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收官!连续六年完成使命,为何这一季拖了后腿?

《歌手》收官。然而,我们这篇文章不再论述歌手们唱的怎么样。而是讲一些更深层的事情。

这档节目一开始源起于韩国同名综艺节目《我是歌手》,歌手们唱歌比赛,最终选出歌王,但越往后,越玩儿出我们自己的东西。然而在此之外,这档节目每一季都有特殊的使命,咱们下面就慢慢聊这个话题。

《歌手》收官!连续六年完成使命,为何这一季拖了后腿?


《歌手》的诞生缘起于两个因素,一个是2013年传统选秀节目日薄西山,所以没多久,湖南卫视全面终止了传统选秀类节目。然而,近十年来的选秀节目并没有让大众审美得到什么变化,反倒留下了很多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唱功”问题。

在此之前,大众对于“唱功”的概念就是能飙高音的就是技术,能转音的就是“国际”。于是,第一季《我是歌手》首先将“唱功”推到大众视野里。第一季在请人方面有很大阻碍,在那种情况下,能请到齐秦这种昔日大佬已经极其的困难。于是,节目组把侧重点放在了黄绮珊,林志炫,彭佳慧这种技术强悍但鲜有人知的歌手上。这反倒成为了之后《歌手》的一大看点。

人们很乐意看到名不见经传的江湖传说人物,突然出山,吊打一众当红高手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最大受益者就是黄绮珊。也因为如此,“唱功”这个词被带入大众视野。“这不比那个谁谁谁厉害多了”?开始出现在各大评论区。就这样,第一季的任务圆满完成,节目也因此打出口碑。

《歌手》收官!连续六年完成使命,为何这一季拖了后腿?


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成功要素。依旧是把现场的震撼感,高音能力放在首位。又由于第一季尚雯婕和杨宗纬这两个新人的极大成功。节目开始在“新人”方面下功夫。其实,当时的香港新人有很多极具才华的。但出于“唱功”的考虑,选来选去,找到了当时鲜有人知的邓紫棋。这也是《歌手》这么多年来极大的一次收获。

第二季节目故事铺设的更加精彩,曲折人生的罗琦,大将风范的韩磊,黑马邓紫棋,昔日乐坛一姐韦唯……

这一年,由于邓紫棋和韩磊的加入,使得节目组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翻唱”。歌手们重新进行编曲,翻唱别人的作品。在这一季里不是选择,而是规定。只有第一首歌可以唱自己的作品。事实上,那一季作品的传唱度也是历届里最高的。也是《我是歌手》最成功的一季。

那一季有一个小插曲,品冠加入了节目。这是节目组第一次邀请纯唱片歌手的加入,虽然一轮游,但是个重要的开始,从而改变了节目走向。

《歌手》收官!连续六年完成使命,为何这一季拖了后腿?

图片来自百家号


第三季是节目的大转折点,芒果台下了血本的一年,首发里的韩红,孙楠,张靓颖,A lin。到补位的李健,郑淳元等人。大票的vocal加入,节目想在“唱功”这座矿上大捞一笔。然而,这也变成了最后一次“高音”狂欢,因为从这一季开始,观众对高音出现了审美疲劳。

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李健,在韩红,孙楠这种普世价值观里的“高手”轮番轰炸下,李健的加入简直是麻辣火锅旁边的冰镇酸梅汤。在李健之前,你没有一个大嗓门别想在这个舞台上存活。

而事实上,李健是同时集合唱片型与现场型的歌手,他外在听似轻柔内敛,事实上有着很强的Vocal技能,弱声技术一流,现场声压强大,属于深藏不漏型。可以说,李健是用隐藏的现场歌手的功力,穿着唱片歌手的声音外衣,使观众重新审视唱片歌手的价值。

于是,在李健的加入后,韩红的假高原情怀,孙楠的假情感爆发都变得一文不值。因此,其他歌手也被迫去考虑编曲中社会人文方面的问题。从此,内涵音乐的时代来临了。

《歌手》收官!连续六年完成使命,为何这一季拖了后腿?

图片来自百家号


第三季的歌手在经历了“唱功”的失败与“李健”的成功后。开始侧重于那些声音极具唱片价值,并且在演唱技巧方面也依旧达标的歌手。李玟,徐佳莹,李克勤,容祖儿……

我记忆犹新,第一场徐佳莹得了冠军。那仿佛寓意着华语乐坛唱片的黄金年代即将回来。这一季的歌手,由于Vocal的普遍缺失,导致所有人都把演唱的心思放在了编曲上,于是营造出了,至今为止,我认为最精彩的一季《我是歌手》。

李玟精心设计的参赛路线,铺垫、推进、高潮、低谷、反转等步骤,玩转这成人抒情,选秀金曲,节奏布鲁斯,R&B,电子舞曲,美式乡村民谣……让观众移情于故事人物、沉浸于故事节奏、专注于故事发展、满足于故事结局,最后才能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个角色。

不只是李玟,徐佳莹,黄致列,李克勤都可圈可点。从而营造了“编曲上最为精彩的一季”。这种精彩颠覆了以往“我请来了谁谁谁为我编曲”“我请来了谁谁谁为我伴奏”这种低端炫耀。于是乎,最为百花齐放的第五季到来了。

《歌手》收官!连续六年完成使命,为何这一季拖了后腿?


第五季很完美的诠释了歌手的“多样性”在首发阵容里就看得出来,中国学院派大vocal谭晶,东欧学院派迪玛希,华语乐坛黄金时代大天后林忆莲,香港元老级歌手杜丽莎,以及后期李健的回归,这使得最后彭佳慧的到来都显得黯然失色。

并非只有阵容百花齐放,每个人的参赛路线也截然不同,林忆莲时时刻刻彰显华语乐坛黄金时代天后该有的样子,杜丽莎风采依旧,谭晶展现异样风采,李健浓浓人文情怀。可能这些单拎出来不算完美,但放在一起群星闪耀。难能可贵的是,林忆莲这样的唱片天后在现场能力上也是Vocal级别的存在。

第六季是个意外,一手好牌结果碰上各种突发情况。虽然华晨宇和KZ后期补位填补了“黑马”的空缺,但华晨宇那时的名气已经不能算黑马了。好在,最后歌王给个jessie J,算是《歌手》真正国际化的历史性一刻。

《歌手》收官!连续六年完成使命,为何这一季拖了后腿?

图片来自湖南卫视歌手


说回这一季《歌手》,其实是失败的一季。这一季的使命是“原创季”,节目的一开篇就宣传“原创音乐”节目的初衷是想鼓励原创,让观众听到一些新鲜的作品,为此连赛制都改了,每三期可以唱一首自己的歌,但事实是要么大家都纷纷选择了自己的老歌来唱。要么唱自己那些极其冷门的哥特风格,先锋电子。要么就是实在没有自己的原创作品,随便找来一个充数。

这里面唯一一个可圈可点的就是吴青峰,他自己说是用做唱片的思路来选曲。因此,他的编曲配置极其精简,文艺。但弊端就是,失去了一大部分现场感染力。杨坤的表现很有巨星光环,只可惜他没有巨星人设。

刘欢和齐豫,一个自己玩儿得很开心,但又很保守(很多音乐的编制都是跟以前没有变化)。一个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刘欢齐豫的底蕴实在强大,使得他们两个随便唱唱也差不了。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再大也是“死的”。

《歌手》收官!连续六年完成使命,为何这一季拖了后腿?


从上一年开始,华语音乐依靠综艺而红火的幻象破灭,综艺靠消费乐坛而反建立起来的全民音乐注意力,因为可利用资源的耗尽将不复存在。再加之,偶像时代的大浪淘沙,能留给《歌手》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刘欢决赛随后演唱时,歌曲的开头是姚贝娜的声音。这仿佛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又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何炅说:“刘欢带他最想来这个舞台的徒弟来了。”

至于好坏我也不知道,所以搞艺术的都认为上一代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