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烔炀河,巢湖北岸主要河流之一,是由烔河、炀河交汇而成。不知何时,先民聚于此交汇处形成今之集镇——烔炀河镇。有书曰:桐河发源于镇北桐山,杨河发源镇西杨山,河水泛滥之季,水势浩大形成灾害。先民以为火能克水,遂更名为烔河、炀河,不取其意。历经沧桑,今两河之源已似不明。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烔河炀河交汇处


百度有云:河源,是指河流干流(或其支流)距离河口处流程最远的、常年有地表流水的地方,径流量较大的河流干流通常发源于山脉中的溪、泉、冰川、沼泽或湖泊等。较小的河流通常发源于丘陵或平原地带的地下含水层附近的泉眼。河源的生态、环境的变迁对河流的影响举足轻重。

受一前辈启发,今欲追根溯源。因河埂已难完全行人,只能直奔源头。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从南面看杨山


杨山位于西黄山东北隅,呈东西走向。不知为何百度地图和政府多处记为羊子山,此谬之大,让炀河乃至烔炀河之名何存?

今之杨山南北两侧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分别建太吉寺水库、永丰水库。杨山北侧的永丰水库水源来自杨山北、马龙山、青阳山、尖山西部等处山水、散泉,来水面积包括肥东在内约达十一平方公里。虽无稳定泉源,但是积少成多,因此,库水丰沛,下游河水亦不断。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杨山西


另炀河上游落差虽大,但今自上而下有上坝、下坝、王坝、丰收坝、张坝等拦河坝使河流各段均常年盈水,遂似成炀河主河源却源头难觅;反观杨山南侧太吉寺水库,三山环绕,来水仅限于杨山南、古龙山、梨子山,来水面积小,主要依赖杨山西、古龙山之间(当地人称之东巷)一口稳定大泉。这口大泉自泉眼欢畅而下,常年汩汩不息,比之一台普通吸水泵出水量还大(泉眼附近杂树丛生,今人很难近靠)。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杨山西南太吉寺水库


由于下游用水面积大(前几年又用太吉寺水库水建一自来水厂),水流延伸至俞茆冲、南茆冲、小俞冲,均成为炀河支流(太吉寺水库水部分又被引入黄山水库而下,至中份唐大冲又分至坝头南茆冲、石山口小俞冲),导致萩藤树大冲能下到北茆冲炀河的水源虽稳定但是较小,让人感觉无法找到源头。

据此对比,个人认为:杨山西之大泉实为古炀河之真正源头,因其符合远且稳定的河源定义。只因太吉寺水库修建,及人为因素导致源流分散而不明。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终年汩汩不息的杨山西大泉水


古烔河下游绕镇而走,流势相对缓和,先民沿河而居,倍受恩泽。只是今其源头也似不明。

由永丰水库顺沿山路一路向北,过黄傅村拐到尖山脚下。下山坡经过散落的秦洼村,就到秦桥村了,村口的石桥立刻吸引了我。桥下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溪畔绿树成荫,鸟鸣花艳。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石桥


烔河?源头?仔细观察,石桥下游淮南线双墩三孔铁路桥从空中而过,跨过这条小河;上游几位婆婆在树荫下石阶上洗刷、畅谈。待我问及水源,有三五个村民立即闻声而至。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杨山西侧有座永丰水库,这是水库资料


“这水从来不干,一九七八年大旱也没断流过,我七十多岁了一直就在这沟里用水……”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水源啊?就在上面,顺河往上走。”

“泉水肯定有了,头不好找,到处都是泉眼。”

“河埂上原来通啊,现在恐怕走不了,从那条水泥路到竹园张嘛”……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发源于尖山、双山散泉有稳定水源的秦桥河


一老人建议我直接去竹园张村,我想把车放在他家顺河埂走走看,可是500米不到我就感觉寸步难行了,只好返回骑行。

“到铁路涵洞不要走,顺左手走大路……”老人不放心的提醒我。

到军张村口我又问了去竹园张村的路,一段土路,进村才知道,小葛村和竹园张两村连在一起。令我意外的是小葛村居然有一座私人寺庙,寺主人告诉我虽然四周村子都属肥东但这两个村子属于巢湖,是因为双山(巢湖有人叫方山系误读)的归属问题……还告诉双山名字的来历是因为双山的两面矿藏不同。至此,我已经感觉不虚此行了。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再西行数百米,从地势判断,秦桥村河应源于双山、尖山散泉,仅为烔河一重要支流,肯定不是烔河源头,因此未再溯此源,转东向桐山而去。

沿双山,水泥路把我引到桐山北坡,远远已经看到红四方集团,山体支离破碎。准备过桐山口去许葛村,一股刺鼻的怪味把我逼回军张村。回望来路,深感军家之张村古时遏双山、桐山山口而居的重要性。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时至正午,绕村而问,问及泉源则无人知晓。沿村口大塘埂,我穿新淮南铁路涵洞到许葛村。突然想起电话问许葛村一同事泉源之事,同事也不清楚,只是告诉我,老淮南铁路路基上修的许桐路是分界线,路西小山即桐山,东边是萝卜山(六埠山)。我感觉更加迷惑,桐山我已经转一圈,泉水到底在哪里呢?难道古人误读?或是环境突变?经许桐路过许葛村西一个大水凼,我又到桐山口,过去就是肥东了,我沮丧至极!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桐山


天有点热,再回许葛村遇一人家,等我说明来找泉源,这家人不以为然地说,哪里找去?被新新淮南线路基埋了,那个村西新老路基之间的大水凼就是泉水从新路基下渗出的。我豁然开朗!


魅力环巢湖:探寻烔河、炀河之源


沿山路西望桐山


骑车驰出许葛村,站在沿山路上,自东向西我仰望桐山,似有一股清泉自桐山顺冲而下,桐河之源可见也!回头再看军张村大塘,上游似有似无的溪水或者已经被东边更低的铁路路基下泉眼沥干了吧?


最忆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