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開門”,年輕人你選哪?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黨報評論君。多年以後,重新梳理中國城市建設的歷史,2019年的春天可能是一個重要時間節點。最近,國家發改委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明確大城市要取消或放鬆落戶限制。

新型城鎮化的腳步能不能因為戶籍制度改革走得更好些?戶籍鬆綁將在多大程度上改變年輕人的生活?值得期待。

“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文件一經發布,這樣的表述就引來熱議。當然,不同規模的城市情況也不同,放開落戶限制的政策也因而有著層次性、漸進性。但對於莘莘學子、農民工兄弟、求職創業者來說,這也更多意味著城市將要敞開歡迎的懷抱。考慮到3億多流動人口因為戶籍限制被拒之門外,考慮到數以百萬、千萬的留守兒童無法和父母朝夕相處,再考慮到無數年輕人求職就業時因戶口捨棄心儀工作,放開落戶限制可謂眾望所歸、大勢所趨。

城市“开门”,年轻人你选哪? | 睡前聊一会儿

在線性時間之中追溯改革脈絡,可以看到圍繞戶籍制度做出的一系列調整,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中國人的生存方式。改革開放初期實行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上個世紀90年代的民工潮和大學擴招,助力了城市建設的中國速度。一個流動中國的形成,帶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衝擊著誕生於1951年的戶籍制度,和涇渭分明的城鄉二元體系。近年來,從取消“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區分,到全面實施居住證制度,再到以積分落戶等實現人才流動,戶籍制度“摸著石頭過河”,走出了深化改革的堅實步伐,也不斷促使我們思考:人與城市的關係。

這樣的思考在當下格外迫切。近兩年,發生在不少地區的“搶人大戰”愈演愈烈,送戶口、送補貼、免費住,各大城市在招攬人才上持續升級,力氣下了不小。降低落戶門檻搶人,實際上間接突破了現行戶籍制度的約束,重申“城市發展離不開人才”這樣一個樸素道理,也證明了過去的落戶政策已經無法滿足進一步發展需要。不過,此次放開落戶限制,意味著戶口對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小,“以戶口搶人”的時代或會走向終結:戶口不再是城市發展的“護城河”,人對城市的選擇標準將更加多元。

相比較以往的被動城市化,如今,人和城市的關係進入了一個雙向選擇的時代。

城市“开门”,年轻人你选哪? | 睡前聊一会儿

城市思考往哪個方向發展,年輕人也會思考往哪裡走。在戶籍破壁之後,有人擔心大城市更強的虹吸效應,將帶來部分中小城市的收縮;有人展望人們用腳投票,城市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也有人研究反城市化現象,認為即便放開了戶籍,農民落戶城市的意願可能也並不強烈。這些提醒我們,放開落戶限制絕非一勞永逸,城鎮化建設還有很長路要走。在思考人與城市的關係時,不能忘記亞里士多德的名言: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在這個意義上,讓城市實現人的更好生活,才是努力方向。

如果說放開落戶限制相當於把閘門打開,那麼面對奔湧而至的河水,暢通河道、築牢堤壩,才能讓人才和智慧得到充分湧流。更為優質的教育、更為健全的保障、更為公平的就業、更為優美的環境,這些將會取代一紙戶口對年輕人的吸引,凝結成一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在“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改進城市公共資源配置”“提升城市品質和魅力”等方面著墨不少,理應得到更多關注。

時下正值畢業季。評論君的弟弟在留本地工作、去老家省城、奔赴北上廣一線大城市之間,選擇了第三個。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我深知一線城市的壓力,也為他的選擇暗暗吃驚。不過他告訴我:“年輕時候艱難點沒關係,重要的是能把未來的路鋪好。”城市寄託了無數的夢想和期待,為年輕人搭建夢想實現的舞臺、創造更加公平的成長環境,這難道不也是戶籍制度改革的初衷和目標麼?

這正是:戶籍一紙間,破壁何其難。城市人為本,逐夢好揚帆。

(文 | 桂從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