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掉学了5年的钢琴课,却获意外惊喜,兴趣班终归还是得有兴趣!

几个月前,逃逃终于因为钢琴兴趣班的事和我“开杠”了。

我们平台的老读者应该记得,逃逃很早就开始学钢琴,头两三年学得还蛮不错,我时不时会和大家分享他弹琴的小视频、心得什么的。

然鹅,后来越长大,钢琴这事进行得就越困难。印象中有无数次,他练得气急败坏,我陪得也身心疲惫。

停掉学了5年的钢琴课,却获意外惊喜,兴趣班终归还是得有兴趣!

我敢说,心理伤害指数绝不比国内陪作业的妈妈低。

可是没办法,谁让他就摊上一个很“轴”的妈,心中那股“必须坚持,不能放弃”的劲儿,让我磕磕碰碰、软硬兼施地和他一起磨过了RCM五级(加拿大皇家音乐学校考级,在美国这边挺流行的)。

之后,就更困难了。

终于,看过了几季《奇葩说》,又参加了半学期“辩论俱乐部”的逃逃小朋友,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六上午,跟我“开杠”。

论点论据论证齐全,道理一抹多,结论就一点:

判断对钢琴有没兴趣的该是他,不是我;决定要不要继续学下去的,也是他,不是我。

而且,这次他采取的是逐个攻破策略,事先已经把队友说服拉拢,再集中火力对付比较难搞的我。

结果大家肯定猜到了,我妥协。

停掉学了5年的钢琴课,却获意外惊喜,兴趣班终归还是得有兴趣!

断断续续5年多的钢琴兴趣班,画上了句号。(实际上是个省略号,大家接着往下看)

翻翻网上的育儿专家,甚至我自己都有写过的各种正能量,觉得有点可笑。

努力,刻意练习,不是因为感兴趣而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兴趣……

真是这样吗?

或者说,这样真的好吗?

有朋友跟我讲,娃在她多年的“威逼利诱”下,终于考过了十级。拿到证书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把钢琴卖掉了?”

不寒而栗。

这次逃逃的“开杠”,也让我重新审视“兴趣班”这个问题。

1、要尝试,要努力,但更要观察孩子的特点

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兴趣班,都开始得比较盲目。家长们都有类似心态,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孩子喜不喜欢,合不合适呢?

逃逃的钢琴课,也是这样开始。他是个乖巧专注的孩子,上手很快,我们也一度欣喜地以为他是块搞音乐的料子。

不过渐渐地,陪练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他的节奏感很强,左右手也非常容易就协调配合起来。但耳朵不太好使,听过几次的曲子,有些地方我不用看谱都知道他哪儿弹错了,他却还一脸懵圈。

不过,我觉得耳朵也是可以练的,人家考级的“视唱练耳”不都是练出来的么,努力坚持,没毛病。

第一次吐槽逃逃音感差的是逃爸,逃逃和逃爸之前不是做过一个“自然拼读”的音频课程吗?你们知道整个课程制作下来,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吗?

是在第一课里,逃逃唱的那首字母歌,练了足足3周,3周!

讲真,逃爸算是非常有耐心的三好爸爸了,几次练习途中听到他提高音量,“逃逃你是故意的吗?你自己听不出跑调了吗?

逃逃很无辜,“没有啊,我觉得Perfect(完美)!”

停掉学了5年的钢琴课,却获意外惊喜,兴趣班终归还是得有兴趣!

逃爸说他当时撞墙的心都有了,心想幸亏学的是钢琴哦,音准主要靠琴,要是学小提琴什么的,得靠自己摸音,估计早被老师劝退了吧~

其实从那时起,队友对逃逃音乐方面的兴趣班已经有了松动。

而我,依然抱着一颗“不抛弃,不放弃”的红心。

2、不要为了坚持而坚持

逃逃几次提出想停掉钢琴课,我都找各种理由,想各种办法给他掰回来了。他的态度和表现,估计和很多孩子一样,当时应付着,过一段时间又开始老不情愿地发作。

而我坚持的理由,估计也和很多家长类似,都已经学了那么久,现在丢掉多可惜啊~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为了坚持而坚持”并不值得。

和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相比,逃逃也许不算差。但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比较评价他参加的所有兴趣活动,钢琴的确是兴趣最低的一个。

我得承认,他那句“判断对钢琴有没兴趣的该是他,不是我;决定要不要继续学下去的,也是他,不是我”,让我无言以对。

我还得承认,娃的确不是这块料。

我见过真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同事家的娃,一个混血小男孩,爸爸是白人,妈妈是泰国亚裔。

那个小男孩练琴从来不需要推,因为年龄还小,不怎么认谱,很多曲子听几遍后自己能摸索着弹出来。晚上常常一个人坐在钢琴前,即兴地演奏上一个来小时,主题?根据当天的心情而定,有时是something happy, 有时是something soft,有时是something sweet……

我平时有事没事都喜欢刷刷他爸妈的脸书,听听他的即兴演奏会^_^

停掉学了5年的钢琴课,却获意外惊喜,兴趣班终归还是得有兴趣!

据说小男孩刚开始认识音符时,有一次和妈妈在小区里玩,听到一个什么声音,跟妈妈说“你听,这是升F”,天赋,不服不行。

好了,说回我家这个没啥天赋的娃。

那天逃逃和我“开杠”,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停掉钢琴兴趣班。但他自己也觉得完全丢掉挺可惜,所以打算灵活安排练习时间,长期保持手不生,遇到好听的曲子,自己找到谱子稍加功夫就能弹下来的程度。

我俩都如释重负。倘若真能如此,足以。

最近我因为和出版社谈合作,选书审书的事在国内跑,前几天逃爸发来几段逃逃自己在家练琴的小视频,说是等我回去要给个惊喜。

突然感觉鼻子酸酸的,娃还是蛮懂事的,也许,当他感受到尊重和信任时,说不定效果会更好。

当然冷静一想,很可能也是一时兴起,更多的执行情况咱得拭目以待,所以前面我说逃逃的钢琴是个省略号……

3、兴趣班,终归还是得有兴趣

下面我得举一个正面的例子了。

和钢琴不一样,同样是兴趣班,逃逃的国际象棋,那却是从来都不用怎么推。而且,正因为最近停掉了钢琴课,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这方面,进步真有点儿喜人。

停掉学了5年的钢琴课,却获意外惊喜,兴趣班终归还是得有兴趣!

我们运气很好,所在的城市达拉斯,有几乎是全美水平最高的国际象棋俱乐部。在这里的俱乐部下棋,一不小心就会碰到National Master美国国象大师、Grand Master超级国象大师, 甚至某一届的世界冠军等等。

不过也正因如此,俱乐部成员年龄偏大,很多是高中生或成年人,白天都很忙,所以常规的俱乐部比赛是安排在周五晚上,一场4局下来往往都得整到半夜11、12点。逃逃这学期的周六早上8点还有游泳课,但他从来不喊累,反倒是我们担心影响他休息,常常劝他只下3局,弃掉最后一局,可以早点儿回家睡觉。

上上周五,连赢了三局后,他爸按耐不住地发来捷报,报告三个对手的USCF(美国象棋协会)积分。

停掉学了5年的钢琴课,却获意外惊喜,兴趣班终归还是得有兴趣!

原谅这对“得意忘形”的激动爸妈,要知道,逃逃目前的积分才1600+,能赢比他高出几百积分的对手非常不容易,即便有运气的成分,但能连赢3局,说明棋艺还是“狠狠地”长进了一大截的!

上周五的又一场,我接到逃逃打来的国际长途电话,电话那头他在激动地喊“Hey Mom,you know what? I just won a National Master!” (我刚赢了一位美国国象大师!)

突然很庆幸我之前的妥协,与其 让他在没啥感觉的钢琴上继续耗,不如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兴趣和投入的结合,短短几个月,就已经迸发出了巨大的成长之力!

说到底,兴趣班,终归还是要有兴趣啊!

停掉学了5年的钢琴课,却获意外惊喜,兴趣班终归还是得有兴趣!

写到这,我不得不提那句很俗的话,陪孩子慢慢长大,实际上也是家长再次成长的过程。

我们平时听得多的,都是因坚持努力而成功的例子,因为这样的故事热血沸腾,振奋人心。

但仔细想想,失败的例子肯定更多,只是大家倾向于不说而已。

坚持固然可贵,“舍弃”何尝不需要智慧和勇气?!

停掉学了5年的钢琴课,却获意外惊喜,兴趣班终归还是得有兴趣!

其实,99%的人都是平平常常,各有长处和短板的,不可能样样精通。认清自我,审时度势,聪明地经营自己擅长的领域,就很好了。

兴趣班,一开始家长的引导和支持很重要,但到了中后期,能不能坚持走下去,能走到多远,尊重孩子的选择更为关键。

比起“为了坚持而坚持”,帮孩子找到真正的热情所在,做适合自己,能经营一生的兴趣最重要!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