一個鹽民之家("亭民")出生了。(當時,四川的鹽價已經是漲到17.5兩(16兩為一斤)鹽賣1兩5錢!)在私鹽販子張士誠眼裡,鹽就是白銀!一斤鹽大概就是一兩白銀!

這麼高的利潤,難怪張士誠是起義軍中最有錢的。

最後,迴歸正題!沿海地區的百姓也要買官鹽!

無論百姓身處何處,都是要買官鹽的!只有官府制定的商戶才能賣鹽,他們賣的鹽就是官鹽(夾帶的私鹽另說)!

沿海百姓不是誰都能曬鹽,需要官府的許可才行。以明朝為例,不是“亭民”,不允許曬鹽!抓住了,就是死罪!而亭民自己家吃鹽,可能不用買。但是,也不允許他們往外私自賣鹽,這也是死罪。

在五代十國時期,販私鹽一斤一兩就可以正法。後來,法律放款了,販私鹽三斤(最高二十斤)才會被砍頭。。。。現在超市裡面的鹽一袋是250克。也就是說,在古代最嚴酷的時候,私自販賣6袋鹽,就能被判死刑。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在中國古代,民以食為天,鹽又是百姓生活食用的必需品,朝廷從製造、運輸、銷售上壟斷後,就將鹽的價格上漲很多,並對鹽徵收稅,對於官方來說鹽稅是一筆很大的收入。

鹽的價格上漲過多,就造成了普通百姓吃不起鹽,私鹽就開始出現了,私鹽的泛濫嚴重危害了朝廷的利益,影響了朝廷的收支平衡,因此朝廷開始打壓私鹽產業,一旦發現私鹽買賣,不論買鹽的還是賣鹽的都會被抓進監獄,在朝廷嚴酷的法律下,沿海居民也要買官鹽。


王歡1768


不買官鹽肯定在當時是違法的,沿海的百姓是否可以偷偷熬鹽自用,這是個民不告官不究的事情,這就相當於你守著個煤礦城上,你撿了運煤車上掉下的煤回家用,沒人舉報你當然無所謂。也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但是如果你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就給自己招禍了,總之有多大能力吃多少飯,古今同理,別想當然就行


四海天驕


從漢武帝鹽鐵官營之後,歷朝歷代都禁止私鹽販賣,海邊也不例外,除非本身就是生產海鹽的鹽戶


由豫之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編外嗎?


任人評


古代沿海地區老百姓也是要買官鹽的。只有官府指定的商戶才能賣鹽。


魏春堂810


在古代個人買賣私鹽是犯法的和買賣鐵的性質一樣。所以古代沿海地區的人民也是需要購買官鹽。


怎倷


強制手段。只有經過許可的機構可以組織人手煮鹽。其他人員私自煮鹽、販鹽、購買私鹽會受到嚴厲打擊。


真誠地看著你


當然要買。古代私自販鹽可是大罪。住在海邊的人很多都私自煮鹽,先天條件在,利潤又大。


風臨閣主


當然要買,古時候的鹽是政府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