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屹立修江畔,敞怀捧大流,修水文学强

修水向称“文章奥府”,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修水的作家们秉承优秀文化传统,贴近现实,贴近火热的生活,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著名作家原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陈世旭曾感言:“江西文学创作的半壁江山在九江,九江文学创作的半壁江山在修水。”诚哉斯言,修水作家们白天为生活奔波,为工作打拼,每当夜深人静或节假双休日,他们便一支笔,一叠纸,一杯茶,一支烟,埋头书桌,辛勤笔耕。为伊消得人憔悴,花开花落两由之。他们就像是修河上的一个个浪头,一朵朵浪花,修水的文学就是这样一点点,一滴滴汇聚起来的,先是山泉,后为小溪,终成大河,永不停顿地奔向山外。“屹立修江畔,敞怀捧大流。”修水的作家们立足于幕阜山和修河两岸,以宽广的生命情怀,以源源不断的创作激情,捧起时代的大流、生活的大流、文学的大流。

前不久,修水县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对该县近十年来的创作进行了一次展示。

荐读|屹立修江畔,敞怀捧大流,修水文学强

黄庭坚故居

小说创作硕果累累

小说创作是修水文学创作的重头戏,是彰显修水文学的第一品牌。从2008年至今,修水出版了长篇小说12部,可谓长篇小说创作丰收的十年。叶绍荣的《万家岭大捷》、朱新明的《桃花源》、万伯喜的《悲情英雄石达开》、陈跃进的《纠葛》、樊健军的《诛金记》《桃花痒》、詹文格的《邓植仪:泥土上的歌者》、罗贤华的《古钟》,都是这一时期的重头作品。《桃花痒》获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的优秀长篇小说奖。韩魏年历时五年创作了120余万字的《陈宝箴》,有望在近期出版。冷建30多年来坚持不懈,创作长篇小说《地产时代》三部曲,计划70万字,近年有望完稿。王辅民的长篇小说《回到自己心力世界》即将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还有80后作家胡易的《秋声传》,徐春林的《白虎郢都》《活火》,等等。这些长篇小说或以抗日战争为主题,或挖掘修水本土重大的历史文化题材,或从火热的现实生活寻求创作元素,取材广泛,风格各异,技法创新,彰显了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体现了深刻的现实关怀、鲜明的人文精神和多元的艺术探索。

中短篇小说创作焕发出勃勃生机。樊健军、胡金华、詹文格、樊专砚、曾平、卢时雨、徐春林、陈义平、王文戈等10多位作家先后在《人民文学》《当代》《天涯》《北京文学》《小说界》《小说月报原创版》等60多家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180余部(篇),并有20余部(篇)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小说月报》《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作品与争鸣》《长江文艺·好小说》等选刊转载或入选各种权威选本。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苍生野史》(再版)《谁在城里种玉米》《卖汗人》《水门世相》《有花出售》《行善记》《空房子》《穿白衬衫的抹香鲸》《该死的见面》等9部。樊健军的中篇小说《夭夭》获第二届林语堂文学奖和首届星火优秀小说奖,短篇小说《穿白衬衫的抹香鲸》获中国作协《小说选刊》的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短篇小说《酒干倘卖无》获第二届《飞天》十年文学奖。《行善记》被列入省作协选编的江西文学精品丛书,《水门世相》入选加拿大列治文公共图书馆最受欢迎的中文小说名单。詹文格的《赝品》被《小说选刊》转载。樊专砚的《卖汗人》入选省作协选编的“锐力·文学江西”文丛,短篇小说《一罐鸡汤》被《中华文学选刊》转载。曾平的《贵人》和《心坎》入选《中国当代小小说方阵·江西卷》。

网络小说创作取得突破。胡刚、胡瑜、冷剑雄等在创世中文网、掌阅书城、腾讯、网易云阅读等创作了大量网络小说。胡刚的《校花之贴身高手》总字数达1000多万字。胡瑜创作了历史架空小说《极品王侯》、《超级驸马》等多部网络小说,总字数达五百多万字。冷剑雄系95后作家,创作了《极品小医神》等多部网络小说,近期新书与网易云阅读达成合作。

荐读|屹立修江畔,敞怀捧大流,修水文学强

散文创作底蕴深厚

散文创作是修水文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前一辈作家詹谷丰、朱法元、匡建二、黄大明、晏立东、谢明明、朱贵平、戴嵩青、刘经富、罗时万、邓小玲、万华林、冷建三等,笔耕不辍,创作了一批兼具沛然之气与诗意盎然的散文佳作,积淀着颇为深厚的思想底蕴,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超越意识。十年来,修水散文链接了前一辈作家的创作精神,詹文格、樊健军、周惟、张复林、罗贤华、全秋生、戴逢红、樊专砚、熊先牡、钟宇勇、徐春林、卢时雨、朱忠卫等10多位作家,在《散文》《北京文学》《青年文学》《人民日报》《天涯》等50多家报刊发表散文400余篇,不少作品被转载或入选各种选本并获奖,展示了参与散文赣军的实力。出版散文集15部,如詹文格的《安魂帖》、吴应瑜的《陈寅恪家族旧事》、陈跃进的《修水历史名人选编》、周惟的《虚构的出走》、全秋生的《穿过树林》、熊先牡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冷墨玲的《金银花》、王瑞的《五月榴火》、徐春林的《山居羊迹》《乌鸦锅庄》等。县作协组织万华林、罗贤华、冷冰、戴逢红等七位作者出版了散文合集《每一朵雪都是奔跑的疼痛》。樊健军、张复林出版散文合集《散文中国:七个人七种散文》,并被天津人民出版社再版。詹文格的散文《安魂帖》荣获2015年第二十四届“东丽杯”孙犁散文奖。周惟的《蓝调岁月》和詹文格的《眼泪是世间最珍稀的液体》被《散文·海外版》转载。张复林的散文《村庄最后的舞者》获河北省作协征文的十佳奖,位居榜首。钟宇勇、车友富的《修水“双峰”》发表于《人民日报》副刊。王文戈、赵小虎、朱忠卫、谢国才、常乐、徐春林等出版散文合集《十二个人的证词》。

戴逢红潜心二十年,编著了《黄龙宗简史》《黄龙宗公案》《黄龙宗禅诗》,较为系统全面地推介了黄龙禅宗,填补了修水在宗教文史散文上的空白。

诗歌创作势头强劲

旧体诗词始终保持着应有的创作高度。已故诗人匡一点领衔创立了山谷诗社,其诗作在江西,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为修水旧体诗词的创作树立了标杆。2017年,该县获得了“中华诗词之乡”的称号。十年来,朱啸、朱仰池、曹其苏、朱贵平、匡金华(已故)、戴嵩青、大枪、傅筱萍、张玉清、饶小鹏、冷自生、何明生、刘赓、陈光文、卢曙光、欧阳国太、龚九森等创作了一批内容厚重、诗风纯粹的精品。出版了旧体诗词集10部,如朱仰池的《贳庐闲咏》、陈光文的《求师集》、戴和林的《戴和林诗词选》、汪维仁的《四都风景诗词》、熊耐久的《禅林诗抄》、王瑞的《联韵集趣》等。山谷诗社出版了《山谷传薪集》一二卷,刘赓主编了《笔友网诗词精选》。朱啸、朱贵平、大枪、万华林、饶小鹏、傅筱萍、龚九森、何明生、戴和林、徐天安、杨亚玲、赵小虎、戴园香、阚民喜、冷会祥、许笑平等近20位诗人的诗作见诸于《中华诗词》、《诗选刊》下半月刊、《江西诗词》等刊物。修水作者每年在省级诗词刊物发表作品达两三百首,《诗刊》子曰增刊多次专栏刊发修水作者作品。大枪获得《诗潮》杂志主办的首届杨万里诗歌奖。胡小敏的对联、卢曙光的辞赋多次在全国赛事中获奖。

新诗创作异军突起,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丰收景象。特别是近五年,冷克明、大枪、樊健军、钱轩毅、陈伟平、杨罡、谢小明、卢时雨、陈荣霞、戴逢红、王卫华、徐春林等10多位诗人,在《诗刊》《星星》《绿风》《诗潮》《天涯》《诗选刊》《中国诗歌》《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40多家文学报刊发表诗作600余首,《山东诗人》多次专栏推介修水诗歌作品。出版诗集3部,谢小明的《流水一样的生活》、杨罡的《亚历山大理发师》、徐春嫦的《草的心情》。钱轩毅的诗集《水的雕塑》定稿,近期将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冷克明、大枪、樊健军、陈伟平、钱轩毅、杨罡等诗人的诗作多次入选谭五昌主编的年度诗歌排行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年度选本及《中国年度优秀诗歌》。大枪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海子诗歌奖提名奖、《现代青年》杂志年度十佳诗人奖和《山东诗人》年度长诗奖。钱轩毅、杨罡分别获得《诗潮》杂志主办的“金丝皇菊杯”华语网络诗歌大赛银奖和铜奖。卢时雨获得首届国际微诗大赛优秀写手奖。大枪、陈伟平主编《华语网络诗歌大赛获奖作品集》。卢时雨、谢国才等出版诗歌合集《右岸诗歌:新诗十五家》。何明生、徐天安、熊先牡、刘仁旺、徐春林等出版诗歌合集《泥丸的声音:溪流五重奏》。匡英杰、孙君、杨亚玲、胡小敏、程勤、曹奇、马绪岚、戴园香、黄婧妩等在新诗创作上均有不俗表现,有不少佳作问世。

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百花竞放

报告文学创作成果丰硕,在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同时,充分凸显了作家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县作协组织30多名作家以反映修水城市建设、民生及经济发展成果为主题,创作并出版了20万字的报告文学集《共谋·共为·共享》。完成了市委宣传部交办的反映修水城市建设新貌的长篇报告文学《远山花开》。詹文格历时三年,深入多个省市采访,创作了系列报告文学《谁来拯救中医?》《中医,一个跨越世纪的争论》,并在《北京文学》《天涯》等刊物发表,打出了一组漂亮的组合拳。戴逢红、戴水平、杨大会关注本土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丰花灯,共同创作了《全丰花灯》,着力展示其“浓郁的唐宋宫廷风韵、热辣的乡野艺术气息”。徐春林紧扣移民脱贫致富为主题,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平语札记》,发表于《中国作家》(纪实版)。

文学评论取得重大突破。全秋生创作文学评论50多篇,发表于《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文艺理论与批评》等重要报刊,在评论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万伯喜的剧本《仰山轶事》发表于《影剧新作》,填补了该县近十年来在剧本创作上的空缺。廖剑华出版了自传《从深山老屋走来》。朱忠卫主编了《双井黄庭坚》。

荐读|屹立修江畔,敞怀捧大流,修水文学强

修水作家为何能保持如此长盛不衰的创作力?作家们的辛勤创作与丰厚的文学土壤形成良好的互相促进关系。

该县经常围绕重大主题开展征文活动,组织开展了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建国60周年”等10多次征文活动。参与举办了“金丝皇菊杯”华语网络诗歌大赛。承办了省文联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论坛、江西诗人祭扫黄庭坚等活动。组织了回坑绣花楼、山背文化等多项主题采风活动。在纪念黄庭坚诞辰970周年活动期间,举办了修水籍作者图书展,展出图书120余种。连续两年召开了文学创作年会,7人获得了年度创作奖。召开了樊专砚、周惟、张复林、徐春林等作者的作品研讨会。邀请了韩少功、艾克拜尔·米吉提、刘庆邦、方方、王十月、谭五昌、陈然等名家到修水采风或讲座。通过多种文学活动,推出修水作者作品,推动修水文学创作。

十年来,修水作家队伍在壮大中实现大团结,修水文学呈现出老中青作家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目前,县作协登记的会员86人,中共党员41人,占比近48%。其中中国作协会员3人,省作协会员30人,市作协会员62人。江西省文联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4人,国土资源部作协签约作家1人,东莞市签约作家1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